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智邦生活館: 生活話題

守護腸胃健康,從生活作息開始  

文.洪寶山

你我腸胃健康需從日常作息開始,正確的生活習慣能降低疾病發生的機率。根據國內研究調查,國人有二五%是胃食道逆流患者,長期置之不理可能引起癌變症狀。彰化員生醫院腸胃科吳文傑醫生表示,台灣前十大癌症當中,因肝膽腸胃等癌症死因超過五○%。因此,員生醫院針對「胃食道逆流」創立全台第一間胃食道逆流診治中心,利用腹腔胃鏡結合中醫診療,幫助國內胃食道逆流患者進行完整的檢查及治療。

「胃酸過多」是迷思?  腸胃正確保健有撇步

在人體全身的消化系統功能中,腸胃道擔任重要角色,間接影響人體健康。胃功能較差的人,吃東西時若無法細嚼慢嚥,會增加胃的負擔,容易嗝氣及胃脹氣,最後可能伴隨胃食道發炎或逆流導致消化不良。攝取過多油膩食物或甜品,會使腸道不堪負荷,讓腸胃蠕動不完全則容易造成便秘。胃酸分泌功能不佳甚至會影響睡眠品質,導致口氣不清新,間接產生社交心理障礙。因此,腸胃不健康不但造成生理不適,嚴重者更會導致心理壓力,所以良好作息是腸胃健康的第一步。

上班族因工作繁忙,生活飲食作息紊亂,常有噁心想吐、腹部絞痛或脹氣等症狀。吳文傑提出緩解以上症狀的方式,若因忙碌無法正常用餐時,可以先攝取流質性食物替代正餐。待工作結束身心達到放鬆後,再酌量進食對腸胃負擔較低。此外熬夜會使自律神經失調、交感神經過度亢奮,腸胃蠕動緩慢而產生不適,則可以補足睡眠緩解症狀。

依照國人年節的傳統習俗,大魚大肉不可少,飲酒作樂樣樣來,這時就會導致身體極大負擔出現急性症狀。吳文傑表示,秋冬時期常見症狀有胃潰瘍出血、胃食道逆流,甚至出現膽囊、胰臟發炎及酒精性肝炎等。他舉例,過去曾有病患因過量攝取牛排肉品,沒想到膽囊嚴重發炎緊急切除。他呼籲患有膽結石的民眾,更須注意飲食習慣,進食順序可先從蔬菜類,再來才是肉類及主食等,盡量減少油膩食物的攝取,降低消化系統負荷。

吳文傑強調,其實醫學上並無「胃酸過多」的說法,大多因胃酸流入食道、咽喉部位或胃消化不全所衍生的其他症狀,因此,良好的日常飲食習慣及生活作息就可保健腸胃。他也提及若是胃食道逆流患者,可以下列四種方式改善。一、用餐時細嚼慢嚥且六至七分飽就好,使胃部能有良好的消化;二、避免食用巧克力、薄荷、冰淇淋等高脂肪食物,這類食物易使肌肉鬆弛;三、湯湯水水的食物盡量少吃,並在餐與餐之間食用;四、飯後走動消化一下,不要馬上趴桌或躺平休息,若需躺平採左側躺方式。以上皆可避免胃食道逆流。

常見胃食道逆流三成因不可不知

罹患胃食道逆流成因每個人不一定相同,因此必須先進行胃鏡檢查,了解問題所在。它的病因分為三種。第一,賁門過鬆。所謂「賁門」是食道下括約肌肉及橫膈膜肌肉鬆弛,比如暴飲暴食、老化或曾有外科手術都會影響。第二,壓力大。暴飲暴食將胃袋撐大,或是消化功能不佳造成脹氣,導致胃部壓力大賁門鬆開。第三,太敏感。食道黏膜敏感程度太高,胃食道逆流次數沒有特別多,但仍感到非常不適,這可能是身心疾病使然,如精神恐慌或焦慮症。

依據以上三種問題,吳文傑分別提出治療方法。一、賁門鬆弛患者,需進行生活飲食的衛教,不能過飽,且避免過多湯水及酸性食物。再者,睡前四至五小時不能進食及平躺,避免擠壓胃部。最後甜食、奶製品少吃。二、壓力大、胃蠕動異常者,少量多餐,大約控制在七分飽。有些蛋白質、偏油脂類及肉類則少量攝取,飯後運動可幫助腸胃蠕動。三、患有身心科疾病者,可能因神經失調、交感神經亢奮使得胃部功能降低,需轉介身心科協助治療。

根據衛福部二○一八年癌症死因統計調查顯示,罹患胃癌不治的人數有逐年升高趨勢。而長期的胃食道逆流則容易引發癌變,例如食道腺癌或鱗狀上壁癌,過量菸、酒、檳榔、熱茶等就佔有九成主因。研究也顯示,長期飲用六十五度以上的熱飲、酗酒等,罹患食道癌或其他癌症的風險高於其他人。長期胃食道發炎則會引發巴瑞特食道病變,促使食道黏膜轉化成小腸的黏膜結構,稱之「腸上皮化生」,進而演變成食道癌。因此控制自身飲食習慣,才能降低罹癌風險。

