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智邦生活館: 生活話題

看見台灣平民英雄  

100個平凡素人 卻是台灣向上的力量
06
今天的台灣,正站在關鍵的轉捩點。政治人物信任度降到史上最低、層出不窮的食安問題令人驚心、經濟成長數據欲振乏力,舉目所及,台灣似乎都是問題。

然而,在此同時,港澳民眾移民卻呈倍數成長、亞洲各國遊客湧入台灣、大家都說最美的風景是人,這樣的台灣,卻又散發著無與倫比的魅力與活力。

的確,現在的台灣是真實且動人的。大家不再仰望英雄人物引領未來的方向,而是捲起袖子,投入自己的力量。這些人或許從來沒有被媒體注意過,不是經手億萬生意的企業家,平凡如同你我一般。但是,他們以生命告訴我們,只要堅持理想、永不放棄,每個人都可以是推動台灣前進的平民英雄。

即將過去的2013年,似乎壞消息沒有停過。停滯不前的經濟狀況、爆不停的食安事件、幾乎每週一檔的街頭抗議活動、還有比連續劇還戲劇化的政治鬥爭。

有人說,如果沒有黃色小鴨跟小貓熊圓仔,這一年,台灣人可能悶到連一點點「小確幸」都沒有。

不過,媒體聚光燈以外的台灣,真的是這樣的情景嗎?

10月上旬,由文化部舉辦的「亞太公民論壇」,邀請來自中國大陸、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的NGO(非政府組織),交流各地公民參與的經驗。

當天擔任主持人的詩人楊照,一開場即說,媒體上的台灣烏煙瘴氣,政治惡鬥、立院癱瘓、噪音不斷,「但台灣好像也還OK嘛!」因為,實際推動社會運轉的力量,是來自分布在台灣各地大多數的理性公民!

的確,只要用心尋找,就可發現台灣各地角落,都有不少默默推動社會進步的人,他們是這個時代的「平民英雄」!

沒有超能力的平民 也可以當英雄

這是個需要「英雄」的年代,然而,對於英雄的定義,有再翻新的必要。

過去,英雄的樣板模樣,不出決定政策的政治人物、樂善好施的富商、超越極限的體育精英、或散播大愛的宗教人士等。好像非得有過人的權力、能力、財富、或大愛,才有資格變英雄。

不過,如今狀況已有所改變。現在的英雄人物,可以是默默無名的小人物、可以是名不見經傳的nobody、更可以是條件一般的老百姓。

2010年接連獲選《時代雜誌》(TIME)百大影響力人物及《富比士》亞洲慈善英雄的陳樹菊,就是最佳範例。

62歲的陳樹菊,平常只是台東中央市場的菜販,因為小時受過別人幫助,從此定下奉獻社會的心願。平時生活簡樸的她,多年來累積捐出數百萬元,回饋給學校、醫院、及慈善機構。「一個人,能為世界做什麼?這問題我從沒想過,只是拚命做而已,」她在自傳《不凡的慷慨》說道。

而2007年開始的CNN年度英雄(Hero of the Year)選拔,更每年向全球廣徵各種嘗試以一己之力改變世界的無名英雄。大家赫然發現,沒有政府撐腰、不靠財團餵養、沒有富爸爸的平凡人,也能發揮莫大影響力。

「這些人證明了,你不需要超能力、或數百萬美元,也能改變世界!」CNN主持人安德森‧庫柏(Anderson Cooper)這句話,清楚定義了平民英雄。

如同好萊塢的電影情節,大多數的英雄人物,平時都隱藏在不起眼的角落,他可能是公務員、上班族、學生、或者退休族,總在危機出現、群眾需要他時倏地現身,一旦任務完成,便又轉身隱沒在人群裡。

英雄本色1 〉動機純粹 不抱怨只是採取行動

觀察每位平民英雄的特質,有個很有趣的發現,他們都有非常純粹的動機,而且不善於等待,更不會每天怨天怨地的抱怨別人。

面對政府失能、市場失靈、社會失序、世代失落等諸多問題,一般人要不選擇忽視、要不就是抱怨。但這些平民英雄更決定起身行動,著手解決問題。只要一個簡單的衝動,就可能引發一連串的改變。

如現職「2021社會企業」執行長的蔡松諭,原本在台北生活十多年,八八風災後才回到故鄉小林村,負起自救會協調與社區重建等任務。連他自己都沒想過,竟會如此義無反顧地跳上第一線,從一名單純的上班族,變成帶領社區重建的領袖。

