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智邦生活館: 生活話題

隨時捏捏手,保養五臟六腑  

「腰痠背痛得完全坐不住。」、「老是疲憊不堪,動不動就覺得累。」、「腦袋糊得像團爛泥,擠不出任何新點子。」……相信這是不少上班族共同的心聲,「壓力太大、體力變差、老了吧!」我們默默在心裡歸納出這些答案。

那其實是內臟衰弱的警訊,前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長、名中醫陳旺全一語道破。

中醫的五臟六腑指的是心、肝、脾、肺、腎;膽囊、胃、小腸、大腸、膀胱、管轄心血管循環的心包,加上主掌內分泌系統的三焦,合稱十二臟腑,而連結臟腑的情報系統就是負責輸送「氣」(能量)、「血」(滋養物質)的十二條經絡。

陳旺全解釋,一旦經絡堵塞、氣血受阻,內臟就會失衡,身體自然不適,長期累積就成了疾病。這也是為什麼有人平常看起來還好,卻突然內臟衰竭而死,可見保持經絡暢通是維持機腑機能的重要關鍵。

十指連心。人體十二經脈的起點或終點都在身體末梢,其中六條走到雙手,停在十根指頭,打開手心有三條陰經走到大姆指、中指、小姆指;翻到手背則有三條陽經走到食指、無名指、小姆指,而另外六條通達腳趾的經脈也可以透過相似的經氣,在手上得到表裡的對應。精通穴位、人稱陳兩針的林口長庚醫院中醫部針傷科主治醫師陳玉昇娓娓道來。

的確,雙手匯通全身經脈,翻開記事本後面密密麻麻的手部穴位圖便可略知一二,既然雙手與五臟六腑密切連結,我們其實可以不用等到頭痛、胃痛、肚子痛…等身體不舒服的時候再頭昏眼花的比對著穴位圖,而是從平常就開始捏捏手保健康。

開井穴,調節五臟六腑

如果雙手是能一窺健康的門戶,那位於手足之端、也就是經脈終始點的井穴,就是身體與外界溝通的窗口,陳玉昇形容。

《黃帝內經.靈樞》將井穴喻為水之源頭,是精氣所出的部位,對於調節臟腑、氣血、經脈之氣有相當重要的作用。

裡頭也提到,「病在臟者取之井」。顯見,透過井穴,可以治療相應臟腑的疾病。

循著連接手指的六條經絡及其相應經氣,大拇指的少商穴對應肺、脾;食指的商陽穴對應大腸、胃;中指的中衝穴對應心包、肝;無名指的關衝穴對應三焦、膽;小指的少澤穴對應心、腎;少衝穴對應小腸、膀胱。

井穴有清熱、醒腦、安神的作用,平時醫師會藉由放血、針灸達到治療效果,陳玉昇則建議,一般民眾平時可以透過井穴按摩來保養身體,精神不濟時,開過十指井穴也能活絡臟腑、重拾元氣。

開井穴依序是,按壓手指第一個指節以上的指甲兩側,然後再捏緊指甲上下方的指頭,一指大概20秒,十指開過只需要三分多鐘,就能有效刺激。

此外,指節上也有直接對應五臟六腑的穴位,陳旺全建議,平常空閒時按一按、或用桌上的熱水杯熱敷,也能讓身心更為舒暢。

不過陳旺全提醒,局部有出血、皮膚病的人要避開傷口,糖尿病患者感覺神經反應遲緩,小心別太用力壓破皮膚,而孕婦也不建議亂按,以免按錯穴位造成子宮收縮、導致流產。陳玉昇也特別叮嚀,一旦身體很不舒服,還是要透過專業醫師望聞問切找出病因,捏手指並不能達到治病的效果。

 

作者:曾沛瑜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康健雜誌網站》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檢測〕伸出手!觀察今天你的指甲顏色吧
〔圖解〕治療腸胃病的首選穴:足三里穴
〔實踐〕打造「不累」體質!15個馬上可以做的元氣行動
〔新知〕身體很累,腦袋卻不累!你自律神經失調嗎?
〔影音〕3分鐘預防五十肩,養生氣功3招

 

 


作者相關文章



追求!三一東林轉型成功的奧秘


什麼是法拍屋?金拍屋?銀拍屋?鑽石屋?


江淑筠個展《集合元素》:在瞬間火花中凝視永恆


以一破千 山川戰法教你看穿主力控盤手法


就諦與印度男神 一起關心緬甸地震


鬧4年案荒 中科盼到小宅案降臨


2兆美元的債務缺口要靠盟友 川普急 日歐中俄不急


用Pantone新色「奶油黃」 為居家注入活力!5個柔和舒適的輕亮美宅


D-DAY 90天偏多操作 90天關稅豁免 台股到處黃金股


賺夠你的可支配所得


失智症─高齡社會悲歌 慢下來 等等他們


強護盤 緩繳稅 穩民心


展望亞洲 大豐國小展南亞豐華


「利他」思維創造共贏 旭榮集團邁向第二個五十年


組成繪畫:在幻象與物性之間重構空間的繪畫實踐


記得,你看到的都是「樣品」!建商最愛用的預售屋迷魂大法


乘著愛與勇氣飛翔:「讓我成為你的翅膀」徵件比賽作品捷運亮相


陳明賢帶動新創 廣納有想法有作法的年輕人


台灣真心站在親美 美國給台灣親冷屁股


關稅股災 國安危機

分享至FaceBook

0 comments ↓

There are no comments yet...Kick things off by filling out the form below.

You must log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