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智邦生活館: 生活話題

運動太少關節炎也易找上門!3原則自保  

近年運動風氣盛,不時聽到過度運動導致膝關節發炎,但因此停止運動並非好主意。醫師指出,缺乏運動、活動量過低也會讓關節炎找上門。

根據衛福部統計,全台約有350萬人飽受關節炎所苦。健康的骨關節,在骨頭末端由關節軟骨包覆,可以保護關節、減震與減少摩擦。維持軟骨健康,才能有效保護骨關節。

振興醫院骨科主治醫師朱唯廉表示,軟骨要健康,適當壓力刺激是關鍵。軟骨組織為雙極性結構(Biphasic),細胞間有正電、負電,必須經過壓力產生壓電材質(piezoelectric),讓組織產生電荷改變,藉此能刺激組織生長,也因此活動關節能促進軟骨健康生長。

一旦缺少壓力刺激,軟骨組織所釋放出的關節液容易有發炎因子,造成關節腫脹,甚至發炎。因此他強調,藉由適當的運動,才能有效刺激軟骨正常生長,並能維持關節的活動度與柔軟度,保護關節不受傷。

有些人擔心,若膝蓋已有退化,活動功能不如前,是否還是可以運動?朱唯廉表示,這類的人可以從事對關節負重較輕,且同時能強化肌力的運動。

運動太少關節炎也易找上門!3原則自保

「鍛鍊肌肉可以減輕軟骨的負擔,」他強調,透過訓練大腿、膝關節兩側的肌肉,可以減少外力對關節的衝擊,也能幫助軟骨分擔身體重量。平地行走、騎腳踏車、游泳、打太極拳都是很好的選項;相反地,籃球、登山,或是有蹲、跪的負重姿勢,都會對軟骨產生負擔。

如果過去沒有運動習慣,開始時要循序漸進,找到身體最舒服的運動強度,避免一次過度運動,反而造成傷害。但要注意,若是當下有發炎、外傷,則需要先就醫治療,遵從醫師指示,不隨意練習。

除了運動外,還有這些維持軟骨健康的方法:

1.補充細胞所需營養:

台北市營養師公會居家照護營養師程涵宇表示,關節軟骨是由水、軟骨細胞、細胞外間質(膠原蛋白、蛋白聚糖、脂質等)組成,比起補充有膠質的食物,她建議均衡攝取蛋白質,並且補充維生素C更有效。

2.控制體重不過胖:

英國劍橋大學曾研究發現,若能體重下降10%(3個月),因關節炎產生的疼痛感可降低50%。肥胖會導致關節的負重過大,身體質量指數(BMI)建議不超過24。

3.減少負重活動:

平時減少搬重物上下樓,若因為工作不得已,也可以適當利用輔具幫忙,如配戴護膝、護腰。工作時間外,則減少爬樓梯、劇烈運動等傷害膝蓋的行為。

朱唯廉強調,軟骨一旦受損就無法再恢復,因此平日保健勝於治療,才能避免關節炎發生。

 

出處:康健雜誌 / 作者:謝懿安

 

【延伸閱讀】

 

5種方法讓你膝蓋軟Q!

吃豬腳能補充膠原蛋白,真的假的?

「深蹲」蹲錯,小心膝蓋壞了了!

不讓「復發」找上你,5/21治癌專家全盤解析

身體內外徹底除濕,這些小毛病自然OUT!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康健雜誌網站》。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作者相關文章



用愛改變流浪貓的生命—新屋貓舍義工團


AI永動機


台灣在EUV製程的特用化學擺脫美國技術有多難


如何避開新青安急凍危機?地政將軍關漢君:房市不會崩盤 但將迎來「15%修正期」!


星際之門 芝麻開門 OpenAI CEO台韓固樁 亞洲科技股大爆發


生活質感Level Up!小宅走道與臥榻規劃技巧


記憶體發飆


王惠鈞攜手博太生醫 開啟阿茲海默症植物新藥研發


轉角遇見就諦 看見人生美好風景


樑壓床、鏡子對床真的會招來壞運勢嗎?


2025國慶焰火在南投登場 縣府推接駁專車疏運人潮


用手語翻譯 打開溝通的門


800V升級潮 飆股大追蹤 電源技術大突破 2.3兆市值上位新局


3D IC搶2.4兆大餅


領略色彩繽紛 讓想像力高飛 70歲雄獅文具越活越年輕!


破框.建構—桃園結構技術論壇揭示建築安全新世代


Q4必追 8檔焦點股 一路旺到年底


坪數小沒關係!3招打造18坪日系宅


山海鎌倉 • 旅中隨帖


川習TikTok

分享至FaceBook

0 comments ↓

There are no comments yet...Kick things off by filling out the form below.

You must log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