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智邦生活館: 生活話題

老房子的美食-野草居食屋[台北]  

作者: 盒 子


[試吃的菜色琳瑯滿目,我還是有沒拍到的] [颱風來臨的前夕,難得遇見天空的一抹藍]  
[同安街有許多老房子,不過野草居食屋是特別顯眼的] 

看到水瓶子在臉書發起的老房子試吃邀約,眼睛突然亮了起來,喜歡老房子的我,無法多想,馬上按下報名,硬是把外子拉了一起。照著約定的時間,我們提早到達,剛好新淇也在,向我們說起了老屋子的故事。
  
[用原有老宅的玻璃切割後作成的窗櫺] [雖然6/27才正式營業,現在已經試賣,經過的人不免好奇進來詢問] 

老房子位於同安街,與附近的汀州路、牯嶺街在日治時期是萬新鐵路必經之地。1921年為了大量煤礦運輸,鋪設萬華至新店的鐵道,當時稱縱貫線新店支線,1903年又串連景美經木柵到深坑的輕便道,改稱萬新鐵路,沿線的的車站與現在的捷運新店線路徑相似,1965年停止營運,部份路基改成公路。 [老屋保留的牆面] [在老屋子的粱柱上可以發現萬板鐵路的站名]

老房子是日治時期留下的木造宿舍,前任屋主為台大農化系的陳玉麟教授。陳教授於日本求學,獲得熊本大學藥學士與九州大學農學博士,之後赴美進行農藥研究,並在1971-1977年間擔任台大農化系系主任與研究所所長。1978年創立「中華民國雜草學會」,在農藥化學研究與雜草生態上的貢獻長達五十年之久。由於前屋主的學術背景,於是承接的經營團隊決定將老屋取名為「野草」居食屋。
 [選個喜歡的角落坐下來]

新淇帶著我們欣賞老屋的內部建築,有70-80年歷史的它,角落一偶保留著牆壁原貌,屋子的地板重新加強,讓它可以承受較多的重量,座敷旁的格子窗是重新製作的,玻璃是利用老屋原有,切割之後組合成新的窗櫺。新淇告訴我一個小秘密,在入口柱上掛著的「風見雞」,是教授當年居住就存在的,他們讓它擺在原處,猜想是教授當年從日本帶回的吉祥物,除了裝飾也有趨吉避凶之意。  
[老房子內的貼畫有許多,我只象徵性拍了一張,每張皆精心挑選] [入口處柱上的風見雞,是陳教授留下的,千萬不要順手帶走] [剛到時並無客人,師傅們忙著開店前準備]
 [準備上菜] [一夜干] 

老屋子的歷史與居酒屋搭在一起又是另一種風味,這晚為了「試吃」,師傅們忙得不可開交,他們必須把菜單的佳餚一道道如同魔術般的變出來,經過專業攝影師的拍攝,才能端到我們的餐桌前讓大夥享用。 [邊用餐,邊聽水瓶子分享老房子的小故事] [邊聽,邊看菜單,準備寫下想吃的菜餚] [主廚大熊介紹菜色] 

雖然這群愛吃的饕客不是什麼專業攝影,帶著相機也要來軋上一角。菜一上桌馬上先讓相機享用,有時食物擺放在不同餐桌,得忙轉檯拍攝,拍完之後回到座位,才驚覺剛剛送來的佳餚已消失一空。於是這晚忙拍照、忙快吃,忙得一陣慌亂。雖然能點餐好好享用,卻覺得一陣慌亂的搶食挺有趣,每個人忙得滿身大汗,這大概是有史以來,最忙碌試吃的一天(笑)。 [鮮甜的鮑魚] [鹽烤松板豬] [炸鮮蚵] [綜合生魚片] 

新鮮的食材,透過師傅們的巧手,三兩下變成色、香、味俱全的佳餚。數十道菜色一一輪番上陣,每種試吃一口,體會師傅的手藝與用心。我喜愛XO醬炒飯的絕妙滋味,它讓米飯在味蕾上跳舞,是不可不點的一道米飯料理。端上桌的清蒸鮑魚,不到兩秒馬上被掃光,肉質細緻香甜,手腳稍慢的木馬,為此還嫌我不夠道義,竟沒留下一塊給他。居食屋內最多的料理該屬魚肉了,不管是清蒸或是鹽燒,道道都新鮮美味。這天是我吃最多魚肉的一晚,口裡滿是豐富的海洋滋味。 [炸物] [鮭魚飯糰] [烤魚] [想吃卻沒吃到的味增醃吳郭魚] 

三五好友聚在一起,幾盤鮮甜、幾杯小酒,老屋子裡無話不談,大口吃、大口喝,度過愉快的一晚。繼馬教授的「青田七六」之後,我又認識了一間有故事的老宅,分享給喜歡老宅的你們,有空來坐坐。

 野草居食屋【6/27正式營業,現在已經開始試賣】

台北市中正區同安街28巷1號

電話02-2366-0618 

營業時間 17:00-24:00

 http://zh-tw.facebook.com/Fireweeds?filter=1

 

 

 

 


文章來源: 盒子家的生活點滴 (已授權)
作者介紹: 盒 子

 

 


作者相關文章



[桃園]只賣有緣人-福錦園藝


[花蓮]砂婆礑溪戲水


[生活]網路購買多肉植物第四回


陶藝課-16


[生活]陶藝課-15


[苗栗]2013苗栗風箏文化節


網購多肉植物-中興花卉農場


跳蚤市場挖寶-雙喜碗


到山城美館看補釘-鋦月人生2013鋦瓷藝術展


[生活]跳蚤市場挖寶-雙喜碗


雅聞香草植物工廠


幸福企業只在轉念間


[花蓮]芭崎瞭望台


[宜蘭]清晨小市集-羅東運動公園


[台北]大稻埕的『旅行,時光』


[生活]陶藝課-11.12.13


芭崎瞭望台


[花蓮]隱身巷弄的日式建築-時光1939


那天我們去砂卡礑步道


[新竹]到關西寫生

分享至FaceBook

0 comments ↓

There are no comments yet...Kick things off by filling out the form below.

You must log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