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9, 2012
婁燁的愛情存在主義
【作者:DiDi】
「當這樣的無可奈何,春風沉醉的夜晚,
我每要在各處亂走,走到天將明的時候。」~郁達夫 1923年
靈感來自郁達夫的小說《春風沉醉的夜晚》,是大陸導演婁燁繼《頤和園》後再創個人高峰、挑戰傳統道德的犀利之作。片中幾段引述郁達夫小說中的文字,隱喻男主角同性戀不被社會認同、只能躲在暗處浮動的處境。
電影一開始以二朵漂流在水上的蓮花緩緩展開,象徵男主角在禁忌的愛情中載沉載浮。配合幽怨的音樂、晦暗的光影、手提攝影機的游移,全片呈現沉鬱凝重的氛圍,將這部描寫男男、男女,複雜曖昧的三角關係,詮釋得非常詩意迷人。跟《頤和園》一樣,婁燁的電影語言很文學,影片看完,竟有股悲愴壓在胸口,想哭卻哭不出的無可奈何。
婁燁是一位很值得期待的大陸中生代導演,他的勇氣與跳框,大膽撥弄敏感的政治神經及觸碰性別議題,使他的創作自由無界。《頤和園》談的是六四天安門年代,年輕學子的性解放與存在主義;《春風沉醉的夜晚》則是同性之愛的苦悶掙扎、真愛與肉慾的交鋒(個人認為在愛情的世界裡,無所謂同性與異性的問題)。在他的執導下,前後二部戲的男女主角:郝蕾與秦昊,從骨子裡活出了角色的靈魂,毫無忌掛大膽演出、為愛痴狂,我想這就是有思想的好導演所散發的個人魅力,精神之外,更多的是同為電影人的相知相惜。
*寫得很好的影評請看這邊:
http://www.wretch.cc/blog/YZhang/12399592
文章來源: DiDi文字詩流域 (已授權)
作者介紹: DiDi
作者相關文章

0 comments ↓
There are no comments yet...Kick things off by filling out the form below.
You must log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