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智邦生活館: 生活話題

牛蒡好養生 4種人吃錯更傷身  

日本料理中常見牛蒡,反映日本人愛吃牛蒡的喜好,58歲的醫學博士南雲吉則看起來只有30多歲,靠的是每日一餐、六分飽以及牛蒡茶養生,稱頌牛蒡茶是「神奇茶飲」。

在台灣,許多大賣場、農會和農產行也都能見到牛蒡茶產品;街坊鄰居也口耳相傳牛蒡茶很好。牛蒡、牛蒡茶究竟好在哪裡?有何神奇之處?
牛蒡好養生 4種人吃錯更傷身
降血糖、血脂、穩定情緒 營養價值最完整

牛蒡除了高纖,還含多種營養素,被認為是蔬菜中營養價值非常完整的食材。

牛蒡的膳食纖維含量是胡蘿蔔的2.6倍,花椰菜的3倍,能促進腸道蠕動,排便順暢。美兆健康管理中心營養科主任詹恩慈解釋,纖維中的菊糖(菊苣纖維)也是腸道益生菌的重要養分,可幫助益生菌留在腸道內蓬勃發展,促進消化。膳食纖維也能增加飽足感,可用於減重食譜。

牛蒡保肝、養生的功效則源自於多酚類物質。多種多酚類植化素能提升肝臟的代謝能力與解毒功能,進而促進血糖、血脂的代謝,是裨益三高病人的好食物。

牛蒡中各種礦物質含量高,如鈣、鎂、鋅都具有抗氧化特性,也能幫助穩定情緒。也多虧了礦物質的抗氧化能力,讓血管不易形成動脈粥狀斑,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另外,牛蒡還含17種胺基酸,其中有7種為人體無法自行生成的必需胺基酸,相當特別。其中,南雲博士推崇牛蒡粗硬外皮中的皂苷具有減重功效,能吸附並帶走膽固醇和脂肪。

想吃到外皮的人,可用刀背稍微刮除,便於料理與入口。

新鮮牛蒡的養生價值 高過牛蒡茶

牛蒡籽在中醫領域有抗菌、抗發炎、抗氧化、防癌及保肝功效,較常用於利嚥消腫、清熱解毒及慢性皮膚炎,但因藥性溫和,較難在短期內看出效果。

至於取生長兩年以上根莖做出的牛蒡茶,在中醫看來,和新鮮牛蒡的功效差不多,但在乾燥製程中,可能減損抗菌效果,流失部份營養素,還不如吃新鮮牛蒡來得好,台北市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師陳建宏說。

從營養學觀點,牛蒡茶的營養價值也不如新鮮牛蒡。詹恩慈分析,一則牛蒡切片、曬乾過程中,多酚類植化素和礦物質容易流失;二則對腸道消化有益的菊糖並不溶於水,喝牛蒡茶吃不到纖維,自然攝取不到菊糖,剩下的僅有微量營養素。

從價格上看,一包牛蒡茶包至少10元起跳,一整條新鮮牛蒡才30元左右。將價格和營養價值相比,也是新鮮牛蒡勝出。

【4種人吃錯更傷身】

整體而言,長期飲用牛蒡茶無害,不過陳建宏提醒,牛蒡性寒,吃太多可能導致腹瀉,粗纖維也可能導致消化不良。

詹恩慈也指出,攝取過多粗纖維恐怕抓走一些營養素,所以,(一)感冒或營養狀態不好時,不適合吃太多牛蒡;(二)肝臟機能嚴重衰退的病人也不適合纖維太粗糙的飲食。

且牛蒡中的鉀、磷若攝取過多會增加腎臟負擔,所以,(三)糖尿病腎病變或(四)腎臟疾病的患者也不該將牛蒡茶當成每日養生茶飲,牛蒡小菜反倒比較適合。

 

康健雜誌王暄茹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康健雜誌網站》。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焦點】「如何避開鍋碗裡的致癌物?」毒物專家林杰樑Tips

【換季要注意】什麼!其實沒有腸胃型感冒?

【食油危機】自己榨油最安心?假油風暴4大迷思

【來吃早餐】早餐x野餐x音樂會!金曲歌后「以莉高露」與你相約

【人氣部落客】「胖到撐爆牛仔褲?」貴婦奈奈:幫廚房減肥就能瘦

 

 


作者相關文章



立彩大里新案,熱銷開工!台中獨創!『自住彈性大升級』備受自住客好評


OpenAI一兆美元大餅隱藏版受惠股 奧特曼率聯軍衝鋒 AI供應鏈迎大商機


股市創新高卻漲得不平穩?3個重點帶你避開操作陷阱!


中原土木工程學系七十年:見證臺灣建設的脊梁


【賣厝阿明】雨天正是看屋好時機!9大必看重點別漏掉


打詐凍結比特幣 史上頭一遭


專家:50種指標白學了,這「2種」才是投資決勝關鍵


美中稀土戰 激活補漲股


市場一致看好台積電Q3財報 外資券商目標價上調1600元以上


第六屆海外十大傑出青年頒獎出爐


刷卡買手機竟可能影響房貸核准!專家:即使是0利率分期都要結清


建構法人投資思維 突破散戶盲點 不再追漲殺跌!


用愛改變流浪貓的生命—新屋貓舍義工團


AI永動機


台灣在EUV製程的特用化學擺脫美國技術有多難


如何避開新青安急凍危機?地政將軍關漢君:房市不會崩盤 但將迎來「15%修正期」!


星際之門 芝麻開門 OpenAI CEO台韓固樁 亞洲科技股大爆發


生活質感Level Up!小宅走道與臥榻規劃技巧


記憶體發飆


王惠鈞攜手博太生醫 開啟阿茲海默症植物新藥研發

分享至FaceBook

0 comments ↓

There are no comments yet...Kick things off by filling out the form below.

You must log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