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智邦生活館: 生活話題

食粥滋味長  

學生時代曾有一段時間極著迷於禪學,相關閱讀中,尤以各式禪門公案讀來最是興味盎然,此之中,有段對話甚是動我心:

某僧對趙州從諗禪師說:「弟子迷惘,請師父指示。」趙州問:「吃粥了沒?」僧答:「吃了。」趙州說:「洗缽去。」僧悟。

寥寥短短數語,卻是明白揭櫫了禪宗思想裡極其重要的「當下」哲學。然多年至今,即使深深傾心,身纏心繫俗世諸欲塵情,卻是終究不曾真正放下開悟,但認真當下、踏實生活,就此成為今生信守不二之則……

而且,有點兒不好意思說的是,當年展讀之際,所神往者,不單單只有此中哲思,還剎那勾起了對「粥」的渴想——果然於我而言、最難勘破始終是食欲哪!

是的,平生愛食粥。沉醉之因,想是台南小吃餵養涵泳長大,對台南小吃之兩大類別:湯水與澱粉分外偏愛,而粥——米與湯水化融合一,叫人怎能不鍾情。

當年趙州和尚吃的是何粥已不可考,但我則什麼粥都愛:台式鹹粥如台南的虱目魚粥、土魠魚粥、海產粥,北部的肉粥,自家信手烹、有什麼就煮什麼的家常雜菜粥;海外,如自成完整系譜、每在香港便定然一路吃個沒完的廣東粥,清芬淡雅的奈良茶粥、京都「瓢亭」的朝粥、鹿兒島「山映」的鯛粥,南洋風情滿滿的菲律賓Arroz Caldo、印尼Bubur Ayam雞粥……碗碗留戀。

然而最是耽溺,卻非本真原味的清粥莫屬,愛其看似質樸無華,卻是米甘米香幽幽,且米之高下好壞無所遁形,越是好米上米越能見風華;是我在食裡飲裡以至生活裡人生裡向來執著追求之韻之境,淡中見精緻、淡中越見滋味綿長。

吃粥多在午間——照理該是早餐,但多年習慣,晨間忙碌,多半拿鐵咖啡或奶茶熱飲一杯解決,遂改至午餐享用。也偶當晚餐吃,特別身體或腸胃疲累之際來上一頓,絕佳舒坦療癒之方。

而咱家清粥也有數分,白米粥之外,因喜糙米的豐盈米穀香,遂當然也同愛糙米粥;另也常入小米與紅藜同烹,前者更多些粟甜,後者口感活潑。至於地瓜粥,則是自小到大家中味,也常登場。

佐粥必有小菜。次次必有的標配首推醬瓜,是另一半之最耽溺,不小心缺了少了定遭念叨。豆腐乳,習慣米豆釀與椒麻雙味齊上,台之醇甘與川之辛麻都兼顧了。還有肉鬆,和前二者一樣,皆精選優質純淨上品家中常備、時時擔綱。

另有日本梅干,是年輕時在日本溫泉旅館早餐裡一吃成迷的素愛,酸鹹回甘,配粥正好。

當然不是全只依賴這些市售品,即使再怎麼躲懶,也還會下廚當爐再烹一兩個菜,才夠豐富飽暖。

通常會有的是蛋料理,各種口味煎蛋、烘蛋固好,但出場比例最高無疑是醬油荷包蛋,和醬瓜一樣,穩站基本班底地位,情感上口味上最依賴就是它。且醬油定非上桌才加,而是香煎之際直接鍋裡淋上,鹹香焦氣四溢,等不及開動已先饞念高張。

還有蔬菜。平常不愛燙青菜,但配粥倒覺合襯;步驟也簡,少少水沸後當令鮮蔬入鍋一過即起,些許醬油、一枚拍扁蒜瓣一拌,已然俱足。最近還迷上日式作法,燙後擰去水分以昆布柴魚高湯浸,別是另番美味。

到得近年,因越常在晚間吃粥,遂菜色漸漸多端,不限於尋常概念之配粥小菜,較正式晚餐菜色也隨而酌情加入行列,豆腐豆乾肉禽海鮮,煎炒燉煮涼拌,豐盛不少。

每每張羅當口,總會想起黃婉玲姐姐曾為文描述小時候她家的「清粥宴」,32~36 道小碟小皿葷素菜色,家族女性長輩和閨蜜們花上長長一整早上邊聊天邊悠閒享用──古早台南仕紳家的風雅,好生垂涎神往。

然咱尋常人家且還少少只兩口人,不夠胃納偏偏還貪懶,全搆不上這昔年盛世風範……不過沒關係,減半減半再減半,少少五六碟也是可以的,最重要是這暢爽味道和閒情,一樣!

《原文出處》食粥滋味長
《延伸閱讀》非純米不可

※本文由《Yilan美食生活玩家》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文章歡迎訂閱《Yilan美食生活玩家》電子報


作者相關文章



疊加關稅風暴


【風水特輯】討個好吉利!「入厝」的儀式


在SUNDAY裡 我們看見他們的名字


桃園中正路地標新星!捷運利多加持,G9站雙核心生活圈無縫串聯


太空港兆元商機


夏天悶熱潮濕=異味大爆發?LG Styler拯救日常五大「易臭難洗」地雷,深入殺菌去味 潔淨細節一機搞定!


北越經濟起飛在即 宏福進軍房產


水里鄉也搭得到!幸福GO免費試營運中 偏鄉交通大升級


更好理解自己與他人 達成有效溝通 請多認識、照顧你的「情緒」


鴻海率台股攻25000 下半年領域展開 AI伺服器、機器人、電動車大軍齊發


年年日日,兩菜一湯


許僑外生一個溫暖的家:就諦書屋


想買房卻擔心貸款不夠?律師:可在契約中約定「貸款沒過」怎麼處理


暑期租屋熱潮來襲!租屋恐藏看不見的風險


保護這塊土地 讓動植物有自己的家!環境信託用公眾力量 保存自然環境原有樣貌


2.3兆資金炸裂 台積電1350元以上 台股上看25000點


機器人概念升溫


戴雨凡推藝術公益 理善藝聚暖心同行


to_ press:讓台灣創作者不再邊緣─從書展邊陲到國際交流


跌不起!居家長輩「防跌」全攻略

分享至FaceBook

0 comments ↓

There are no comments yet...Kick things off by filling out the form below.

You must log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