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智邦生活館: 生活話題

小孩學語言,為什麼比較快?  

圖/陳德信
文/洪蘭

小孩學語言,為什麼比較快?
隔壁鄰居帶著她的小女兒去美國遊學了一年,現在回來了,小娃兒一年不見,長高了許多,英語說的字正腔圓,流利的很,可是她的母親依然是濃重的中式美語,沒有什麼進步。

這真是一個奇怪的現象,所有的事情都是大人做的比孩子好,只有語言學習是孩子學的比大人快。心理學上有個「關鍵期」的名詞,意思說:「學習的時機有限,過了關鍵期再學,就學的不那麼輕鬆自如了」。

但是這只是用一個名詞去解釋一個現象,並沒有告訴我們為什麼過了關鍵期就不容易學,到底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語言心理學家發現七、八個月大的嬰兒便能分辨世界上所有語言所用的音素(語音的最小單位)之間的差異。一個在英國的嬰兒,在八個月大時,可以分辨出印度語和美洲印地安語言裡的音素差別,但是到十二個月左右時,嬰兒這個能力逐漸消失,他們對區辨自己母語裡所沒有用到的音素的能力幾乎就不存在了。

這就好像在美國(或任何地方)出生的日本嬰兒可以正確的區辨/r/和/l/,但是他們的父母就沒有這個能力。說起來,這真是一個不合理的事情,假如小時候學任何語言都有學到母語那麼精熟的能力,為什麼長大了要把這個能力丟棄?如果不失去它,不是可以輕鬆自如的漫遊世界,說世界各國的語言嗎?而且所有的能力都是從無逐漸到有,很少是先有,然後逐漸消失。

大腦演化的結果

麻省理工學院的史帝文.平克教授認為這是人類大腦演化過程的必然結果。他說人類的大腦經過幾千萬年的演化才到今天這個大小,要增加大腦的容量其實不是簡單的事,所以人們必須儘量的利用現有的資源。人的大腦好像一個經濟很拮据的劇團,每一次公演完就立刻要把所有的道具回收,做為下一次公演之用。

平克認為小孩子八個月時的牙牙學語,就是在聽自己發出來的音,糾正它,練習發自己母語的音,然後把跟自己母語無關的語音逐漸丟棄。到18個月的時候,嬰兒開始所謂的語言爆炸期,詞彙快速增加,到六歲時擁有六萬個詞彙。

平克認為12~18個月這段時期,就是大腦把區辨各種語音的資源回收,轉變成後來語言學習的資源。嬰兒只要保留一些能夠供他區辨母語中音素的能力就好了。

細想起來,這真是一個有趣的理論,因為以前交通不發達,既沒有船,也沒有飛機,人一輩子就生活在他出生的一百里方圓之內,根本沒有學習不同語言的必要。會講母語就足以應付日常生活的需要,所以完全沒有演化的壓力去保留區辨所有語音能力的必要。

不像現代人可以一日千里,同一日可以往返各大洲、各大洋,要換好幾種語言才能達到溝通的目的。到了下一世紀,整個世界變成地球村,人必須要能講許多不同的語言才能做一個世界人。到那時候,演化的壓力或許會迫使我們的後代會繼續保有區辨所有語音的能力而不喪失它。

當然,世界變成地球村之後,也有可能全世界的人民都說一種共同的語言。但是,那樣的世界,會不會很無趣呢?

(作者現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講座教授)

延伸閱讀:

寶寶的頭老是歪一邊 「先天肌肉性斜頸」的復健治療
想偷窺另一半的隱私?信任背後,其實這件事最重要
你的孩子是「省話一哥」嗎?出現這些徵兆 可能是語言發展遲緩
會說雙語比只說單語的人 平均晚4.5年才失智
左撇子比較聰明,是真的嗎?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作者相關文章



GB200需求強勁 聯電組團搶攻先進封裝商機


願望可以被收藏!呂英菖打造沉浸式願望宇宙 願望卡無限公司正式開張


坐擁「小而美」生活圈 「富廣夢溪石」自住家庭首選


ART FORMOSA 2025 全面升級 重返展館 引領夏季當代藝術風潮


改掉5個NG習慣 讓空間乾淨一整年!


感謝僑教政策 讓我們有助人的能力


以善念為創業根本 達勝科技始終走在市場最前端


關稅大限到了 第3季操作策略


拆解主力控盤手法 台指期達人自創心法勝率逾八成


晨昏四季,在家喝茶


怕電費貴不敢開冷氣?台電認證的十大冷氣省電方法


《2025年最新》益生菌到底怎麼選?專科醫師這樣建議!


把「願望」化成卡片 傳遞溫暖與祝福


匯率、關稅大限、以伊戰爭衝擊油價 鎖定高毛利AI股


中東危機衝擊市場


2025年全球傑出僑生校友誕生


防颱措施做好了嗎?快確認8大必做防颱安全措施


《許願先生─願望卡無限公司》:把願望做成卡,讓魔法成為收藏


AI新十大建設


作帳行情升溫 台積電重返千元點火 AI台灣蓄勢衝

分享至FaceBook

0 comments ↓

There are no comments yet...Kick things off by filling out the form below.

You must log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