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智邦生活館: 生活話題

資深操盤手教你打造股市獲利DNA  

文.蔡武穆

周鼎松過去在金融機構擔任操盤手,只專注在基本面和趨勢面研究,2008年金融海嘯時慘賠,後來專心研究技術分析,融三者於一身,不但累積財富,並成功躲過2020年三月疫情的股災,目前已是自由的操盤人。

他認為,研究基本面或趨勢面都是對的,只是背後要有完整的研究團隊,才能精準判斷,而且當中有很多的「眉角」,一般散戶很難做到。

舉例來說,某次,他陪同研究部主管拜訪一家公司,發言人說明公司業績如何的棒,主管當下沒說什麼,只要求發言人是否能提供電費帳單,當時大家都覺得一頭霧水,業績和電費有何關係?回頭主管解釋,業績表現好,電費一定大幅增加,結果比對下來電費跟過去差不多,就知道發言人在吹捧自家公司業績。

總經看大方向 技術面為依歸

研究一家公司的基本面相當瑣碎繁雜,而且要有清楚的頭腦判斷,如深入每一家公司,去問訂單有沒有減少?上下游的狀況如何?市場消費如何?信心如何?為何獲利盆滿缽滿,但股價卻一直跌?

趨勢面也一樣,假設看好電動車產業,必須收集國外研究報告,研判未來趨勢,對或錯是三年、五年之後的事,但如果錯了,又有幾個三年、五年?更何況散戶和法人資訊永遠不對稱,一不小心,就會落入幫主力或法人抬轎。

以他目前的操作,是結合基本面、趨勢面、技術面一起做判斷,總經看大方向,技術面、基本面、籌碼面作為買賣參考依據。

總經面來說,去年六、七月美國通膨迅速攀升,導致今年升息,引發經濟衰退,股市通常反映前半年的經濟,今年一月,美股從最高點滑落,他就提醒自己,這個環境之下,要開始賣股票,甚至空手不做。

再來,他以技術面為依歸,基本面好、技術面不好的情況下,他會稍微等一下,等到技術面好轉再進場,等於雙重保障,可以提高勝率。

「技術分析」抓起漲點 規避風險

技術分析是一門統計學,是一個概率,以歷史經驗,「在某種情況下,線圖表現如何,接下來會走出什麼圖形」,出現某種型態勝率達六、七成,就值得一試,就像玩橋牌一樣,前面大牌沒出,後面出大牌的機率就很高。

周鼎松認為,技術分析不見得能帶來大財富,但是可以規避掉很多的風險,就算沒賺,也不會賠到,另一好處是容易抓到起漲點的位置,上漲過程中拉回不會碰到成本,才容易抱得住。

多年來,他整理出一套股市獲利DNA,把交易過程分為三部分,技術分析、資金配置、心態,三者是一個整體,技術分析雖然很重要,仍不及資金配置。

在對的方向放大「資金」

資金配置,就是加減碼,「要在對的方向放大資金」,在上漲的股票,只買一張,充其量只賺一個便當錢,錯的方向買十張,錢再多都不夠賠。

資金分配是財富放大的關鍵,資金一放大,心理承壓就會不一樣,買十萬跟買一百萬的感覺是不一樣的,就像基金經理人操作五億,跟操作五十億是完全不同的道理相似。

「寧願在大池子裡賺5%,而不是小池子賺50%」,他有一個朋友在法人機構操盤,手握好幾億資金,假設某檔股票進場一千萬,上漲30%,現賺三百萬,即是資金分配的最佳案例。

磨練「心態」 以平靜應萬變

至於心態的磨練,他個人提出三點:一、「平常多靜坐」,現在訊息繁雜,容易心浮氣躁,靜坐可讓心緒安靜下來,有助思考決策。

二、「視錢財如糞土」,對於輸贏淡然處之。投資不可能天天贏、把把賺,整天愁眉苦臉,就不要玩股票。過去有一個朋友操作期貨,每秒十幾萬上下,晚上都睡不著覺,經常被大跌的盤勢驚醒,這種日子沒有多少人撐得下去。

