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智邦生活館: 生活話題

七大特色,精采記實馬習會關鍵一刻  

文/楊瑪利

1

2015年11月3日晚,我出差到香港。深夜11點住進飯店,立刻習慣性地上網搜尋新聞,沒想到即時新聞竟是兩岸領導人馬英九與習近平要見面了。作為一個長久觀察兩岸發展的媒體人,一看到這消息,瞬間我受到了驚嚇。因為儘管馬習會討論二年多,但絕大多數人壓根兒不相信這事真的會發生。《遠見》長期深耕兩岸報導,當然不能錯過這歷史性一晤。採訪團隊隔天一早就正式組成。

      

 跨國跨屏跨網 見證歷史一晤

這是兩岸分治66年來的歷史性會晤,不僅兩岸關注,世界各國也矚目,因此一開始我們就決定,執行這次報導必須從網路到平面,展現跨屏跨網、線上到線下,平面到數位的全方位新媒體操作。從文字報導、平面攝影、影音、到遠見官網、遠見臉書等,都要做到最佳呈現。

從11月5日早上,馬總統召開中外記者會開始,《遠見》採訪團隊緊密追蹤事件發展。11月6日比馬總統專機先一天抵達新加坡探勘。11月7日早上9點,當馬總統專機還在空中飛翔,《遠見》團隊就抵達飯店守候,擠進香格里拉採訪現場第一排,準備見證下午3點鐘的歷史性一握。

這一握,長達81秒。一結束,《遠見》幾乎以國內媒體最快速度,立即上傳《遠見》臉書,瞬間得到近10萬人次瀏覽與無數按讚。之後兩人正式會談、雙方召開記者會、馬總統回台再次記者會等,長達一週的事件前後,《遠見》均在現場。

只是當馬習會結束後,我們觀察到,坊間報導大多片片斷斷,各自解讀,缺乏客觀與完整全面的呈現這段歷史,因此我們立刻著手這本專刊的規劃。本專刊包含以下七大重點:

一:這一本堪稱是華人世界目前最完整記載馬習會從消息曝光,一直到結束的各項精采過程全文,詳細記載在九天內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二:馬英九總統在馬習會談後,唯一接受平面媒體專訪是《遠見》。關於馬習會的前因後果、他對習近平的印象如何、是否卸任後訪問中國大陸?本刊皆有揭露。同時,由於《遠見》已跨入新媒體時代,半年多前成立「遠見新媒體實驗室」,並設攝影棚,這次馬總統專訪還特別到遠見攝影棚,影音訪問也將隨本刊同步於《遠見》官網播出。

三:專訪負責馬習會籌劃的陸委會主委夏立言,詳談籌備過程。

四:重點整理國外1000多篇報導的精華,包括《時代雜誌》《經濟學人》、CNN等。

五:重視過去歷史。從蔣經國總統開放老兵回大陸探親、到李登輝、陳水扁、再到馬英九時代,本刊追溯不同階段的發展。

六:重視未來。馬英九開放大三通,簽署ECFA,通過23項兩岸協議,但自從服貿無法在立法院通過後,兩岸近二年來各項談判幾乎停擺。到底未來兩岸關係該怎麼走?也是本專刊探討重點。

七:收納專家意見。本專刊收集各意見領袖,對馬習會與未來兩岸發展的看法。包括高希均、陳長文、蘇起、趙春山、張五岳、林濁水,林中斌等人的專文。

七大特色,讓本刊成為研究馬習會這一重大歷史事件,最值得收藏的一本。

【本文摘自遠見2015兩岸特刊: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
立即購買遠見2015兩岸特刊


作者相關文章



讓產品為服務加值


從顧客動向找創新


醜聞連坐效應


別讓任一方不講道理


建立「見解競爭力」


做出困難的決定


效果大打折扣!運動「前」別喝它


成為消費者的最愛


三大重點改革 加速工研院、資策會合作


企業需要外交政策


狂運動也瘦不下來?你可能做錯了這3件事!


亮哲的親子冒險 我的親子旅遊地圖 全世代東京壯遊


蔡英文滿意度44.4% 九成民眾叫不出首長名字


解開駱駝最後一根稻草


選對時機!運動的黃金時段竟是……


聯合國OICT 黃一展 27歲,我在聯合國工作


補身vs.禁忌 懷孕期間的中醫調理


痛風、‎關節炎的人必看!不想膝蓋痛,最好少吃「它」


克服產後哺餵難關:乳腺炎


10個關鍵詞搞懂巴黎 用一杯咖啡,活在當下

分享至FaceBook

0 comments ↓

There are no comments yet...Kick things off by filling out the form below.

You must log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