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理財
-
文.蔡武穆新冠疫情重創全球經濟,評級機構標普全球(S&PGlobal)發表最新報告預測,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GDP)將趨近於零,各國政府紛紛祭出QE寬鬆量化政策撒錢救市,實體經濟與股市脫鉤,所幸台灣防疫得力,六月解封以來,
-
文/理周教育學苑.方鈞Q:除權息旺季來襲,相信一定有很多投資者正在等著領今年的股利,常聽人說領股利,到底是什麼呢?配股配息概念清楚嗎?為什麼參加「除權息」後股價會下跌?A:快速填息代表公司營運佳,高配息雖然很誘人,但如果沒有順利填
-
文.洪寶山無論薪資有多少,也無論工作內容是否乏味,大部分的人在職場待過一段時間後,難免面臨倦怠。要轉職?還是要為生活繼續適應大環境?計算自己的年資,離退休年限似乎遙遙無期…,只能在內心重複糾結。反觀近幾年歐美興起一股
-
文.洪寶山面對高房價市場,許多想買房的民眾在無能為力下只能轉而租屋,進而促使台灣租賃市場逐步成長。不過在出租前,必須了解我國於106年公布「租賃住宅市場發展及管理條例」。說起租賃專法,就不得不提起最著名的新聞爭議人物─張淑晶事件。
-
文.理周教育學苑Q:國際金價自5月底川普再次發動貿易戰以來,一路從1275最高漲到1554美元,雖然前幾個禮拜略有回落,但隨著美國近期幾個經濟數據表現不佳,導致美股狂瀉,加上國際貿易戰四起,黃金再次成為避險工具,想要投資黃金的朋友
文.紀緯明台股上半個月的走勢相當不友善,雖然以大盤指數的跌幅來看,並沒有如五月中那波跌勢凶狠,但由於五月的股災像是快刀斬亂麻,手起
2021-08-26
文.蔡武穆「不用工作,把配息當薪水」,理財講師郭俊宏自創葡萄串領息法,每月定期定額扣款1.2萬元,股債靈活配置,十八年下來每個月固
2021-08-24
文/理周教育學苑.方鈞Q:8月9日(一)早上7點,黃金突然間跳水屠殺,金價從每盎司1760美元大跌至最低1680美元附近,創下3月
2021-08-19
文.鄭妤安隨著社會氛圍的改變,性別平等已是普世價值。女性意識逐漸抬頭,舊有的性別刻板印象與父權社會思想,開始面臨淘汰與沒落,甚至為
2021-08-17
文.鄭妤安鮪魚在《國光幫幫忙》擔任助理主持開始備受矚目,也因此被冠上「國光女神」的稱號,然而節目的形象尺度較大、較為開放,旁人容易
2021-08-03
文.鄭妤安網路世代來臨,影音創作者百花齊放,YouTube、抖音的盛行也因此造就網紅經濟。在這個影音媒介方便獲取的年代,不少人靠著
2021-07-26
文.林筠騏時序進入第三季,近年來第三季都是金融機構尤其是壽險公司的獲利高峰。檢視上半年十五家上市櫃金控獲利,累計稅後獲利近三四一六
2021-07-25
文.蔡武穆基金是國人最愛的投資項目之一,也是累積退休金最好的方法,台灣已上市的境內外基金總共有一千七百多檔,如何挑選到會賺錢的基金
2021-07-24
文.鄭妤安近年來,中華職棒啦啦隊在棒球場上的影響力不容小覷,許多球迷花錢買票進場看球時,也會跟著台上啦啦隊大跳應援舞。中職各球團花
2021-07-20
文.洪寶山COVID-19疫情延燒超過一年,全球股市在美股的示範下,頻創新高,跟以往的牛市不同的地方是,這次散戶自己當起了帶頭大哥
2021-07-13
文.洪寶山台灣三級警戒不宜解封,直到疫苗覆蓋率達七成以上!為什麼呢?因為正逐漸成為全球新一波傳染主流的COVID-19Delta病
2021-07-02
文.理財周刊作為台灣首家SaaS(Software-as-a-Service,軟體即服務)上櫃股,91APP*-KY掛牌首週就氣勢
2021-06-19
林友銘台股本波因疫情急跌了2500點,但也可以在疫情未見拐點前就反彈2100點,中間的關鍵除了熱錢還是熱錢。換言之,只要熱錢沒有從
2021-06-17
文.沈安玨以籌碼技術操作為主的林漢克,目前已是全職投資人,說起第一次接觸股票,是在國中的時候。一天考完試回家路上,經過一間大房子,
2021-06-11
洪寶山本周五(六月四日)公布的美國五月非農就業新增人數報告,動見觀瞻,如果出現新增就業人口明顯增加,市場將預期聯準會在六月十五至十
2021-06-10
文.洪寶山綜觀世界主要股市在這次疫情期間,以去年底為截點,都是牛市的創新高,主要是對COVID-19疫苗問世的期待與各國政府齊力祭
2021-06-02
文.洪寶山FOMC將在美東時間六月十五至十六日召開,根據最新一次的會議紀要,首次提出可能開始討論調整資產購買步伐,此言一出,市場果
2021-05-31
文/沈安玨經濟基本面復甦及各國財政與貨幣政策持續加持下,全球資金充沛,經濟成長帶動企業營收回穩,高收益債券因具有收益優勢,仍值得中
2021-05-20
文.蔡武穆股市名師蔡森鑽研技術分析的型態學,擅長波段操作,在股票、期貨市場賺進千萬財富,不到四十歲退休,他從複雜的技術分析歸結出兩
2021-05-19
文.沈安玨印度受到COVID-19疫情肆虐,單日新增確診和病歿人數屢破新高,醫療體系已在崩潰邊緣,引發全球關注。而台灣本月起,本土
2021-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