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智邦生活館: 生活話題
職場人生
0 1 2 3
  • 【不動產 HOUSE 情報站】文章合併公告

    因公司內部規劃調整,自即日起,HOUSE情報站文章整併到生活話題。我們將重新規劃,期待未來為大家提供更完善的服務。感謝您的理解與支持!

  • 不再當月光族 無痛存錢四步驟

    文.蔡武穆上次我們提到,理財重要的不是投資,而是存一筆隨時可動用的「緊急預備金」,許多人認為「我的薪水就固定這麼多,怎麼存錢?」其實,低薪不是無法存錢的藉口,自制力和執行力才是存錢的關鍵。會成為月光族,多半是拿到薪水之後,先考慮日

  • 勞務關係釐清晰,外送好放心

    文.洪寶山喜歡使用美食外送APP嗎?無論是寒風刺骨,不想外出的天氣,或者趕報告到天昏地黑的深夜,不管何時何地,只要使用美食外送APP,就可以輕鬆獲得熱騰騰的美食!這兩年台灣美食外送平台興起,生活也越來越方便,但是,近期多起外送員執

  • 迎接純網銀 徵才新趨勢

    文.洪寶山銀行的工作一向被認為是金飯碗,能進得了金融業,通常學歷也都要有金融相關背景。但這樣的態勢恐怕要改變了,因為純網銀時代來了!原本金管會決定發出的純網銀執照只有兩張,七月三十日結果出爐,將來銀行、樂天銀行、LINEBANK三

  • 邁向頂級廚藝全球通行證 高餐藍帶 實現你的開店夢

    文.洪寶山電影《美味關係》中,女主角茱莉.鮑爾(JuliePowell)面對無奈的工作,因著丈夫的鼓勵,挑戰一年之內做出美國名廚茱莉亞.柴爾德(JuliaChild)著作《掌握法國烹飪技術》中五二四道法國料理的目標,並將心得寫在部

重整組織以驅動成長

馬丁.索瑞爾MartinSorrell1985年,WWP還是一家小型上市公司,市值約130萬美元。如今,該公司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廣告

2016-08-30

考量個人生涯發展與家庭生命週期的理財方案

個人生涯發展應先轉化為理財目標,以評估財務可行性。家庭生命週期不同階段,理財重點也不同。考量個人生涯發展目標及家庭生命週期,有助於

2016-08-30

設計無偏見組織

艾瑞絲.邦尼特IrisBohnet 採訪■賈迪納.摩斯GardinerMorse大多數的多元化訓練計畫,只是在白白浪費金錢。研究指

2016-08-29

22歲青年的淨化海洋計畫 34年後,海洋塑膠垃圾比魚多!

自己的海洋自己救!不想讓美麗的海洋就此消失,22歲荷蘭青年BoyanSlat決定跳出來自己救。【文/方正儀】17歲時的一次希臘假期

2016-08-25

淘氣影后,自在人生—甄珍

作者_退休好幸福攝影_黃詠靖圖片來源_上海耀客傳媒集團、甄珍、shutterstock60、70年代的偶像巨星甄珍,「緹縈」、「彩

2016-08-24

在競爭中提升價值

麥可.波特MichaelE.Porter 羅伯.柯普朗RobertS.Kaplan美國的醫療給付制度正站在十字路口上。美國與其他許

2016-08-22

防範談判對手說謊話

萊斯利.約翰LeslieK.John大多數人每天都會說謊,談判人員也不例外。所以進行交易談判時,防範被謊言欺騙是很重要的。而防範被

2016-08-22

【精選專題】新手主管心裡苦

晉升為主管是很好的消息,它代表你到目前為止的表現都很成功,然而,從今以後的道路將更加崎嶇難行。你的工作不再是把事情做好即可。現在,

2016-08-18

最權威聲音 八位國際級大師預言大未來趨勢

文╱林佳誼2016-08-011986年,《遠見》創刊,台灣黨禁、報禁解除,兩岸開放探親,企業也開始走向海外。回首那時候的台灣,是

2016-08-18

IBM 逆轉的祕密武器

大衛.湯瑪斯DavidA.Thomas空降到IBM,讓這頭企業大象翩翩起舞的前執行長葛斯納,在1995年推出多元化專案小組計畫,這

2016-08-18

為什麼《世界是平的》作者佛里曼說:「你要害怕,要非常害怕」?

文╱楊瑪利2016-08-01《遠見》30週年連續三期系列報導,本期飛抵美國東岸波士頓,報導當地如何在短短十幾年間,成為全世界創新

2016-08-15

《遠見》30週年慶 超越未來三部曲系列3:波士頓地表最創新 1平方英里

文╱林佳誼2016-08-01「Bioisnewdigital!」當全世界還在拚命想複製矽谷,《遠見》橫越整個美國,來到東岸波士頓

2016-08-15

全球第一DJ Hardwell讚不絕口 在《Lyra》看見華麗音樂

在一個廣闊壯麗的背景中、透過手敲擊方塊創作,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的聲音,還能改變方塊的音量、聲調,把歌曲視覺化,成為獨一無二的華麗創

2016-08-11

自尊尊人 化戾氣為祥和

文.馬凱在物質文明最昌盛、科技創新達到巔峰的今日,這個世界卻進入最黑暗的時代。環顧各國,幾乎天天都發生恐怖份子殘忍屠戮無辜民眾、警

2016-08-11

2016年是新產業元年,跨領域才是贏家

文╱林佳誼2016-07-04機器人、生命科學、數位貨幣、網路安全和大數據,未來20年將有哪些關鍵產業崛起?其中哪些產業台灣有最大

2016-08-02

政府、民間資源豐沛 台灣「創世代」崛起

2016-07-04文╱滕淑芬5月5日,大雨傾盆的傍晚,台大管理學院會議廳湧進100多位年輕人,都是來聽台大創創中心舉辦的「年輕人

2016-07-28

矽谷顛覆全球產業 你我的飯碗保得住?

文╱楊瑪利、王怡棻2016-07-04全球景氣蕭條,美國矽谷卻正處高峰,形形色色的新科技、新創意、新商業模式,不斷從這裡誕生,讓各

2016-07-26

選票偷走了我們的未來?

文╱楊瑪利2016-07-04為了籌備《遠見》創刊30週年系列報導,近幾個月我與採訪團隊陸續走訪日本、矽谷與波士頓。上一期我寫了〈

2016-07-26

資訊爆炸時代,資安科技就是未來

文╱林士蕙2016-07-04台灣有可能靠扶植新創企業,實現「亞洲矽谷」願景嗎?機器學習、人工智慧這些新潮流,是台灣轉型該瞄準的大

2016-07-25

全球最便宜最方便物聯網公司 讓20國、700萬物件聯網

文╱林佳誼2016-07-04物聯網正掀起第四次工業革命,這是繼行動裝置後最重要的科技趨勢之一。從Google、Apple,到英特

2016-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