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保養
-
文.洪寶山想像一個場景:一位阿公血壓突然升高,家醫科醫師問他原因,阿公一時想不起來,於是醫師很巧妙的透過阿公手環上的資料,得知前一天晚上阿公一個小時起來小便兩次,整個晚上起來十幾次,判斷阿公根本睡不好,造成血壓升高。未來個人的生理
-
文.洪寶山眼睛又稱「靈魂之窗」,凸顯出雙眼對於人類的重要性。根據調查,台灣與全世界國家相比,高度近視的總人口數可說名列前茅,在亞太地區堪稱為「近視王國」。政府及相關單位也致力於改善國人對眼疾的預防及衛教宣導,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最新
-
文.洪寶山黃耆十二克,枸杞、紅棗各九克,再加入兩碗水,放入電鍋熬煮,簡單實惠的中藥材,可以熬出一碗養生「安迪湯」。過去二十八年來,國際免疫學權威—孫安迪醫師與其團隊,在國際知名醫學期刊《JournalofOralpat
-
文.洪寶山近年來養生風潮與減重健身時尚日新月異,少油少鹽少糖已不是現代人追求健康的唯一方法,反而許多營養師與醫師建議年長者不要吃得太清淡才有利健康。雙北營養師公會長照營養師林俐岑建議要有正確的觀念作基礎,才能享受美食之餘又能瘦得健
-
文.洪寶山你我腸胃健康需從日常作息開始,正確的生活習慣能降低疾病發生的機率。根據國內研究調查,國人有二五%是胃食道逆流患者,長期置之不理可能引起癌變症狀。彰化員生醫院腸胃科吳文傑醫生表示,台灣前十大癌症當中,因肝膽腸胃等癌症死因超
對產後媽咪來說,除了要適應生活習慣的偌大轉換,還必須面對生心理改變所帶來的壓力,其中最能引起許多媽咪共鳴的話題,想必就是「產後落髮
2015-08-28
康健雜誌康健編輯部過去醫界原以為少吃高膽固醇的食物(例如蛋),可以降低血中膽固醇。但是有些人無論飲食多麼注意,血脂仍然偏高。原因出
2015-08-28
康健雜誌劉妤葶誰說塗鴉、著色是孩童的專利?許多成年人發現自由上色不僅有趣,更可紓解現代生活的繁重壓力,有助提升睡眠品質。美國克里夫
2015-08-26
撰文.洪寶山電影《我想念我自己》(StillAlice)劇情描述一位才智過人,事業、家庭有成的大學教授,正值人生巔峰時,卻被診斷出
2015-08-25
康健雜誌康健編輯部蘋果的營養素富含纖維、維生素C以及膠質,不僅有助於腸胃道健康,還能降血脂,保護心臟。它還能幫你…想遠離肥胖?吃蘋
2015-08-21
康健雜誌呂嘉薰核桃是潤肺、健胃之物,也護心臟、固智力,最新研究指出,吃核桃還能對抗大腸癌,是唾手可得的超好零食。美國哈佛醫學院貝斯
2015-08-19
康健雜誌康健編輯部其實很多食物不是你想的那樣。國外研究發現,有些壞食物沒那麼糟,反而很多好食物深藏陷阱…&helli
2015-08-14
康健雜誌康健編輯部夏天吃西瓜,消暑解渴,淋漓暢快。現在可又多一個好理由:它可能有助於減重!西瓜富含精胺酸(胺基酸的一種),而一篇發
2015-08-12
康健雜誌康健編輯部隱翅蟲是一種黑色的小甲蟲,因翅膀不明顯而得名,大小接近螞蟻,腹部有黑色、黃色環紋,夏季活躍,喜棲息在水田、草叢、
2015-08-07
懷孕期間,除了外觀體型改變之外,生理機能也會有所變化,導致肌膚出現搔癢或病變;搔癢的部位可能出現在全身各處,經常讓孕媽咪困擾不已,
2015-08-07
文/曾慧講到印度菜,人們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咖哩」,但咖哩並不是一種辛香料,也不是一種醬汁,而是「把許多種辛香料混合在一起煮」,可
2015-07-29
文.陳俊辰攝影.馬景平涼麵(冷麵)可以想像無限,從最一般見到的白麵條澆上芝麻醬,到熬煮高湯、細膩添加各色菜肉,涼麵的光譜千變萬化。
2015-07-24
文/曾慧雯想預防鐵腿,運動後千萬不能馬上休息,而是要先做「緩和運動」。很多人只知道運動前要熱身,卻不曉得運動後也應該做收操。「人體
2015-07-22
正念與認知療法東西方治療與實務的融合發展,催生了正念認知療法(Mindfulness-basedCognitiveTherapy,
2015-07-17
隨著韓國MERS-CoV(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疫情不斷升溫,位處鄰近國家的台灣也開始關心相關消息,深怕MERS-CoV會
2015-07-17
文/康健編輯部【中暑送急診時不可做的3件事】●不要泡冰水降溫。當體溫飆高時,刮痧對降溫也沒有幫助。●不要用酒精擦拭患者身體。●不要
2015-07-15
文.洪寶山台灣開始步入老齡社會,老年人身體各項機能逐漸產生退化性疾病,其中在骨骼保健部分,根據統計,台灣六十五歲以上人口,20%有
2015-07-03
文/李佳欣最新建議,腸胃炎的時候,大部份的東西都可以吃。吐司、稀飯雖然不易刺激腸胃,但大部份是醣類,缺乏如蛋白質、脂質、維生素等其
2015-07-01
文/郭盈秀採訪諮詢/新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潘恆新無論是哪對父母,都希望能平安且穩定地度過280天的孕期,迎接小生命。然而,有時候可
2015-07-01
文/張靜慧、謝曉雲不同的便便形狀反應健康。■太細、散狀便便太細代表腸道收縮能力不佳,才沒辦法製造出條狀飽滿,甚至出現腸裂紋的便便,
2015-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