在四年前的罹難者頭七法會上,蔡松諭眼見一雙雙倖存者惶恐的眼神,與揮之不去的哀傷,當下喊出:「把小林村蓋回來,」決定返鄉奉獻。他不想只是等待別人的救援,而是自己跳下來。

14年來持續推動上山義診的國泰醫院資深藥師李偉烈,每個月固定組織國泰醫療福音隊,攀上海拔1500公尺高的南投賽德克部落,提供免費醫療服務。

最初的信念,來自他大學去過的排灣族部落,當時他驚覺一位才30出頭、罹患肺結核的原住民青年,家中只有3天的藥量,吃完就得等死。「肺結核並非不治之症,台灣醫療這麼進步,怎可放任一個病人,因為無醫而死?」

<這個單純的念頭,加上一點年輕人的氣憤,讓他在出社會後,不等政府調度、也不必長官指示,就主動把醫療資源帶入偏遠山區,十幾年不中斷。

英雄本色2〉願起身對抗不合理與不平等

第二個特質,他們關心周遭的社會與環境,如果發現不合理與不平等,便甘願當第一個起身對抗、第一個昂首跑去、第一個向外界發聲的人。

如獲得2008年CNN年度英雄的Anne Mahlum,原本只是個26歲的費城女孩。熱愛馬拉松的她,每天都在晨跑時看到許多無家可歸的流浪漢。一開始也跟多數人一樣,選擇視而不見。

但某天,她開始鼓勵流浪漢跟著一起跑,後來演變成「Back On My Feet」活動,透過規律的晨跑運動,讓流浪漢慢慢建立自信,回歸正常生活。

前德記洋行董事長、輔大國際創業與經營管理所教授熊振寰觀察,「他們只是發現了一個問題,而且對受苦於這些現象的人們感同身受,就願意跳下去,想辦法解決。」動機不但純粹,而且可貴。

2013年中,陸軍下士洪仲丘服役時暴斃,成為舉國震驚的社會事件。39位互不相識的網友便自發組成「公民1985行動聯盟」,從聚集3萬人的「公民教召」,擴大為「萬人凱道送仲丘」的25萬人走上街頭,充分展現網路科技時代的公民集結力量,還被譽為台灣版的「茉莉花革命」。

儘管影響力驚人,但這群「鄉民」並不想籌組政黨,走傳統的街頭運動與政治權謀路線。他們主張,只要透過網路的動員集結與聯合發聲,任何人都可以是公民運動的發起人與參與者,讓主事者感受到民眾的監督力量。

從事教職、擔任聯盟發言人的王先生即表示,當發起目的只想呼籲人民拋棄冷漠、關心社會議題,「現在這個社會不需要超級英雄,但每個人都有機會變成超級英雄,只要你願意關心!」他說。

英雄本色3〉不擅算計得失 具備傻瓜精神

看到平民英雄的作為,你可能會說他們了不起、充滿大愛。當然,也有不少人笑他們是傻瓜。「傻瓜」或許是最傳神的描述,因為這批人的算數應該都很差,不太計較個人得失。

在發掘的平民英雄裡,儘管有些不是土生土長的台灣人,卻比你我更關心這片土地。像來自瑞士的修女宋玉潔,已來台服務35年,從少女變成了70歲老太太,做遍醫療照護、社區服務、教育課輔。

2004年,宋玉潔發現得了乳癌,照規定大可返鄉養病。但她卻捨不得離開,留下來接受化療,甘願繼續奉獻。「只要健康許可,我會一直做下去,」宋玉潔說。

此刻,需要更多平民英雄來改變台灣

來到華山1914文創園區,這裡最近曾展示「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畫」10年來的推動成果,包括「宅神」朱學恒、《看見台灣》導演齊柏林、少女公益家沈芯菱、極限運動選手陳彥博等人,都曾是獲獎者。

發起單位、帝亞吉歐(Diageo)台灣分公司董事總經理朱鎮豪回想,計畫啟動時的2003年,台灣剛經歷921大地震、SARS疫情,社會非常低迷,只是想凝聚一股力量,讓台灣繼續往前走。

調來台灣兩年多的朱鎮豪,最近有很多機會與許多夢想家交流,「每回跟他們聊完,都有很大的激勵效果,這些人真的是無私地在付出。而且,跟他們遇到的問題比起來,我們自己的困境算什麼?」 

