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暢銷商品的商業智慧
文/陳芳毓
2016-04-28
每年歲末年初,我最期待讀到日本雜誌《日經Trendy》的年度暢銷商品Best30排行榜。
多數商品的暢銷原因是新奇,如2015年第一名的北陸新幹線,開通後為「關西後花園」北陸地區帶進482萬名遊客;但趕上長期趨勢而鹹魚翻身的也不少,如號稱能預防失智的椰子油,半年大賣100萬瓶;對付高溫悶熱的女性寬鬆褲裙,也狂賣200萬件。
商品暢銷原因不一而足;同樣的是,驚人銷售數字背後,都反映了去年的社會氛圍,以及過去被忽略的消費者需求。套句現在流行語:這就是「大數據」裡的商業智慧。
台灣零售通路也開始整理自己的銷售數據。去年底,編輯部陸續接到各通路的暢銷報告,回顧那些我們一起秒殺、排隊、臉書分享過的熱門商品,我頭上的問號冒個沒完:為什麼,一個近萬元的鑄鐵鍋,能在主婦間引發熱潮?為什麼,小時候的著色書竟成人手一本的紓壓品?為什麼,一甕3000元的年菜,會成為回家伴手禮?為什麼,剉冰棒會賣贏霜淇淋?林林總總的暢銷商品之間,又有哪些共通點?
於是,我們首度彙整台灣三大零售品牌:7-ELEVEn、全家與全聯的暢銷報告,讓這些人們幾乎每天都要去一次的通路,提供第一手消費者觀察。
我們發現,「健康」與「快樂」仍是2015年的消費關鍵字,但內涵已漸趨細緻,甚至出現重疊。消費者不再用近乎自虐的方式追求健康,也不再被廉價的「小確幸」商品打動,他們既要健康、又要快樂——臉書上那些看不完的跑馬拉松、下廚做菜的照片,就是一例;更重要的是,快樂,不只來自買一支進口好鍋、穿一雙名牌運動鞋,更來自臉友們此起彼落的按讚與留言。
這種在社交網站上「看朋友分享」後「消費」,然後又「分享」的習慣,已徹底模糊實體與虛擬世界的邊界,將線上與線下消費,連成一個圈。
因此,遠見將2016年品牌特刊主題訂為「H2O」——快樂、健康、虛實接軌。未來,這三個元素將像水一般,滲透進品牌定位、產品開發與行銷活動,不可或缺。
【本文摘自遠見《2016品牌特刊》風雲品牌全解析;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
【立即購買遠見《2016品牌特刊》風雲品牌全解析】
0 comments ↓
There are no comments yet...Kick things off by filling out the form below.
You must log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