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智邦生活館: 生活話題

中年一定會發福?專家示警「男性要警覺」 過年這樣吃才安全  

文 /理財周刊新聞中心

隨著年齡增長,基礎代謝率逐漸下降,身體消耗的能量減少,中年發福也是一種常見的現象,尤其男性更容易忽略,造成日後健康問題的隱患,體重愈重者,慢性疾病發生率愈高,死亡率也愈高,常併發的疾病如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中風等。

京都堂中醫林朝暉院長表示,男性的生理變化往往不如女性般顯著,而男性進入更年期是一個漫長且不易察覺的過程,無明顯界線,如女性停經般明確。然而男性更年期並非不存在,其核心成因是男性荷爾蒙(睪固酮)水平的逐漸下降,這一變化通常始於30歲後,受個人體質及荷爾蒙水平影響。

一些男性或幾乎無症狀,而另一些則可能因多種身體和心理問題而感到困擾。當中較易被忽視的症狀包括身體脂肪增加及隨之而來的「中年發福」,中年男士變胖不一定是自然老化的結果,這可能已經是一個健康警號。

過去許多人將男性更年期引發的脂肪堆積視為年齡增長的必然現象,甚至對「大肚腩」見怪不怪,但這種認知可能延誤潛在的健康問題,而年紀大的男性不一定要有肚腩,如果體重在數年內慢慢增加,就應該留意。

事實上,衛福部也曾經在科普文章中提到,中年後隨著老化、代謝變化及荷爾蒙水平的調整,肥胖、代謝症候群與慢性疾病的風險顯著增加。此外,外在環境與心理壓力也是需要關注的重點,如何避免皮下及內臟脂肪過度累積,成為中年人重要課題。

衛福部表示,比起健康體重者,肥胖者發生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及血脂異常的風險超過3倍,發生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膝關節炎及痛風也有2倍風險。研究證實,當肥胖者減少5%以上體重,如成人90公斤,減少5公斤,就可以為健康帶來許多益處,高血壓、糖尿病等與肥胖相關疾病將可改善。

其中中年發福對男性健康的威脅通常高於女性,這與脂肪分布的差異有關。男性多半在腹部堆積脂肪,而這些脂肪通常為內臟脂肪,會層層包裹肝臟、腸道和胰腺等重要器官,進一步增加罹患高血壓與第2型糖尿病等疾病的風險。相較之下,中年女性的脂肪大多集中在下半身,例如臀部和大腿,形成明顯的大屁股,對內臟的直接影響相對較小

林朝暉院長表示,在中醫觀點內,男性更年期屬於「腎虛」的範疇,會出現氣陰兩虛的狀況,容易全身乏力、失眠、骨質疏鬆,這類的朋友們通常不適合高強度的運動,通常會建議透過瑜珈、太極等溫和類型的運動開始,幫助減緩氣虛產生的疲倦、肥胖。同時無論男女,更年期後因代謝速度變慢,即便飲食沒有改變,也會比年輕時容易發胖,減重也相對困難,尤其更年期常見的發胖部位如男性的的腹部及女性的臀部、大腿…等,可以透過中醫埋線的方式,針對部位的各經絡穴位,持續刺激穴道,提高基礎代謝率,加強燃燒脂肪及消水腫,達到雕塑的作用。

京都堂中醫楊雅晴營養師也表示,在飲食管理上,首要策略是控制熱量攝取,避免含有「三高」(高油、高鹽、高糖)的外食,建議多攝取蔬果類補充纖維、澱粉以未精緻全榖根莖類等原型食物為主;不吃宵夜甜點;多喝白開水,避免含糖飲料;每餐大約吃8分飽;減少加工食物的攝取,也減少食用高鹽及醃漬食物,確保足夠的熱量、蛋白質及均衡的營養攝取,同時應注重高營養密度的食物,並考量個人飲食偏好以提高飲食滿意度。可以再配合規律運動以提升代謝,維持健康體態,如適度的肌力訓練來維持肌肉量,在運動時也要注意關節保護,避免受到傷害。


作者相關文章



轉角遇見就諦 看見人生美好風景


樑壓床、鏡子對床真的會招來壞運勢嗎?


2025國慶焰火在南投登場 縣府推接駁專車疏運人潮


用手語翻譯 打開溝通的門


800V升級潮 飆股大追蹤 電源技術大突破 2.3兆市值上位新局


3D IC搶2.4兆大餅


領略色彩繽紛 讓想像力高飛 70歲雄獅文具越活越年輕!


破框.建構—桃園結構技術論壇揭示建築安全新世代


Q4必追 8檔焦點股 一路旺到年底


坪數小沒關係!3招打造18坪日系宅


山海鎌倉 • 旅中隨帖


川習TikTok


用[微]預算 直[上]竹北門牌負擔得起的好品味 首選【微上】


博太生醫董座徐宜生 從零售王到建構植物新藥大平台的轉折人生


預算有限還是想用文化石、石材、清水模嗎?14種替代建材神救援!


台灣僑外生觀看造山者:感動!


寶雅熱銷MIT之光 PSK深海美肌專家以綠色美妝走向國際


台電炸出大問題 區域電價更合理


甲骨文帶旺台股 跟著首富賺


從稀世補品到國民日常:皇燕如何用一瓶燕窩改寫華人健康市場

分享至FaceBook

0 comments ↓

There are no comments yet...Kick things off by filling out the form below.

You must log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