吳文傑提出民眾若偶爾覺得胸口灼熱、喉嚨不適,也不須過度恐慌,有可能是吃太飽或飲酒應酬引發的胃食道逆流,有時服用坊間成藥即可改善。不過,假設症狀持續一周內數天或連續二至三個星期,應當尋求醫生做適度的檢查,了解真正不適的主因。吳文傑表示,民眾經過醫院診斷與檢查,了解是否有罹患慢性胃炎或感染幽門桿菌的可能性,才能讓醫生對症下藥,獲得正確治療方式。

「幽門桿菌」也會增加罹癌機率

吳文傑另外提出,罹患胃潰瘍另有七成主因是感染幽門桿菌,國人每十位就有五位有受到感染。他解釋,胃部可分泌「胃酸」及「胃黏液」,胃酸的酸鹼值為PH1~2幫助消化,胃黏液的作用則是保護胃不被胃酸侵蝕,兩者相輔相成。而感染幽門桿菌會降低胃黏膜的保護機制,使得胃酸侵蝕胃壁,不僅造成慢性胃炎還會引起胃潰瘍。當胃部黏膜層受到淺層損傷會造成「胃糜爛」。胃糜爛導致黏膜層的保護功能變差,胃酸就持續侵蝕胃部細胞至下方肌肉層進而演變成「胃潰瘍」,若不經控制就會增加癌變的發生機率。

此外,幽門桿菌容易因唾液交叉感染,假設夫妻一方已確認感染,另一半有七成機率會受感染,小孩則有三成機率。症狀常是容易產生脹氣、貧血或潰瘍。而目前健檢已有幽門桿菌項目檢查,若確診就盡早接受藥物治療。平時用餐公筷母匙的習慣能降低感染機率。

全台首間「胃食道逆流診治中心」  中西醫整合治療

吳文傑語重心長地說,胃食道逆流近七成患者服用藥物即可改善症狀,但有三成患者是需要長期追蹤治療甚至進行外科手術。為了專治胃食道逆流患者,他在彰化員生醫院創立胃食道逆流診治中心,領先的診斷技術及儀器設備受到國內外肯定,使難治型胃食道逆流患者接受個人化的診斷及治療。「胃食道逆流診治中心」提供以下三大特點:

首先,建立完善的衛教平台提供病友相互交流,一系列的影音與患者無償分享及討論。再者,中西醫整合的治療方式。患者若由西醫診治無任何改善,可進行評估以中醫再治療,尋找適當的治療方式且改善患者生活品質。最後,領先的診斷及治療技術。在治療前,做完全的監控及診斷,找出適當的治療方式。能找到方式讓胃食道逆流的患者受到全面性的醫療照顧,是吳文傑現今最大的期許及安慰。

 

05 理財周刊發行人洪寶山(左)、彰化員生醫院腸胃科吳文傑醫生(右)吳文傑

現任:彰化員生醫院胃腸肝膽科主任

台北中山醫院腸胃科特約主任

學歷: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

經歷:台北榮民總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

日本國立癌病中心消化內視鏡科及放射線科研究員

林口長庚醫院內視鏡科研究員

臺灣大學附設醫院內視鏡科研究員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消化內科專任主治醫師


作者相關文章



精緻化創造差異 大春煉皂百年高顏值製「皂」工藝 揉合傳統與現代的新美學


蘋果挑戰4兆美元市值 2025年期待消費性電子回春


心靈占卜×開運是吉 藝聚開張添好運


新北坪林推低碳茶葉產區 打造翡翠水庫永續典範


高雄指標建案保泰一品 百貨商圈交通一次擁有


德明校長盧秋玲 大舉推動AI校務有成 理財三部曲短中長均有見解


為你的家帶來無限魅力!獨一無二的電視造型牆


經營逆境貴人適時出現 邱士瑀的使命感 藝術與公益的理財規劃


金蛇引路 2025投資大趨勢 短線鎖定CPO、高殖利率與金融股


《2025投資大趨勢》蛇形刁手 從均線找AI股、金融股、多功能機器人股


當沖降稅應該常態化 和氣生財vs.加稅買武器


犬心療癒的溫暖陪伴 讓礙無礙


2025年危機與機會並存 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解析房市的五大趨勢


【賣厝阿明】裝潢貸款怎麼貸才划算? 達人分享4大方式


連續5年入選 中租控股居道瓊永續世界指數第2名


台灣機器人聚落 輝達與特斯拉卡位


手工藝與經濟自主:雷伊漢勒中心與喵喵汪汪社會企業助難民重生


僑先部國際文化日 多元台灣新風貌


想在泰國買房?5大規定你一定要知道!


新光產險以行動承擔社會責任 致力公益用溫暖永續經營

分享至FaceBook

0 comments ↓

There are no comments yet...Kick things off by filling out the form below.

You must log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