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智邦生活館: 生活話題

小而美農業城 如何發展省水農業?  

文/林怡妏

近年台灣旱象頻傳,不僅民生用水面臨減壓、停供,農業大縣也接連實施停灌,不僅作物缺水,伴隨而來的病蟲害,讓農業損失難以估計。隨著氣候異常現象加劇,水資源短缺問題必定愈來愈嚴峻!

桃園做為北台灣的農業重鎮,雨水豐沛,除有石門大圳、桃園大圳之庇蔭,更有上千個因應灌溉而興築的埤塘,灌溉用水看似不虞匱乏。然而,近年桃園人口快速成長,及民生用水逐年攀升,加上日趨嚴重的極端天氣,使水情頻繁吃緊,在可預見的未來民生與工業用水恐排擠農業用水。

桃園,這個小而美的農業城該如何面對挑戰,讓農民不需要再看天吃飯?農田水利署石門管理處20年前就開始布局。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田水利署石門管理處於民國90年就完成國內第一個總長約27公里的自動化即時測報監控系統,沿線設置19個監測點來監視石門大圳

現場影像,同時遠端遙控石門大圳幹線的水閘門,提高配水效率,達到所謂適時、適量的用水精緻調配精神。

石門管理處處長林昆賢曾於就職典禮中提及,儘管過去曾多次遭遇水情不理想狀況,但仍會透過先進科技及工程技術,加速農田水利設施更新改善,進一步提高供水效率,讓農作物擁有良好水質,確保農作物安全也保障民眾食安。

這幾年政府積極開源、節流,除了推動「大糧倉」計畫,鼓勵農民多種植抗旱雜糧,更透過數位管理系統進行精準配水,同時提升農田的保水功能。

農委會自去年開始執行「農業水資源精準管理科技決策支援體系之建構」,蒐集作物需水量、土壤性質與所處地形,彙整成大數據資料庫,將重要作物的栽培用水基盤資訊建立起來,搭配作物生長地區的土壤特性,分析用水強度及適用水源,得出各農業區土壤供水的基本資料,未來搭配即時氣象資訊即可精準配水。

除了灌溉用水的數位化管理,回到田間施作,政府也積極輔導農民提升農田保水功能,落實所謂「藏水於農」。舉例來說,透過草生栽培法保留適當之地被雜草,減少地面水分蒸發,不僅可以保水、保土還能增進地力;或是採用不整地栽培,保有土壤有機質,以維持土壤的儲水功能。

台灣每年需水量約為170億噸,其中水庫的供給量只佔23%,另外44%取自河川,33%來自地下水,若能有效提升農田保水功能落實「藏水於農」,那麼豐沛的地下水源不僅可以回歸農業用水,亦可挹注民生與工業用水。

數位時代,透過智慧科技發展省水農業,在日益加劇的動盪天候中,找回農業的韌性和永續之道。


作者相關文章



什麼是法拍屋?金拍屋?銀拍屋?鑽石屋?


江淑筠個展《集合元素》:在瞬間火花中凝視永恆


以一破千 山川戰法教你看穿主力控盤手法


就諦與印度男神 一起關心緬甸地震


鬧4年案荒 中科盼到小宅案降臨


2兆美元的債務缺口要靠盟友 川普急 日歐中俄不急


用Pantone新色「奶油黃」 為居家注入活力!5個柔和舒適的輕亮美宅


D-DAY 90天偏多操作 90天關稅豁免 台股到處黃金股


賺夠你的可支配所得


失智症─高齡社會悲歌 慢下來 等等他們


強護盤 緩繳稅 穩民心


展望亞洲 大豐國小展南亞豐華


「利他」思維創造共贏 旭榮集團邁向第二個五十年


組成繪畫:在幻象與物性之間重構空間的繪畫實踐


記得,你看到的都是「樣品」!建商最愛用的預售屋迷魂大法


乘著愛與勇氣飛翔:「讓我成為你的翅膀」徵件比賽作品捷運亮相


陳明賢帶動新創 廣納有想法有作法的年輕人


台灣真心站在親美 美國給台灣親冷屁股


關稅股災 國安危機


關稅豁免走廊 產品含美國成分逾20% 國安基金銜命進場護盤 防禦操作轉攻為守

分享至FaceBook

0 comments ↓

There are no comments yet...Kick things off by filling out the form below.

You must log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