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智邦生活館: 生活話題

抗寒流,4招必學保暖術!  

作者:趙敏整理

抗寒流,4招必學保暖術!

寒流來襲,你也是手腳凍得像冰棒的「怕冷一族」嗎? 試試以下這些保暖術,幫你度過冷颼颼的冬天。

 

一、保暖部位對了才會暖活

保暖不必把自己裹成毛球,只要幾個重點部位暖了,全身就會跟著暖。

首先,手足四肢要暖,手腳易冰冷的人,外出時不妨穿戴手套、厚襪與厚底鞋禦寒。

其次,上背部要特別注意保暖。人體易受寒的其實是背部,可圍上圍巾保護肩頸,讓氣管免受風寒;有心血管疾病或中風過的人應戴頂帽子,以免接觸冷空氣時腦部血管瞬間收縮不適。

 

二、自製暖暖包

暖暖包是便利又保暖的小物之一,一般拋棄式的暖暖包成分是鐵粉、水、活性炭、蛭石與食鹽,拆封後,透過鐵粉氧化的過程來放熱。

但如果將暖暖包貼附在身體同一個部位過久,熱能累積可能造成低溫燙傷,建議放在口袋或用布包覆使用,避免與肌膚直接接觸。

你也可以嘗試自製天然又安全的「紅豆熱敷包」。毛巾布、棉布、現成的麻布手套、小襪子等都可當成袋子,在裡頭裝紅豆並密封,放入微波爐,用中火微波2~3分鐘,袋內溫度約達攝氏60度,通常40度以上的溫度可持續1小時左右。尤其生紅豆加熱後的香味具有鎮定、安神效果,能幫助入睡。

 

三、運動+穴位按摩

中醫觀點認為,怕冷跟中氣不足有關,其實只要多活動就能改善血液循環,讓全身暖起來。

試著練習每天早一點起床出門散步、放輕鬆慢慢走,搭配深呼吸與提肛動作,四肢與身體就會逐漸暖和發熱。

除了運動之外,搭配穴位按摩也可以達到暖身功效。容易怕冷的人可以把雙手搓熱,每天花5~10分鐘按摩背後的命門穴、腎俞穴(位於肚臍後方);也可以按摩下腹部的丹田(臍下三寸),能改善腹部的血液循環及腸胃免疫功能。

另外,位於手掌虎口的合谷穴與位於小腿的足三里,都是「多氣多血」的穴道,經過的氣血豐沛,多按壓可讓身體暖和。

 

四、冰棒族看過來,泡腳讓你冬天好眠

有些人手腳冰冷到睡不著,這時只要用比體溫高一些的溫水泡腳,很快就會全身暖和,變得好睡了。

泡腳的水溫建議不超過攝氏40度,也不能泡太久,約20分鐘最適宜。因為人是恆溫動物,如果泡太久讓腳很熱,身體會設法製造能量把腳部的熱帶走,反而消耗更多熱量,心臟會受不了。

 

出處:康健雜誌(原文

 

【延伸閱讀】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康健雜誌網站》。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作者相關文章



讓產品為服務加值


從顧客動向找創新


醜聞連坐效應


別讓任一方不講道理


建立「見解競爭力」


做出困難的決定


效果大打折扣!運動「前」別喝它


成為消費者的最愛


三大重點改革 加速工研院、資策會合作


企業需要外交政策


狂運動也瘦不下來?你可能做錯了這3件事!


亮哲的親子冒險 我的親子旅遊地圖 全世代東京壯遊


蔡英文滿意度44.4% 九成民眾叫不出首長名字


解開駱駝最後一根稻草


選對時機!運動的黃金時段竟是……


聯合國OICT 黃一展 27歲,我在聯合國工作


補身vs.禁忌 懷孕期間的中醫調理


痛風、‎關節炎的人必看!不想膝蓋痛,最好少吃「它」


克服產後哺餵難關:乳腺炎


10個關鍵詞搞懂巴黎 用一杯咖啡,活在當下

分享至FaceBook

0 comments ↓

There are no comments yet...Kick things off by filling out the form below.

You must log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