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訂閱推薦-快樂好元氣電子報
快樂好元氣電子報從2008創刊至今,由資深醫藥記者和專家學者顧問團精心編輯,扣緊時下新聞議題的健康新知,為繁忙的都會人多一份健康的叮嚀,客觀剖析第一線的醫療疾病趨勢,提供您深入最實用的生活保健資訊。
試閱1
做好排毒,將塑化劑排出體外
文/呂秉原 營養師(美國GNC關島區首席營養師)
台灣知名食品驗出塑化劑一案愈演愈烈,塑化劑可提高塑膠的柔軟度、延展性,所以一般常用的塑膠製品幾乎都含少量塑化劑,而且日常生活中每天都會被人類攝取進入體內。毒物專家和衛生單位都多次強調,多數進入人體的塑化劑,快則一天,慢則三天,可經由尿液和糞便排出體外;因此,加強身體「排毒」的能力,理應是當務之急。
要做好排毒,首先應該在日常飲食和生活中注意以下三件事:
一、多吃新鮮蔬果
新鮮蔬果所含的維他命、礦物質、植化素、以及纖維,像重要的小螺絲釘一樣,是促進人體內新陳代謝反應不可或缺的元素。以肝臟為例,肝臟中許多解毒酵素的作用,都需要蔬菜、水果中的微量元素來參與,才能把身體不需要的毒素代謝和排除。
二、多補充水份
人體內80%以上的生化反應,都必須在有水的環境下才能進行,皮膚、淋巴、消化器官和腎臟的排毒更需要水份來幫忙;所以每天喝2000 cc的水,才能做好排毒工作。不過,「有進,也要有出」,既然喝了水,一定也要多去排尿,千萬不可憋尿,否則可能反而會傷害腎臟。
三、多運動
運動是讓身體新陳代謝加快的最好方法,大家最好養成固定的運動習慣,這樣會讓排毒和增進健康的效果更加明顯。
其次,適當補充一些營養品,可以讓排毒保健變得更輕鬆、更有效:
**試試台灣特有的牛樟芝:
牛樟芝只生長在牛樟樹上,全世界只有台灣山區有牛樟樹,所以牛樟芝只能在台灣採得。傳說是原住民喝過牛樟芝熬煮的湯汁後,肝病竟不藥而癒,並且強健體魄;後來流傳至平地,中藥店視牛樟芝為上好的解毒劑,凡食物中毒、腹瀉、嘔吐、農藥中毒,均採用牛樟芝來解毒。
**增進消化器官功能的營養品:
日本和歐美最近幾年十分風行的薑黃,可以促進消化、增進膽汁分泌、活化肝臟機能。甚至有研究發現薑黃可以抑制幽門螺旋桿菌,因而治療胃潰瘍、預防胃癌和大腸癌。
蘆薈可活化小腸絨毛,維持腸道正常功能,排除腸內宿便,預防腸細胞病變
**增進肝臟機能的營養品:
除了上述的薑黃、牛樟芝之外,靈芝、朝鮮薊、五味子等,也經研究證實具有增進肝臟機能的效果。
**增進皮膚和細胞機能的營養品:
具有抗氧化功能,且能增進細胞活力的輔酵素Q10,應該是促進皮膚和細胞機能的首選。如果再搭配維他命C、維他命E、葡萄籽等營養成份,效果會再加成。
**有助於腎臟和呼吸系統的營養品:
傳統中醫最推崇的「滋肺補腎」上品──冬蟲夏草,應該是讓腎臟和呼吸系統維持在最佳狀況的不二選擇。
很多人以為「排毒」是一個比較偏向傳統醫學或民俗醫療的名詞,坊間一些所謂的「排毒」產品只著重在腸道的清潔,更讓一般人誤以為排毒就是排便。事實上,隨著 全世界日益重視蔬果農藥殘留、畜產肉品抗生素含量、海洋水產的戴奧辛沈積、以及生活用品的化學成份和重金屬等問題,歐美科學家逐漸對「排毒」有所研究;他 們主張:「排毒」就是消化系統、呼吸系統、皮膚、淋巴、肝臟、腎臟等有關新陳代謝的器官發揮正常功能,那麼外來毒素、以及新陳代謝所產品的廢物就能完全排出,確保健康。
試閱2
蔡依林出新書,公布自創減肥餐
醫界對胰島素的深入研究,造就了減肥方法的重大突破。胰臟所分泌的胰島素就如同一把鑰匙,它能開啟進入細胞的大門,幫助血糖進入細胞,為細胞供給養份;一旦我們的身體細胞無法有效利用胰島素,使得血糖無法被細胞有效吸收時,便產生所謂的「胰島素阻抗」,它是腰腹肥油日漸累積的重要原因。腰腹間脂肪會引發體內 一種低度發炎的情形,久而久之損壞組織和血管,導致血管硬化和血壓升高。
因此,美國最新的「甩油瘦腰」建議,歸納起來在於兩大重點:第一、避免所謂的「胰島素阻抗」,第二、把失序的新陳代謝調整回來。要做到上述兩點,除了嘗試減肥產品之外,我之前的文章《對付隱形肥,美國有藥方》寫過美國專家提出的日常飲食建議,今再次與大家分享如下:
一、吃「好的澱粉」
白吐司、白飯、白麵條等精製過的「白色澱粉」,才容易造成脂肪堆積在腰腹。英國諾丁漢大學的研究發現,如果早餐吃俗稱「粽色澱粉」的全穀類主食,也就是全麥麵包、糙米飯等,對減肥有加成效果。
二、吃「好的油」