長年擔任夢想資助計畫評審的中研院院士曾志朗也強調,其實台灣民間存有許多正面力量,「跟媒體上亂七八糟的台灣,是完全不一樣的!」

他觀察許多平民英雄的共通點,不外乎熱情、意志力、及對社會的關懷,不但肯找資源實踐個人夢想,更勇於發掘社會議題,提出自己的解決方案。「他們會想辦法完成不可能的事,有一種『愚公移山』的精神!」

網路時代 素人也能有大影響力

過去要當英雄,不是發動革命、樹立新政府,要不就得賺大錢、成為富商。但現在要發揮英雄般的影響力,方法可以有很多種,「只要你有個idea,去網路上大聲說出來,就可以馬上找到很多資源,」曾志朗認為,時下素人能創造的影響力,不但超乎預期,還可能超越大人物。

以進入第10屆的夢想資助計畫為例,至今吸引逾5000個提案,贊助93位夢想家。除了剛開始最熱門的公益、教育、生態、原住民等領域,這幾年的提案內容愈來愈廣泛,包括銀髮族、新住民、網路應用等新題材,都相繼出現。 

比方說,74年次、出身公務員家庭的林以涵,原本任職於美國顧問業。她大學時接觸到非營利組織(NPO)的課程,還曾到「若水」實習。但留學回台後發現,國內的社會企業經營環境不夠成熟,欠缺資訊的流通與資源整合。

「很多社會企業的新資訊都是外文的,很少人把這些知識帶來台灣,」基於這個想法,他在2011年底創辦「社企流」,打造社會企業相關資訊的中文入口網。不到兩年已有近60萬瀏覽人次。 

此刻的台灣,似乎存在兩股不同的力量。一種是聲勢浩大、破壞力強大的熱鬧活動。另一種,則是寂靜無聲、貌不驚人,卻默默改善社會亂象的隱形力量。 

平民英雄 展現民間活力與希望

熊振寰以2011年的一份美國研究指出,公民參與社會(如跟鄰里互動、志願服務、參加會議與投票活動等)的積極度,與當地的失業率跟經濟活動極為相關。

也就是,當人民愈關心社會、主動解決問題,平民英雄出現的比率愈高,整體社會的開創力與信任度也愈高。 

採訪過程中,從每位平民英雄的身上,不但發現了台灣人的善良、無私、與可愛,也才真正了解,真正推動台灣往前走的能量,其實就是來自這些平凡無奇的小人物們。

來自香港的朱鎮豪坦承,很羨慕台灣奔放的民間活力。「當一個社會愈成熟,國民素質愈高,就愈不需要『大』的英雄!」

誠如近年屢破食品安全大案的彰化地檢署檢察官鄭智文所說,「我們每個人都是社會上的小螺絲釘,只要堅守崗位,享受工作,就可以推動整個國家!」

2014年,期待有更多的平民英雄跳出來,成為推動台灣向前走的穩定力量。

 

撰文/高宜凡 責任編輯/溫怡玲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12月號;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網

 

 


作者相關文章



尤努斯基金會九週年 齊唱三零世界


新年收納變身術!3個小妙招讓小坪數瞬間升級


2024,感動我的十本書


精緻化創造差異 大春煉皂百年高顏值製「皂」工藝 揉合傳統與現代的新美學


蘋果挑戰4兆美元市值 2025年期待消費性電子回春


心靈占卜×開運是吉 藝聚開張添好運


新北坪林推低碳茶葉產區 打造翡翠水庫永續典範


高雄指標建案保泰一品 百貨商圈交通一次擁有


德明校長盧秋玲 大舉推動AI校務有成 理財三部曲短中長均有見解


為你的家帶來無限魅力!獨一無二的電視造型牆


經營逆境貴人適時出現 邱士瑀的使命感 藝術與公益的理財規劃


金蛇引路 2025投資大趨勢 短線鎖定CPO、高殖利率與金融股


《2025投資大趨勢》蛇形刁手 從均線找AI股、金融股、多功能機器人股


當沖降稅應該常態化 和氣生財vs.加稅買武器


犬心療癒的溫暖陪伴 讓礙無礙


2025年危機與機會並存 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解析房市的五大趨勢


【賣厝阿明】裝潢貸款怎麼貸才划算? 達人分享4大方式


連續5年入選 中租控股居道瓊永續世界指數第2名


台灣機器人聚落 輝達與特斯拉卡位


手工藝與經濟自主:雷伊漢勒中心與喵喵汪汪社會企業助難民重生

分享至FaceBook

0 comments ↓

There are no comments yet...Kick things off by filling out the form below.

You must log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