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張艾嘉《你愛我嗎》
【作者:DiDi】
很欣賞的才女導演張艾嘉最近重新翻唱23年前的專輯《愛的代價》,又勾起學生時代的美好回憶。這幾天開著小白,在流動的街景中回味她當年一張很精彩的專輯《你愛我嗎》,感覺十分舒心療癒。那一首首歌詞彷彿有魔力,讓人沉迷在宛如現代詩的情境裡吟詠再三,當年還影印下來貼在剪貼簿珍藏(如圖)。從泛黃的紙頁和膠帶再三黏貼、殘破不堪的手痕窺出,阿桑迷戀文字、崇拜偶像的症頭從少女時代就很瘋狂了。
為何當年這麼喜歡這些新詩般的歌詞呢?後來考證發現,原來這張專輯的幕後推手都是我的偶像!(再次印證:有些迷戀是命中注定的,即便他們各有不同姿態,但你總能在芸芸之中一眼認出)。其中以「李格悌」為筆名的女詩人夏宇,九首歌詞中就包辦了四首:《她想》、《她沿著沙灘邊緣走》、《她的心是個巨大的修車廠》、《一個失戀男子的告白》;寫小說的女作家鍾曉陽也寫了一首《最愛》;詩人陳克華也獻出了《我站在全世界的屋頂》;剩下的是製作人王新蓮寫的詞:《那天我們談了一夜的生活》、《她打算這樣過一輩子了》。這張很文青的專輯在當年國語流行樂壇非常跳tone且獨樹一格,把情歌唱得灑脫不黏膩,即便分手也能揮揮衣袖、感謝來時路,相當深得我心。
香港女作家鍾曉陽18歲時寫的小說《停車暫借問》,似乎把女主角趙寧靜一生的傳奇愛情都傾注在這首《最愛》裡:「紅顏若是只為一段情,就讓此生只為這段情/一生只愛一個人,一世只懷一種愁/纖纖小手讓你握著,把它握成你的袖/紅顏難免多情,你竟和我一樣。」
宛如文字煉金師的女詩人夏宇《你愛我嗎》,歌詞淺白日常,情感繾綣卻十分深刻:「這是一個開始呢?還是結束?我懷疑地問:你喝咖啡加多少湯匙的糖?你先穿左腳還是右腳的鞋?你喜歡那件格子絨的襯衫嗎?你記不記得誰送給你的?你早上散步嗎?你用什麼方法來叫醒自己?你做夢嗎?你有想我嗎?你是不是準備這樣過完大半生?我懷疑的想:你永遠在等待嗎?你總是遲了一步嗎?你可能把同情當作『愛』嗎?」
回想當年滾石唱片的製作團隊好強大,每位歌手的文宣包裝都好厲害。王牌製作人李宗盛的每一張專輯概念都相當完整,每一首歌都緊扣著核心概念而作。陳淑樺、張艾嘉、林憶蓮、辛曉琪…不知唱出了多少百轉千迴的紅塵男女心。除了李宗盛的情歌迷死人不償命外,還有幾位創作型才子的文采更令人崇拜:羅大佑、陳昇、李恕權、張洪量…把他們寫的歌詞結集就是一本現代詩了。音樂何其美妙,迴旋在我們的記憶裡始終不曾離開,真感謝那一段屬於我們的黃金時代。
*很喜歡鄭華娟的詞曲《不變的是》: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EsUS6-lAcU
「不變的是你笑的眼睛有喜悅的線條/不變的是你吹亂的髮像在想念我/不變的是你沈默嘴角有千言萬語/不變的是你的陪伴/那種孤單時可依靠的溫暖/而如今在不變的承諾中/有了輕輕柔柔地變動/而如今在不變的承諾中/變了的心外表不變的愛情/於是不變的是我的傷心/於是不變的是我永遠假裝不知情」
*這首王新蓮詞曲《那天我們談了一夜生活》,歌詞寫的真有韻味,忍不住遙想當年…
「那一天 和他談了一夜的生活
回家的路上 就哭了
看著他努力的走著我22歲的路
看著他顫抖的嘴
在做著微笑的動作
看著自己太清楚的遺忘了
33歲該有的迷糊
看著歲月化成巨大的手臂
將時間往前推擠壓縮 啊…
合理不合理的事情
讓我們一起摸索
好笑不好笑的故事
讓我們一起亂說亂說亂說亂說
可不可能十年後
我們還會有這麼多的衝動
那一天 和他談了一夜的生活
回家的路上
也不知自己到底想了些什麼」
張艾嘉《愛的代價》是我很喜歡的一張專輯,
除了李宗盛製作上一貫的水準,緊扣核心主題淋漓發揮外,
最重要的是這張專輯在形式上大膽創新,
融入張艾嘉親自撰寫的口白並將之安插在每段歌曲之間。
透過她極有聲音表情的口白,以及李宗盛極富情緒感染力的襯底音樂,
即便只有聲音,卻也能奇妙地展現有如戲劇般的敘事張力。
張艾嘉的幾段口白相當動人,每次聆聽總會不設防掉進她的情緒黑洞裡。
*《街上遇見你》(口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VmMiLhn-zM
你知道那天我在街上碰到他了
我們當然還是很友善地停下來聊了幾句
我一直很努力地觀察他 看著他 注意他
可是我居然察覺不到一點想念我的樣子
哼 我覺得他真的無聊極了
為什麼掩飾自己的感情呢
為什麼那麼死要面子呢
怎麼樣呢
關心我 想念我 為什麼不能表達出來呢
我真是覺得很氣耶
就在這個時候呢 我經過一個玻璃窗
我看到了自己的樣子
突然 我覺得很難過
因為我終於明白
原來他真的是不再想念我了
文章來源: DiDi文字詩流域 (已授權)
作者介紹: DiDi
0 comments ↓
There are no comments yet...Kick things off by filling out the form below.
You must log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