選擇「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比較高的烹調用油或食物,例如烹調用油選用橄欖油或芥花油,吃生菜沙拉的時候加一些杏仁、核桃等堅果。
三、吃「好的蛋白質」
每週選擇一、兩天「少吃肉,多吃豆腐」,儘量多從豆製品去攝取植物性的蛋白質。
四、多吃蔬菜,補充纖維
纖維能夠平衡血糖,避免產生「胰島素阻抗」。蔬菜裡頭許多維他命和微量元素,更是身體新陳代謝時不可或缺的營養成份。
另外,美國專家建議多做「間歇式運動」,也就是和緩的運動和激烈的運動交替做,例如散步運動時,用一般步伐走三分鐘之後,就應該用「快走」式的步伐走大約一分鐘。間歇式運動能夠燃燒較多的熱量,對「消肚子」特別有效。
試閱3
如果輻射會造成十種傷害,碘片恐怕只能對付其中一種而已
文/呂秉原(美國GNC關島區首席營養師)
在日本核電災變的威脅之下,搶購碘片不只發生在台灣,包括美西、夏威夷、甚至我們在關島的GNC店面,每天都有大批顧客詢問。身為營養及公共衛生專業人員,我有責任提醒大家:如果輻射危害真的發生在我們身邊,事情絕對不是「吞吞碘片」這麼簡單而已;如果輻射會造成十種傷害,碘片恐怕只能幫你對付其中一種而已。
核電廠周圍住家的急救包裡放上碘片,其實人類從蘇聯車諾堡核電廠災變學來的痛苦教訓,期望藉由及時服用碘片,阻止甲狀腺吸收輻射塵中的放射碘,避免造成甲狀 腺癌。但大家不要忽略了,車諾堡災變的受害者中,有更多人罹患血癌,也有骨癌、乳癌等病例;很不幸地,其中只有甲狀腺癌找到「解藥」,對其他危害則是一籌 莫展,所以「核災急救包裡放碘片」只是一種「聊勝於無」的無奈,大家別以為碘片是萬能解藥。
最近大家常聽到「毫西弗」這個輻射劑量單位,各方專家幾乎已一致認同,若暴露量達到100毫西弗,就有罹癌率增加的可能性。而人體對輻射最敏感的部位是甲狀腺和骨髓,所以車諾堡災變受害者才會有人得到甲狀腺癌和血癌。
此外,癌症是輻射造成的「長期性」危害,若在大劑量的暴露下,輻射還有「立即性」的危害,包括腸胃細胞受損引起噁心、嘔吐、腹瀉、脫水等,還有骨髓受損造成白血球數目減少、免疫系統瓦解,讓人陷入感染疾病的危險之中。
最近,英國專家就特別強調骨髓受損的危險,原因有二:第一、核災後的甲狀腺癌至少要十年後才會發病,但骨髓受損造成的血癌卻可能很快發生。第二、骨髓受損造成白血球數目減少、免疫系統瓦解,很可能讓受害者嚴重感染,很快就危及生命。
因此,除了已知的碘片之外,英國專家建議,核災後的緊急處理中,還需要能夠「增加白血球數量」的藥物,以幫助暴露者維持適當的免疫力。
美 國營養專家則提醒,輻射危害中所謂放射性「元素」,精確來講,應該是放射性「礦物質」,它們跟一般飲食所攝取的礦物質結構相似,只是前者有放射性,後者沒 有而已。因此,如果日常飲食中沒有吃到足夠的礦物質,就會讓放射性礦物質有「趁虛而入」的機會,導致身體吸收大量的放射性元素。
比如說甲狀腺缺碘,就會讓放射性碘131進到甲狀腺裡。如果體內缺鈣,身體就比較可能吸收跟鈣結構相似的鍶90。如果缺鉀,跟鉀結構相似的銫137就會被吸收進來。
因 此,當輻射警報響起時,您不妨查看家中的「綜合維他命」是只有維他命的「陽春版」產品?還是維他命加上許多礦物質(包括:碘、鈣、鎂、鉀、鋅等)的「完整 版綜合維他命加綜合礦物質」?雖然綜合維他命裡的礦物質劑量不像碘片那麼高,但若每天攝取,還是足以讓體內充滿礦物質,防範放射性元素入侵。
此外,碘片大流行,同時也掀起「吃海帶」的熱潮。若聽從上述英國專家的建議,要維持適當免疫力的話,不妨在「吃海帶」之外,也多吃一些香菇類的食品,例如:香菇、洋菇、金針菇,或者補充靈芝、冬蟲夏草等蕈菇類營養品。
針對輻射的長期危害──癌症,美國的營養專家則強調,應利用抗氧化營養素來清除自由基、修復DNA的損傷。美國早有醫學院的動物實驗發現多喝柳橙汁可以讓低劑量輻射的傷害減半,最近專家則建議補充輔酵素Q10、麩胱甘肽、硒、維他命C、生物類黃酮等抗氧化營養素。
立即訂閱,健康有保障
http://enews.url.com.tw/genki168
0 comments ↓
There are no comments yet...Kick things off by filling out the form below.
You must log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