URL@智邦生活館: 生活話題

劉秀枝:不想失智?預防是最好的治療!  

撰文.洪寶山

10-理財我最大 劉秀枝(右)表示:失智最重要的致病原因是沒有動腦;而清淡的飲食、多運動、多活動,則有助於預防。

 

電影《我想念我自己》(Still Alice)劇情描述一位才智過人,事業、家庭有成的大學教授,正值人生巔峰時,卻被診斷出罹患了早發性的阿茲海默症。劇中茱莉安.摩爾(Julianne Moore)細膩的演出,也橫掃全球各大電影獎最佳女主角獎項,更喚起了大眾對阿茲海默症的關注與認識。

 

節目邀請到國內失智症領域權威劉秀枝醫師,來為大家說明失智症的種種情況。劉秀枝醫師雖然自榮總退休,卻是「退而不休」,繼續致力於推廣讓民眾了解失智症,正視失智症對於患者、照顧者乃至於社會所帶來的影響。

 

劉秀枝認為,有了心理準備,對於老年就不會驚慌,懂得接受隨之而來的身心變化。她不但自己身體力行,更致力於將這樣的觀念推廣給大眾。

 

餘命變長 退休生活更要好好規劃

 

劉秀枝說,她退休後最大的心願,就是希望可以擔任醫病之間溝通的橋樑。「因為我曾經是醫生,所以我懂得醫生的想法跟角色;而我也會生病,因此也可以從病人的角色出發,提供不一樣的想法,所以希望可以減少醫病之間的誤會。」

 

退休之後的時間多了,就可以做很多以前沒時間做的事情,像是閱讀更多的醫學期刊。以前小時候念書是為了考試,當醫生時,念書是為了幫助病人,劉秀枝表示,她非常享受現在念書完全是為了自己。

 

之前有新聞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將人類年齡重新做了分類,十八歲以前是少年,十九歲到六十歲是青年,六十一歲到七十九歲是壯年,八十歲到一百歲才是老人,一百歲到一百二十歲是長壽老人。

 

隨著醫學進步,退休後的時間更長了,劉秀枝說,「退休對我來說是一種選擇,因為不是被迫退休的。人的一生要嘗試很多事情,除了自己的專業外,還有興趣、才藝等等,都可以趁退休之後加以培養。」

 

「今天節目的主題是失智症,人經常忘東忘西,這是不是跟失智症畫上等號?或者是,要如何預防阿茲海默症?每個人都會經歷變老的階段,但是在這個階段,要如何去面對?要如何去享受它?」

 

阿茲海默症占失智症大宗

 

劉秀枝表示,《我想念我自己》,其實是一本小說所改編,但是它以大學教授為主角,所以引發不小回響。而「失智症」包括很多種,其中的一種大腦退化性,叫做「阿茲海默症」,這是最常見的,占所有失智症的60%;還有血管性失智症,像是多次腦中風所造成的,此外,腦瘤也會造成失智症,以及其他原因。只不過大家比較注意在大腦退化性的失智症,也就是阿茲海默症。

 

劉秀枝說,其實記憶減退不一定是失智症,還要看你記憶減退的程度。像是年輕人或是中年人常常忘東忘西,那並不是失智症,往往都是因為太過焦慮所造成,或是太忙、事情太多,最後就掛一漏萬。

 

「就像是牆上的吊掛,明明就只能掛兩件衣服,但是你常常都給它掛十件,那一定會掉個兩三件的啊!如果因為掉了兩三件就說記憶不好,但是別忘了,你還掛了六、七件在上面呢!所以是因為負擔太多的關係。」劉秀枝解釋。

 

認知功能減退 家屬觀察是關鍵

 

因此,其實人記住的事情還是很多,不重要的事情,就算是忘了幾件也沒有關係,所以年輕人或中年人的記憶力減退,並不是失智症。

 

劉秀枝說,一般我們常講的失智症,主要是年紀較大的人,或是少部分的中年人,因為後天的疾病造成記憶力減退。「而單純的記憶力減退還不算喔,還要認知功能至少一項出現減退,像是計算能力、抽象思考、語言表達、空間辨別等,這些認知功能也要出現減退,而影響到生活、工作,這樣才算是失智症。」

 

而這樣的認知功能減退是可以檢測出來的,劉秀枝進一步說明,但是更重要的是家人的觀察,例如患者常常重複問一件事情、東西常常找不到、說過的話轉眼就忘了、原本很精明的人現在常常會迷路等等,諸如此類症狀,家屬的觀察是最重要的。

 

醫生要從家屬的觀察中去發現症狀,安排患者進行智力測驗,確定有失智症後,再來安排更細部的檢查,例如腦部的磁振造影、電腦斷層、抽血檢查B12是否缺乏等,才能檢測出是哪一種原因造成的失智症。如果這些檢查都正常,但依然還是有失智症的症狀,劉秀枝表示,那才能確定是大腦退化性的失智症。

 

致病原因 不動腦最可怕

 

劉秀枝說,人的身體機能隨著年紀增長而退化是正常的,但是並不會失智,失智症的患者只占六十五歲以上人口的5%,剩下的95%都沒有失智症。不過年紀依然是罹患失智症最大的危險因子,根據統計,六十歲以上罹患比例約是1%,每多一歲就會增加1%,因此跟年紀還是有很大的直接關係。

