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智邦生活館: 生活話題

「腦存款」你最重要的老本!  

70幾歲的爺爺為什麼還去聽學術研討會?因為他知道,只有老伴、老本、老狗還不夠,「腦本」更需要早點準備!人不可能長生不老,卻有機會延緩退化,腦科學家發現,人的行為與生活方式,真的會改變大腦結構。而中年正是轉捩點,你怎麼對待大腦,攸關將來是早早衰退,還是耳聰目明到老。

腦力要怎麼訓練?

1.運動,強健大腦最有效

「運動是讓腦神經再生最有效的方式。神經再生代表退化得慢,」台北榮總神經內科主治醫師王培寧說。至於做哪種運動好?王培寧建議最好是稍有強度的,讓人心跳加速、有點喘,維持約30分鐘。只單純散步恐怕不夠,至少要快走。

有研究發現,在眾多運動中,舞蹈較能預防失智。可能是因為較複雜,需要搭配音樂、記舞步、手腳腦協調、跟舞伴配合,不僅健身也健腦。

他提醒,運動習慣愈早養成愈好。他看到很多老人家辛苦了一輩子,好不容易晚年可以享享清福了,卻沒有任何興趣,也沒有運動習慣,長時間在家看電視,沒多久就睡著了,變成被電視看。「這樣的生活型態可能讓人退化得很快。」

「腦存款」你最重要的老本!

2.沒事來哈啦

獨居、孤單、憂鬱的人得失智症的風險比較高,多參與社交活動、跟人互動可以降低失智風險。不論當志工、旅行、參與社區或宗教活動都很好。

台大心理系特聘教授梁庚辰曾聽一位加拿大研究抗老化的專家分享,她媽媽已90幾歲,還是很有活力,最喜歡上超市,推著推車、跟店員或其他顧客聊天、買東西時精打細算,樂此不疲。「抗老化最重要的3件事︰運動、社交、用腦,她都做到了。大家可以想想看,做哪些事可以幫助你達到這3個目的?」

3.靜坐讓大腦放鬆,延緩退化

實踐大學社工系副教授楊蓓打坐已20年,「打坐可以調身、調心,效果全面。」她每年參加一、兩次禪七,就像「進補」,再回到日常生活覺得格外神清氣爽。「人處在舒適放鬆的狀態,但精神上又專注、效率好。平常要用本子來記事,禪修結束後都不用了,」她笑道。

4.大腦愈動愈靈光

大腦並沒有到哪個年紀就無法學習、只退不進,它的神經可以再生(尤其是海馬附近),永遠有潛力吸收和記憶新知。她也建議養成動腦的生活,比如可以自己做的事就不需別人代勞。她有位親戚是公司主管,出差時有祕書幫忙買高鐵車票,她建議親戚自己買,「這也是學習。」

至於學什麼對大腦最好?閱讀、學語言或技藝、打麻將或玩牌都可以,「形式不重要,重點是要能動腦,人真的是可以活到老學到老的,」梁庚辰說。

 

出處:康健雜誌 / 作者:張靜慧

 

【延伸閱讀】

幾個日常生活的小動作,有助強健大腦!

面對癌症,你並不孤單!5/21治癌新契機 全盤解密

張艾嘉:每天兩次靜坐,清空心中垃圾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康健雜誌網站》。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作者相關文章



建構法人投資思維 突破散戶盲點 不再追漲殺跌!


用愛改變流浪貓的生命—新屋貓舍義工團


AI永動機


台灣在EUV製程的特用化學擺脫美國技術有多難


如何避開新青安急凍危機?地政將軍關漢君:房市不會崩盤 但將迎來「15%修正期」!


星際之門 芝麻開門 OpenAI CEO台韓固樁 亞洲科技股大爆發


生活質感Level Up!小宅走道與臥榻規劃技巧


記憶體發飆


王惠鈞攜手博太生醫 開啟阿茲海默症植物新藥研發


轉角遇見就諦 看見人生美好風景


樑壓床、鏡子對床真的會招來壞運勢嗎?


2025國慶焰火在南投登場 縣府推接駁專車疏運人潮


用手語翻譯 打開溝通的門


800V升級潮 飆股大追蹤 電源技術大突破 2.3兆市值上位新局


3D IC搶2.4兆大餅


領略色彩繽紛 讓想像力高飛 70歲雄獅文具越活越年輕!


破框.建構—桃園結構技術論壇揭示建築安全新世代


Q4必追 8檔焦點股 一路旺到年底


坪數小沒關係!3招打造18坪日系宅


山海鎌倉 • 旅中隨帖

分享至FaceBook

0 comments ↓

There are no comments yet...Kick things off by filling out the form below.

You must log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