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製造概念股爆紅 台積電零關稅 率科技股向前衝
文.洪崇晏
美國總統川普表示,將對進口的半導體與晶片課徵100%關稅,但不包括那些「在美國境內設廠」的企業。台積電正好卡位此政策利多,不僅亞利桑那州兩座晶圓廠建廠時程全面提前,連帶引爆無塵室工程、機電系統與氣體供應鏈龐大商機,也帶領台股站上24000點大關,AI相關股火熱程度不減。
台積電7月營收報喜,年增25.8%,並創下單月歷史次高及歷年同期新高。累計2025年1至7月營收約新台幣2兆962億1,100萬元,較去年同期增加37.6%,也是歷年同期新高。台積電的行情除了AI伺服器外,還有蘋果概念下半年發酵,據彭博報導,蘋果準備在2026年春季推出全新AI功能,能讓iPhone實現真正的全語音控制,讓iPhone「用講的就能操作App」。法人看好,iPhone AI功能大躍進,將有助刺激買氣,台積電(2330)、鴻海(2317)、大立光(3008)、美律(2439)等供應鏈業績同步吃補。
台積電董事會兩日聚焦四議題
台積電董事會8月11~12日於台南舉辦。市場聚焦四大議題:2奈米製程疑涉外洩案進展、高雄2奈米廠建置與產能時程、對美投資與關稅情勢下的因應,以及與英特爾(Intel)合作新模式的傳聞。近期晶片關稅政策輪廓逐步明朗,本次董事會外界關心除股利與資本支出議題外,是否就美國擴產與先進封裝據點調整時程與金額,備受關注。
針對2奈米製程外洩案,國發會主委、台積電董事劉鏡清表示,董事會將就案情進行說明。目前由檢調及國科會介入調查,持續釐清動機與目的。外界憂心是否牽動台積電在日本的投資布局,劉鏡清指出兩者無關,並強調半導體屬全球分工:台灣在製造領先、日本在特用化學具優勢,美國亦掌握多項關鍵技術。
市場亦傳出台積電可能入股英特爾以深化在先進製程與先進封裝的協作,並在美國本土形成更緊密的產能聯盟,藉此分散高關稅與供應鏈重組風險。業界評估,在AI需求高速成長與政策推動在地製造的環境下,跨國結盟將成常態,此議題預料也將列入董事會討論。
南部半導體S廊帶方面,台積電南科園區已形成全球最大先進製程聚落,涵蓋5奈米、3奈米至即將量產的2奈米節點。高雄楠梓園區納入南部營運體系,定位為2奈米關鍵生產基地。一廠試產並籌備量產,二廠完成主體並展開裝機,三廠在建設之中,四、五廠規劃待動工。台南與高雄透過產線與供應鏈緊密連動,構築南台灣高科技廊道。
台積電漲幅落後AI核心股 花旗環球目標1400元最高
美商高盛指出,市場近幾個月對半導體關稅的不確定性,是壓抑台積電估值的主要原因。隨著「豁免」曙光浮現,反而可能成為推升信心的轉折點。台積電今年股價僅漲15%,明顯落後其他AI核心股,SK海力士(SK Hynix)飆51%、輝達(NVIDIA)漲30%、博通(Broadcom)與超微(AMD)也各漲逾30%。一旦政策塵埃落定,高盛看好台積電憑藉AI、5G、高效運算與電動車題材,評價仍具吸引力,以2026年預估EPS、本益比20倍計算,給予「買進」評等,目標價 1370 元。
摩根士丹利(大摩)表示,台積電在美布局策略將有助於該關稅的影響較小,維持「優於大盤」評級,目標價1388元。
除了上述兩家外資券商,另統整各家外資券商對於台積電目標價,花旗證券由1,280元上修至1,400元,野村由1,280元上修至1,310元,大和資本由1,200元升至1,250元,各家皆維持「優於大盤」或「買進」評等。
※精彩全文,詳見《理財周刊》1303期,2025.08.15出刊。

0 comments ↓
There are no comments yet...Kick things off by filling out the form below.
You must log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