 

至於要如何防範失智症?劉秀枝表示,最好的治療就是預防,以大腦退化性的阿茲海默症來說,遺傳的機率是有的,但是低於5%,如果是遺傳的話,發病的年齡層也會比較年輕,大概三十歲到四十歲就會出現。

 

不過大多數原因都是不明的,醫學上稱之為散發性疾病,它的腦部病理變化在醫學上已經很清楚了,但發病的原因依然不明,就像神經退化性的疾病,「我們就要找出來它的危險因子,也就是什麼樣的因素容易發生什麼樣的疾病。」

 

年齡是失智症的危險因子,還包括沒有接受教育或是沒有動腦,最重要的致病原因是沒有動腦;而清淡的飲食、多運動、多活動,都有助於預防。另外,像高血壓、糖尿病等這些血管性疾病,很多預防動作是為了要預防腦中風,但其實對於預防失智症也有幫助。

 

劉秀枝說,像是美國前總統雷根、「鐵娘子」柴契爾夫人,以及諾貝爾獎得主、被譽為「光纖之父」的前香港中文大學校長高錕,都得過失智症,因此有危險因子的人不一定會得病,沒有危險因子也不一定不會得病,很多都是機率問題,「所以我們能做的,是要減少危險因子、降低發病機率。」

 

劉秀枝表示,在她的著作《假如我得了失智症》有提到一個統計,也就是追蹤調查了共計六七八位修女,每年做智力測驗,檢查有沒有失智症的症狀,等到她們死後再進行大腦解剖,檢查有沒有失智症的病變。

 

增加知能存款 延緩失智症衝擊

 

結果發現,有不少修女在生前並沒有出現失智症的症狀,但是她們的大腦卻有失智症的病理變化,因為這些修女至少都有高中以上的學歷,很多都是當老師,退休之後也一直參加教會的活動,也就是她們一輩子都在學習,也表示了,多動腦並不是不會得到失智症,而是可以多增加知能存款,讓大腦可以禁得起失智症的衝擊。 

 

罹患阿茲海默症,每個人的症狀都不一樣,平均的發病過程是八到十二年,有分初期、中期、晚期,輕度是近期的記憶力不好,但長期記憶力仍是好的,那時還可以享受生活。

 

劉秀枝表示,目前阿茲海默症的治療方式是透過藥物治療,但是藥物治療的目的不是根治,而是減緩大腦退化的速度。年老是人生一種自然的過程,沒有那麼恐怖,失智症也沒有那麼悲慘,只是因為大家看到的都是重度的失智症,但重點是,老年要過得好,年輕時就要多存一點本錢。

 

劉秀枝

 

經歷:前台北榮總醫院一般神經內科主任、國立陽明大學神經學科教授,國立陽明大學醫學院醫學系神經學科兼任教授級臨床教師、台北榮總特約醫師

 

著作:《愛上慢慢變老的自己》、《聰明活到一百歲》、《多動腦,不會老》、《當父母變老─關心失智症、中風及其他神經疾病》等書,並與王培寧醫師合著《別等失智上身》、《假如我得了失智症》等書

 

【詳細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理財周刊》第777期www.moneyweekly.com.tw,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提升理財力–理財課程資訊www.moneyedu.org.tw】

理財周刊777期更多精采文章:

◎封面故事>利空淬煉 明星股表現更佳亮麗

◎發行人語>仇富就會變有錢嗎?

◎理財我最大>劉秀枝:不想失智?預防是最好的治療!

◎基金風向球>滬深救市急如令 歐洲高股息股潛力大火牆

◎產業追蹤>中國智慧型手機 成長有瓶頸

◎產業追蹤>鴻海投資印度  郭台銘圖的是什麼?

◎解碼房市>房市走空5大警訊  建商降價求脫手

◎錢進房市>房產投資!有哪四大基本原則?

◎房地產會客室>審思10大原則 跳脫樣品屋的誘惑

◎吳金潮多空大師>希債陸股黑天鵝 周選價差破紀錄

◎李永年獅公開講>草螟仔弄雞公

 


作者相關文章



讓產品為服務加值


從顧客動向找創新


醜聞連坐效應


別讓任一方不講道理


建立「見解競爭力」


做出困難的決定


效果大打折扣!運動「前」別喝它


成為消費者的最愛


三大重點改革 加速工研院、資策會合作


企業需要外交政策


狂運動也瘦不下來?你可能做錯了這3件事!


亮哲的親子冒險 我的親子旅遊地圖 全世代東京壯遊


蔡英文滿意度44.4% 九成民眾叫不出首長名字


解開駱駝最後一根稻草


選對時機!運動的黃金時段竟是……


聯合國OICT 黃一展 27歲,我在聯合國工作


補身vs.禁忌 懷孕期間的中醫調理


痛風、‎關節炎的人必看!不想膝蓋痛,最好少吃「它」


克服產後哺餵難關:乳腺炎


10個關鍵詞搞懂巴黎 用一杯咖啡,活在當下

分享至FaceBook

0 comments ↓

There are no comments yet...Kick things off by filling out the form below.

You must log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