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智邦生活館: 生活話題

畫布上的探戈舞-法蘭西斯・貝肯  

【作者:DiDi

YouTube真是佛心來著!只要註冊一個帳號,就可以把喜歡的歌曲標註起來集中管理在Favorites,工作、上網、聽音樂,就像三合一快樂即溶包,連上網路PLAY一下馬上就有。

就像現在輪播到我的專輯曲目之一《巴黎最後探戈/Last Tango in Paris》,音樂中的暗流湧動誘發我寫下這篇文章。如果你曾看過這部電影,相信會由衷認同這張Soundtrack 真是好。不在於曲目有多好聽,而是探戈本身的曲調性感幽怨,相當符合劇中男主角馬龍・白蘭度愛慾交纏的心境與巴黎天空下的陰鬱迷離。作曲家是阿根廷爵士樂手Gato Barbieri,1973年還因這部電影配樂贏得葛萊美獎的「Best Instrumental Composition」獎項。 

除了電影配樂撩撥人心,義大利導演貝托魯奇在片頭採用的兩幅畫更讓人印象深刻。記得前年在「金馬奇幻影展」看到時大為驚艷,於是回家後立馬發揮柯南精神循線搜尋,原來是出自20世紀最有代表性的畫家之一法蘭西斯・貝肯(Francis Bacon)的手筆。他筆下的人物圖像扭曲變形、直露肌骨,彷彿內心遭受暴風雨。仔細對照發現,《巴黎最後探戈》整部片的美學色調和劇本靈感即來自貝肯的畫作。

Francis Bacon《Double portrait of Lucian Freud and Frank Auerbach》

Francis Bacon《Study for Por­trait of Isabel Raw­sthorne》

說到這位闇黑系英國畫家貝肯,用色大膽晦暗,筆觸粗獷且抽象,矛盾、孤獨感強烈,戲劇般的構圖充滿原始的動物性,有一種隱含的暴力讓人不安。他長期籠罩在二戰的陰影之下,尤其在他的同性愛人自殺後,貝肯便陷入長期的悲痛,像一頭自囚在牢籠裡受傷的獸。「我表現暴力、痛苦,因為我把它們視為存在的一部分。」貝肯說。

一部電影的美術風格和音樂定調後,再來就看導演敘事的功力了。這部1972年鬧得沸沸揚揚、一度被列為禁片的電影,也將馬龍・白蘭度推上了演藝事業的另一個高峰。一個年近半百的失意鰥夫,在妻子自殺後獨自在巴黎流浪,巧遇尋找婚外刺激的年輕女孩。兩人幽閉在公寓,想要逃避無可避免的人生,「不要名字、不要符號,外面發生的事與我們無關。」似乎只有在與世隔絕的密室中探險,才能從彼此的體溫中安撫躁鬱的靈魂。

《巴黎最後探戈》整部片的美學色調和劇本靈感即來自貝肯的畫作

片中有一幕馬龍・白蘭度斜臥在地毯上,對著鏡頭喃喃講述自己的童年回憶,導演沒有台詞,完全讓他即興發揮:「我爸爸是個酒鬼,好勇鬥狠,整天在酒吧裡喝酒、嫖妓、打架。我媽媽很浪漫,她也是個酒鬼,我記得她一絲不掛被警察帶走的樣子……」當時他講述悲慘童年的模樣,整個場景設計、影片色調,真的像極了貝肯筆下的人物畫,頹喪、哀傷、脆弱,是一頭可憐又可悲的獅子。

《巴黎最後探戈》整部片的調子相當沉鬱,但開場的場面調度和音樂讓人一見鍾情,男女主角在長廊上擦身而過,一直到那間出租公寓的情節交代,長鏡頭拍得真是美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0ROwGeS6pE),導演貝托魯奇三言兩語就把「人」與「空間」的主從關係交代明晰,為接下來的情節鋪排做了極佳的暗示。

我個人並非特別鍾愛這部電影,但對導演在音樂與美術的用心相當佩服。就像村上春樹最新的隨筆散文集《身為職業小說家》當中提到「原創性」的判斷基準:「身體的感受成為一個重要的reference,被人們的精神吸收進去。換句話說,成為一種基礎營養。」就像常看藝術電影、名畫、聽馬勒的音樂,這種reference會漸漸內化到身體裡,因此對於美的感受力相對有所提升,這中間的差距便是「視野」。

法蘭西斯・貝肯的畫作啟發了義大利導演貝托魯奇,進而催生這部電影。另一位我很欣賞、愛玩電子音樂、很會繪畫,曾經多次開過畫展的美國導演大衛・林區也是貝肯的信徒。他那部100個觀眾有100種不同劇情解釋的《穆荷蘭大道》,據說是向法蘭西斯・貝肯的致敬之作。

*《Last Tango in Paris》很好聽的片頭曲與貝肯的兩幅畫:

 

*《Last Tango in Paris》精華剪輯: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LNbRXG_v1E

 

*《Last Tango in Paris》電影原聲帶: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q2kmegOWtE&index=211&list=FLRxHwPPscpu0fHvrt7Puu0A

法蘭西斯.貝肯(Francis Bacon)是20世紀最具代表性的畫家之一,在2013年的紐約佳士得拍賣會上,他的畫作《佛洛伊德肖像三習作》(Three Studies of Lucian Freud)以1億4240萬美元(約42億新台幣)成交,打破挪威畫家孟克(Edvard Munch)作品《吶喊》(The Scream)的紀錄,締造藝術品拍賣價新高,成為藝術市場中最具價值的畫家之一。 

這位出生於愛爾蘭的英國畫家終其一生畫著人的軀體,以扭曲誇張的形體樣貌,試圖捕捉人體最私密的感官感受。法國重要後現代主義哲學家德勒茲(Gilles Louis René Deleuze)在其著作《法蘭西斯.貝肯:感官感覺的邏輯》(Francis Bacon: Logique de la sensation)中指出,貝肯的繪畫在現代繪畫的抽象性和形象性之中遊走,開拓了第三條路,因此給予高度評價,但也有不少人批評,貝肯的繪畫缺乏最基礎的輪廓再現技法。貝肯的人生與他的畫作一樣極富爭議性,惡劣的父子關係、怪異難相處的性格、聲名狼籍的同性感情生活等等,我們似乎能從他的畫作看出他無路可出的人生。 


文章來源:DiDi文字詩流域 (已授權)
作者介紹: DiDi


作者相關文章



天使雙貓


被愛,遠比愛人幸福


活出自己的漂亮


自由的幻影


六十億分之一的 Soulmate


小津的燻鮭魚茶泡飯


ChatGPT 超完美情人


情婦


我的 Oreo 小歐巴


那只丟失的小珠包


刁蠻公主與歐小弟


家的模樣


藝術治療


老兒童的兒童節


我的 Luna 小蠻妞


歡迎我家的月光公主


台南的町家


愛畫畫的美少女:寶釵與惜春


幸福系小甜點


夏目漱石之妻的玫瑰人生

分享至FaceBook

0 comments ↓

There are no comments yet...Kick things off by filling out the form below.

You must log in to post a comment.

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