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智邦生活館: 生活話題

培養良好人際關係‧從「與幼兒和好」開始  

IMG_1663

文/洪郁鈞 採訪諮詢/中崙諮商中心諮商心理師鍾岱芳

「與幼兒和好」看似微不足道,卻是未來孩子面對同儕與兩性關係時,重要的事前學習。

與幼兒和好3步驟

1.整理情緒

在情緒當下,就算是成人,也不容易在此時平靜的表達歉意或是與他人和好,建議當負面情緒出現時,若有另一半可以換手協助育兒,就請求協助,讓自己暫時離開現場以整理情緒,同時,可以跟幼兒說:「媽媽現在還在情緒中,還有點生氣,等我氣消了再來找你」、「媽媽現在沒辦法跟你說話,等等心情平復了再來找媽媽,好嗎?」

而當孩子正在哭鬧時,也建議此時不要急著跟孩子講道理或和好,因為哭泣中的孩子聽不進去任何話語,先試著讀懂孩子情緒背後的想法脈絡。必須等到孩子也平復心情後,再嘗試與他和好或溝通。

2.與孩子和好

對孩子來說,能夠被了解,有助培養孩子往後瞭解他人的情緒(也就是同理心),與孩子和好,為的就是讓孩子知道:「媽媽真心想修補與你之間的關係」與「我願意了解你的需求、愛你,並與你溝通」。在任何關係中,「和好」是雙向的,並非單方面口頭道歉,卻不考慮衝突的原因,所謂和好,是奠基於:我願意了解你的需求,並嘗試與你取得共識或彼此為對方調整做法。

與幼兒的和好亦是如此,並非只是爸媽安撫孩子的情緒,而是理解孩子鬧情緒的原因,並在下一次同樣事件發生時,願意為了孩子的需求調整做法,或是讓孩子理解無法這麼做的原因。例如:理解孩子不願意睡覺是因為積木還沒排好,那麼下回可以跟孩子約定時間、提早預告,讓孩子有心理準備,或是調整時間讓孩子完成再睡覺等。

「道歉」兩個字,通常不容易說出口,心理師表示,與孩子和好其實更重視的是修補關係,所以不用拘泥於形式,如果抱歉兩字說不出口,也可以用「我覺得我不應該對你這麼兇」等句子做為開頭,並適時的表達對孩子的愛、給予擁抱。

3.覺察並調整行為

在孩子還小的時候,親子間的「衝突」經常是孩子莫名的哭鬧、踰矩,讓家長情緒失控所致,此時,除了與孩子和好之外,家長也可以進行自我對話,了解這次的不愉快是來自於自己的壓力、對孩子的不合理期待,或是忽略了孩子哪方面的需求。

另外,在某些情況下,家長會混淆「期望」與「合理要求」,而對孩子有不恰當的責罵,例如:要求孩子打招呼,家長覺得是正確的行為,但對幼兒而言,他不明白為何需要與他人打招呼,或是他經常看到照顧者也不對他人打招呼,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不打招呼就可歸咎出合理原因,但家長卻可能因為幼兒「不符期望」與「感到沒面子」就對孩子發脾氣,忽略了探究孩子不打招呼的原因。

心理師提醒,一段關係的維持,在於雙方知道即使有不愉快,仍然會和好,其中和好的前提,就是覺察彼此的分歧點與需求,進而因為理解而體諒、取得共識、並不再重蹈覆轍。

IMG_1806

練習和好‧讓關係更親密

每一次的親子衝突,都是練習維繫感情、理解孩子的契機,隨著每一次衝突發生、整理情緒、調整行為的反覆經驗,孩子會逐漸明白關係能夠被修復、有情緒是自然的事情,並且能在一次又一次的修補關係後,強壯自己對受挫經驗的容忍力,同時也讓家長越來越了解自己的孩子、與孩子越來越親密。

IMG_1987

※原文刊載於2018年5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75期。

※延伸閱讀 寶寶也會有壓力?正向回應‧給予寶寶安全感

※延伸閱讀 培養3Q好寶寶:RQ篇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作者相關文章



追求!三一東林轉型成功的奧秘


什麼是法拍屋?金拍屋?銀拍屋?鑽石屋?


江淑筠個展《集合元素》:在瞬間火花中凝視永恆


以一破千 山川戰法教你看穿主力控盤手法


就諦與印度男神 一起關心緬甸地震


鬧4年案荒 中科盼到小宅案降臨


2兆美元的債務缺口要靠盟友 川普急 日歐中俄不急


用Pantone新色「奶油黃」 為居家注入活力!5個柔和舒適的輕亮美宅


D-DAY 90天偏多操作 90天關稅豁免 台股到處黃金股


賺夠你的可支配所得


失智症─高齡社會悲歌 慢下來 等等他們


強護盤 緩繳稅 穩民心


展望亞洲 大豐國小展南亞豐華


「利他」思維創造共贏 旭榮集團邁向第二個五十年


組成繪畫:在幻象與物性之間重構空間的繪畫實踐


記得,你看到的都是「樣品」!建商最愛用的預售屋迷魂大法


乘著愛與勇氣飛翔:「讓我成為你的翅膀」徵件比賽作品捷運亮相


陳明賢帶動新創 廣納有想法有作法的年輕人


台灣真心站在親美 美國給台灣親冷屁股


關稅股災 國安危機

分享至FaceBook

0 comments ↓

There are no comments yet...Kick things off by filling out the form below.

You must log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