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智邦生活館: 生活話題

LINE超強連結,威脅facebook  

別再含混的以為社群媒體都是一個樣。馬克.佐克柏一夜崛起的臉書facebook 最近遇上了勁敵,路透新聞說:「臉書在行動市場將面臨來自亞洲的強烈競爭,」意指的是中國的微信(WeChat),和來自韓國卻在日本崛起的LINE。的確,微信在2 年內用戶數突破3 億,LINE 更是在短短574 天吸引1 億用戶,比facebook 更傳奇。《華爾街日報》更指出,這些即時通訊軟體正搶走了臉書的最大資產。

這裡,你必須重新認識這兩個字:社群媒體「強連結」與「弱連結」。六度分隔理論雖然開啟了facebook傳奇,但是沒什麼目的性的淺碟式泛泛之交,就是屬於「弱連結」;而與家人朋友圈形成的即時通訊「強連結」LINE 相較,已明顯形成不同的兩大陣營。根據市調公司創市際研究,LINE 已是台灣使用率最高的App,約8 成使用者至少每週使用一次,前10名的應用程式App 中,有4項為即時通訊類軟體,平均每月使用212 分鐘在訊息溝通上,可見行動使用者對於「訊息」的功能最為依賴。

而剛完成的2013「《30》Young 世代品牌大調查」,首次調查的App 軟體類「最愛使用」品牌,facebook與LINE之間,兩者僅差距0.6%,而「最想擁有」品牌LINE 則超越facebook 掄元,成為年輕人行動通訊工具首選。

LINE台灣區副總經理陶韻智分析,這是強連結與弱連結不同效應的顯現,因為台灣對新事物接受度高,加上人口密集,智慧型手機持有率高,連帶引發強烈溝通需求。

    LINE 改寫行銷公式B2C > B2B:強連結的精準行銷

手機的e-mail 通知響了,你可能不會想看,那可能是老闆或陌生人寄來的,但LINE 響了,一定會非常想看,因為那是你朋友在對你說話,「LINE 的每一條關係線必須是真實的,」陶韻智表示,LINE,代表了強連結的呼喚。

光是成為使用者可信賴的溝通管道還不夠,LINE的可愛貼圖行銷,將「個性化」的特點發揮得淋漓盡致。LINE 的4 大明星代言人,包括「熊大」、「兔兔」、「饅頭人」、「詹姆士」,都來自於超人氣貼圖,這些貼圖人物都有著鮮明的個性,一個圖像代表千言萬語,不再只是選擇開心或生氣,而是喜極而泣或火冒三丈的分別,不同層次的表達,精準傳遞當下情緒。

LINE在短短2 年內即開始獲利,主因是LINE 靈活的商業行銷模式,相較於facebook 與Google 仰賴單一廣告營收,LINE 的營收來源包括:遊戲、貼圖與廣告。從行銷角度分析,比較兩者用戶數,facebook 擁有10 億用戶,LINE 則有1 億, 以訊息價值而言,facebook 可能有5 成左右的資訊是你不在乎的,但LINE 上的訊息100%是所有用戶關心的,成為高效精準行銷的管道。

其實不只「強連結」與「弱連結」的不同,LINE 的深層朋友關係,也正快速改寫廣告企業主(B1)—媒體(B2)—消費者(C)原本的三角關係。原本的遊戲規則是廣告企業主與媒體共同行銷給第三方消費者,但現在公式改變了,強連結的社群媒體(B2) 與消費者(C)站在同一戰線,接收廣告企業主(B1)的訊息。

例如,去年11 月,富邦銀行在LINE 設立官方帳號,使用者只要加入富邦銀行為好友,便可得到「富邦小財神」貼圖,LINE(B2)替廣告主富邦(B1)要傳遞的訊息,但是發送後,打不打開「富邦小財神」貼圖,完全由消費者(C)決定。

陶韻智表示,就是因為強連結的精準行銷,讓LINE可以有能力改寫行銷公式:B2C>B2B。「 只要User好,一切就好。」LINE 顛覆了長久以來兩個B 恆大的行銷市場,透露強連結力量所帶來的新行銷模式,顛覆了既有的市場規則,回到USER 最大的初衷。

    「LINE」是人與人之間的線:各取所需的社交型態

社群網絡的概念來自於人與人之間「無形的線」,在設計上,LINE 名單會是出現在通訊錄上的人,相較於半開放式的facebook,LINE 是一個相對封閉、沒有雜訊的親密溝通空間,與facebook 動輒300 人以上的朋友數相比,LINE 的朋友數幾乎只有一半,因為這些才是真實生活中與使用者接觸的人。

人類演化學教授羅賓.鄧巴曾提出「150 法則」,認為每個人至多只能同時擁有150 個朋友,這是維持有效關係的極限。因每個人一天的時間有限,無法分配時間給超過150 個朋友,只要多於此數字,朋友圈便會產生崩解,這是一個不斷演化的動態過程,從LINE 的風行程度再次印證了此理論。

使用者各取所需,持續地在不同社群網絡工具中切換以獲得滿足,facebook用來經營弱連結的人際關係,而LINE則用來親密溝通,未來,仍會有大量的行動通訊軟體問世,始終不變的是,人們對溝通的渴望。

 

更多文章請上30雜誌網 www.30.com.tw

 

 


作者相關文章



星際之門 芝麻開門 OpenAI CEO台韓固樁 亞洲科技股大爆發


生活質感Level Up!小宅走道與臥榻規劃技巧


記憶體發飆


王惠鈞攜手博太生醫 開啟阿茲海默症植物新藥研發


轉角遇見就諦 看見人生美好風景


樑壓床、鏡子對床真的會招來壞運勢嗎?


2025國慶焰火在南投登場 縣府推接駁專車疏運人潮


用手語翻譯 打開溝通的門


800V升級潮 飆股大追蹤 電源技術大突破 2.3兆市值上位新局


3D IC搶2.4兆大餅


領略色彩繽紛 讓想像力高飛 70歲雄獅文具越活越年輕!


破框.建構—桃園結構技術論壇揭示建築安全新世代


Q4必追 8檔焦點股 一路旺到年底


坪數小沒關係!3招打造18坪日系宅


山海鎌倉 • 旅中隨帖


川習TikTok


用[微]預算 直[上]竹北門牌負擔得起的好品味 首選【微上】


博太生醫董座徐宜生 從零售王到建構植物新藥大平台的轉折人生


預算有限還是想用文化石、石材、清水模嗎?14種替代建材神救援!


台灣僑外生觀看造山者:感動!

分享至FaceBook

0 comments ↓

There are no comments yet...Kick things off by filling out the form below.

You must log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