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智邦生活館: 生活話題

雪白的流動體感-南方雪 何宇森以詩性探索雕塑新語彙  

文.戴衣薰  圖.理善藝聚空間

想像在南國飄下雪來,輕柔的雪漸層地覆蓋於植物上,經過層層包覆後,漸漸模糊了植物本體的樣貌,變得既抽象又迷人,擁有無限延伸的想像。雪也是水的其中一種型態,保留水流動變化地特色,沒有既定的形狀,自由地隨著所依附承載的主體轉換狀態樣貌,隨著時間、溫度、環境而變化。

藝術家何宇森首次雕塑個展發表的創作靈感受到自然雪景的啟發,由於成長在亞熱帶地區,從台灣轉移到北京,首次體驗到下雪的環境,因為氣候環境的變化,在身體感知上受到激發,加上南北文化差異的影響,促使創作這系列的雕塑,並命名為「南方雪」。

何宇森著重於物質材料的探索,透過流體材料的凝固,找尋物質形狀的多樣性,進而研究雕塑材料與造型之間的關聯。基於對自然雪景的觀察,成為宇森重新思考雕塑材料運用的契機,探索雕塑材料在使用過程中的不同特性,比如石膏粉加水化學反應後從粉狀轉化成液體,再凝結固體;或是鋼鐵在高溫下熔化時,它比水更具流動性。這些經驗的觸動令人聯想到自然景象的變化,尤其是大雪覆蓋下的景象使得原本的形狀變得模糊不清,充滿想像力。通過自然的方式包覆死去的植物,讓它們在流動的材料中呈現出新的形狀,這讓宇森感覺自己像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觀察著材料的變化,並根據這些變化產生新的創作想法,並透過使用不同雕塑材料去創造這樣的景象,以有機的方式回應自然。

展場從外而內,營造讓大家感受從熱帶跨越寒帶環境的變化。門口有鮮綠地闊葉植物搭配宇森的的作品《牆與花-02》,初入展場以黃光的色溫打造初雪暖冬的氛圍,櫃台擺放《流動-鞋子》與懸掛的《引力-吊燈》質地呈現似是雪遇陽光初溶地流動狀態,地上的作品《銜接-分子》揭示著具實驗性不具固定形式的由不同單位體自由組構的作品樣貌。進入主展場後,整體色溫轉為全白光,宣告進入被雪包圍的零下氣溫,引領觀者進入一片森林感受植物被雪層層覆蓋後的景象。

《融合-種子》、《石膏-耶穌》兩件作品帶有如鬆雪般的質地以及結晶的光澤,藉由層層噴灑堆積地液體雕塑材料,塑造出似堅硬又柔軟如織品觸感獨特的創作語彙;展示方式以不同材質的支架,有透過不鏽鋼高溫熔後滴融塑造的,也有以玻璃纖維與石板鐵架層層堆疊而成,不論是雕塑本體或附屬展架,在在體現「堆疊、重覆」的概念,跳脫物質本體的既定印象,加入水的流體轉換樣貌,自由地展露。《垂墜-偶然》像是植物被冰凍凝結,表面加了金油的五彩光澤,散發奇幻的光芒。《凝結-魔杖》、《支架-平衡鳥》以兩兩一組訴說「關係」,單位組件結合的方式,雪(石膏)與植物,都是一種關係的依附。作品《南方雪》,是唯一以具象的花為本體,在其上堆疊以鬼針草發想的植物單位,加入沙子,以流體材料層層堆疊包覆而成,最後表面也有金油的光澤。除了雕塑作品,繪畫與作品的光影呈現,透過「疊加」的語彙以深淺不一漸次模糊的層次感與作品相映照,也許眼前所見凝結了瞬間,而透過不同材質的展現能夠讓大家感受時間的流逝變化,想像自己也被大自然包覆的共感。

展    覽 ︳南方雪:何宇森雕塑個展

展    期 ︳2024.3.02(六)-2024.04.06(六)

活    動 ︳夜間觀展2024.03.22(五)19:00-20:00

工 作 坊 ︳親子手作2024.03.30(六)14:30-16:00

▊南方雪 何宇森雕塑個展夜間呈現


作者相關文章



台灣在EUV製程的特用化學擺脫美國技術有多難


如何避開新青安急凍危機?地政將軍關漢君:房市不會崩盤 但將迎來「15%修正期」!


星際之門 芝麻開門 OpenAI CEO台韓固樁 亞洲科技股大爆發


生活質感Level Up!小宅走道與臥榻規劃技巧


記憶體發飆


王惠鈞攜手博太生醫 開啟阿茲海默症植物新藥研發


轉角遇見就諦 看見人生美好風景


樑壓床、鏡子對床真的會招來壞運勢嗎?


2025國慶焰火在南投登場 縣府推接駁專車疏運人潮


用手語翻譯 打開溝通的門


800V升級潮 飆股大追蹤 電源技術大突破 2.3兆市值上位新局


3D IC搶2.4兆大餅


領略色彩繽紛 讓想像力高飛 70歲雄獅文具越活越年輕!


破框.建構—桃園結構技術論壇揭示建築安全新世代


Q4必追 8檔焦點股 一路旺到年底


坪數小沒關係!3招打造18坪日系宅


山海鎌倉 • 旅中隨帖


川習TikTok


用[微]預算 直[上]竹北門牌負擔得起的好品味 首選【微上】


博太生醫董座徐宜生 從零售王到建構植物新藥大平台的轉折人生

分享至FaceBook

0 comments ↓

There are no comments yet...Kick things off by filling out the form below.

You must log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