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智邦生活館: 生活話題

意外撞碎人生,照顧者撐起傷後家庭  

文/林燕雪  圖/中華民國外傷性腦損傷照顧者關懷協會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外傷性腦損傷照顧者關懷協會成立於108年10月27日,成立緣起於創會理事長(林燕雪)的丈夫於102年4月份發生一場嚴重車禍,重擊腦部。當丈夫甦醒後,外傷逐漸痊癒,理事長發現丈夫並沒有逐漸康復,因為丈夫失去了記憶、行走、說話、表達等等能力!理事長開始鑽研有關腦部功能的書籍,自己設計教材幫助丈夫重新拾回走路的能力、學習認字、拿筷子吃飯、自己上廁所,這些看似平常的能力,理事長整整花了兩年才逐漸喚醒丈夫的部份記憶,而丈夫大部份的記憶及生活自理能力卻已不在…。

理事長把照顧丈夫的心路歷程化作文字,於106年出版了《等你回來,雖然你從未離開》一書,希望藉由此書的出版,幫助更多初逢意外的家庭,另外,理事長也在臉書上成立「小朱師傅追記憶」粉絲專頁,記錄丈夫的復健生活及自己的心路歷程,希望藉由「人幫人」的力量,傳遞愛與關懷到每個受了傷的家庭。

理事長在丈夫腦創傷後,深深體會到社會上對於照顧腦外傷(車禍、工安意外高處墜落、跌倒)傷者的知識匱乏,更深知照顧者在照顧上面臨的煎熬與無助,故於108年發起成立「中華民國外傷性腦損傷照顧者關懷協會」,協會初創之時,理事長一人身兼處理會務及照顧丈夫兩邊忙碌,但理事長仍積極建立官網、臉書公開社團,另也設立專屬照顧者之「腦外傷照顧者社團」,此社團最主要功能為「陪伴」與「關懷」,當照顧者在照顧路上遇到挫敗、心情過不去時,可以有個抒發的平台。

協會主要服務對象為腦外傷照顧者,照顧者95%為女性,年齡介於20~75歲之間,照顧者身分以配偶居多,父母、子女為次。腦傷者年齡主要介於18~50歲之青中壯年為主,這些腦外傷者大多是具有社會生產力的一群,若無法給予照顧者持續的關懷及資源提供,照顧者很容易因為腦外傷後遺症的不確定性及漫長照顧生活,心生挫敗、無助,更甚者放棄復健,導致腦外傷者提早走向失能的悲慘命運。

大部份腦外傷者外表看來與常人無異,行走自如,但因認知障礙、情緒障礙、無定向感等等後遺症,導致無法生活自理,需他人時時看顧;另有部份腦外傷者因為失憶,導致沒有病識感,在生活上更需要全職照護。

每位腦外傷者後遺症皆不盡相同,認知的減損及情緒障礙上的表現,會因受傷前的個性、職業、背景知識等因素而有不同的表現,這些都在在讓腦外傷照顧者產生無所適從的照顧負擔。

在台灣,小型社福機構生存不易,協會捐款金額一直入不敷出,但無論經費再拮据,協會也會營運下去!因為這些年來,協會與台灣各地的照顧者們互相扶持,彼此鼓勵的那份情誼,就是協會存在的價值!

▊協會舉辦的照顧者關懷活動,圖中間為林燕雪理事長。


作者相關文章



建構法人投資思維 突破散戶盲點 不再追漲殺跌!


用愛改變流浪貓的生命—新屋貓舍義工團


AI永動機


台灣在EUV製程的特用化學擺脫美國技術有多難


如何避開新青安急凍危機?地政將軍關漢君:房市不會崩盤 但將迎來「15%修正期」!


星際之門 芝麻開門 OpenAI CEO台韓固樁 亞洲科技股大爆發


生活質感Level Up!小宅走道與臥榻規劃技巧


記憶體發飆


王惠鈞攜手博太生醫 開啟阿茲海默症植物新藥研發


轉角遇見就諦 看見人生美好風景


樑壓床、鏡子對床真的會招來壞運勢嗎?


2025國慶焰火在南投登場 縣府推接駁專車疏運人潮


用手語翻譯 打開溝通的門


800V升級潮 飆股大追蹤 電源技術大突破 2.3兆市值上位新局


3D IC搶2.4兆大餅


領略色彩繽紛 讓想像力高飛 70歲雄獅文具越活越年輕!


破框.建構—桃園結構技術論壇揭示建築安全新世代


Q4必追 8檔焦點股 一路旺到年底


坪數小沒關係!3招打造18坪日系宅


山海鎌倉 • 旅中隨帖

分享至FaceBook

0 comments ↓

There are no comments yet...Kick things off by filling out the form below.

You must log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