三、「不要在有壓力的情況下操作股票」。基金經理人是拿投資人的錢進場買股票,賠錢了頂多明年再來,但散戶是拿辛苦賺來的錢操作,心境不同,結果也會不同。

有一個朋友目標是在股市賺生活費,搞得生活很緊張。要從股市賺生活費,就有時間的壓力、必勝的壓力,有壓力的情況下就容易做錯、常常停損,結果虧損越來越大。

以現在的他,是在既有的基礎下,加強心性的磨練,「因為我們都是凡夫,會貪會怕,該犯的錯還是會犯,只是機率少一點,金融市場變化很大,心性堅強才能以平靜應萬變」。

反向思考 避免被割韭菜

曾在法人機構當操盤手,周鼎松指出散戶最大的弊病─「追漲不買跌」,散戶都有羊群效應,喜歡窩在一起取暖。2003年SARS期間,大盤指數在四千點附近打底,研究團隊建議客戶進場,十個有九個不願意,上來之後追漲,正好被割韭菜,這就是散戶的宿命。

去年股市大漲,單日成交量頻創紀錄,散戶出動買股票,其實可以反過來思考「如果未來看好,大股東、法人為何賣你股票?股價下來盤整,有許多大戶悄悄布局,又為何大戶買、散戶不敢買」?

散戶永遠出現在人多的地方,去年航海王長榮、陽明大飆漲,七月份來到最高點滑落,上海貨櫃報價指數跌了十個星期,長榮、陽明獲利持續創新高,股價卻下跌,「如果未來這麼好,為何股東、外資一直賣」?

「股價反映未來景氣」,法人機構永遠比散戶提早知道行情,先行拋售股票,線型、籌碼開始變化,接下來基本面變化,就會看到媒體披露營收下修、經濟環境變差,過程環環相扣。

只是有人早知道景氣變化,反映在股價上,而你(散戶)感覺不出來,一直加碼,下跌時,懷抱希望股價會漲上去,捨不得賣,結果爆量下跌,套在最高點,就是資金配置出了問題。

周鼎松以過來人勉勵大家,盡量去找「原材料」(第一手資訊),不要依賴別人消化過的訊息。看不懂原材料,就慢慢學,試著自己去驗證。比方說,上半年美國CPI飆升,美聯準會做什麼動作、股市產生什麼影響,日後CPI下降,美國做什麼動作、產生什麼影響,幾個月內就會明白大致的趨勢。

溫故知新 找出最適投資策略

其次,要溫故知新,技術分析是統計學,2008年股市崩跌時,出現什麼型態、止跌訊號在哪?今年會不會再遇到、會不會止跌?M頭型態在什麼時候出現?過去兩年在什麼情況下出現類似的型態? 第三,要擬定投資策略,交易時要做紀錄,「在什麼價位、什麼原因進場,停損價、停利價,出場的結果如何?是賺錢還是賠錢?都要寫得清清楚楚」,檢討久了,即可知道常犯的錯誤有哪些,減少交易失誤,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投資策略。


作者相關文章



精緻化創造差異 大春煉皂百年高顏值製「皂」工藝 揉合傳統與現代的新美學


蘋果挑戰4兆美元市值 2025年期待消費性電子回春


心靈占卜×開運是吉 藝聚開張添好運


新北坪林推低碳茶葉產區 打造翡翠水庫永續典範


高雄指標建案保泰一品 百貨商圈交通一次擁有


德明校長盧秋玲 大舉推動AI校務有成 理財三部曲短中長均有見解


為你的家帶來無限魅力!獨一無二的電視造型牆


經營逆境貴人適時出現 邱士瑀的使命感 藝術與公益的理財規劃


金蛇引路 2025投資大趨勢 短線鎖定CPO、高殖利率與金融股


《2025投資大趨勢》蛇形刁手 從均線找AI股、金融股、多功能機器人股


當沖降稅應該常態化 和氣生財vs.加稅買武器


犬心療癒的溫暖陪伴 讓礙無礙


2025年危機與機會並存 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解析房市的五大趨勢


【賣厝阿明】裝潢貸款怎麼貸才划算? 達人分享4大方式


連續5年入選 中租控股居道瓊永續世界指數第2名


台灣機器人聚落 輝達與特斯拉卡位


手工藝與經濟自主:雷伊漢勒中心與喵喵汪汪社會企業助難民重生


僑先部國際文化日 多元台灣新風貌


想在泰國買房?5大規定你一定要知道!


新光產險以行動承擔社會責任 致力公益用溫暖永續經營

分享至FaceBook

0 comments ↓

There are no comments yet...Kick things off by filling out the form below.

You must log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