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智邦生活館: 生活話題

心跳太慢或太快,可能致命?  

心跳太慢或太快,可能致命?

心臟亂跳、頭暈、全身沒力,明明休息一下就沒事,為何這些症狀可能暗藏大危機?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心臟血管科主治醫師林俊立說,一般人心臟1分鐘跳60~100下是正常範圍,太快或慢都屬於心律不整,多數病人症狀都很像:沒力氣、疲倦、頭暈,以前能爬幾層樓的,現在爬一層就喘到不行。

作者/陳俊辰

圖片/林后駿

來源/康健雜誌

不過,藏在雷同病徵底下的原因卻大不同,該怎麼處理也差很多,最嚴重有猝死危機,難怪醫師會這麼緊張。心律出問題大致分3類:過慢、過快、不規則。

(1)慢速心律不整:容易累、昏倒受傷

林俊立指出,隨著老化或心臟曾受病毒或細菌感染等原因,啟動心跳的竇房結功能減弱,心跳間距愈拉愈長,每分鐘降到40次以下,血液供應不夠,叫作「病竇症候群」,容易全身倦怠、頭暈,更惡化的話,心臟可能一停3~5秒鐘,血壓過低昏倒。

另一種原因則是「房室傳導阻滯」,凌小姐診斷出來就屬於這類型,電脈衝在房室結或傳導通路上被阻礙,常和造成心臟組織局部受損的疾病,如感染性或風濕性心肌炎、冠心病等有關。林俊立指出,房室傳導阻滯和竇房結異常相比,通常心臟停的時間更長,也相對較危險。

(2)快速心律不整:可能腦缺氧

壓力大、茶、酒、菸、咖啡、甲狀腺亢進,或是交感神經或迷走神經亢奮都會使心臟亂跳,心跳每分鐘100次以上叫作「竇性心搏過速」,大多都是良性的。如果減壓、少喝酒都沒改善,也有可能是身體拉警報,例如心肌缺血、心臟衰竭前期徵兆,因此還是建議看醫生,找出真正原因才能放心。

若是突然間心跳飆升,甚至跳到想吐、胸口痛,過一會兒又好起來,一陣、一陣地間隔發生,可能是「陣發性上心室頻脈」。心臟房室間多了一條導電通道,「就像電路板多插進一條電線,引起短路,」林俊立比喻。一般不會致命,但發生時因為心臟跳太快,還沒充滿足夠的血量就搏出,就像幫浦不停空打,血壓會驟降,容易昏倒受傷。

心臟因梗塞、動過手術或感染而留下疤痕組織的病人則較易被「心室頻脈」盯上,這些結疤會不正常放電或造成電訊號紊亂;也有少數人是先天性的心臟電氣通路異常。發作時心跳一下子衝上200、300下,除了突然昏倒,還可能心、腦缺血缺氧而猝死。

(3)不規則跳動:提高中風風險

這類問題是因為電氣訊號在心臟裡亂跑,大致分成心房撲動、心房顫動和心室顫動。心房內電氣訊號傳布異常引起的心房撲動好發於心臟病人,雖然不至於要命,如果不治療,可能惡化成更嚴重的心律不整或心房顫動。

心房顫動跟年紀也有關係,估計1%台灣人有心房顫動,但因很多患者沒有明顯症狀,實際比率可能達到2~3%。65歲以上有5%;80歲以上更高達一成。

心房因不規律的快速跳動而無法有效收縮,除了心臟怦怦跳、胸悶或無力感,最大風險是心房內部分血液流動不佳,容易凝結成血栓,沖出來堵塞血管。推估每5~7個中風病人就有1位是心房顫動造成。

心室顫動是不規則跳動中最危險的,心臟在發抖,卻沒有真正的肌肉收縮動作,如果沒有立刻用手壓胸急救或用體外去顫器(AED)電擊,幫心臟「重開機」,病人很可能因心室顫動而導致心臟停止跳動。

(原文: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75887

 

相關報導請見:

心臟不好越需要運動!運動5原則

心臟不聽話 我該怎麼辦?

身體百科│更多關於心臟疾病的資訊

加入康健LINE好友,陪你一起愛健康

康健高齡趨勢論壇│洞悉產業「錢」景,11/21專家解析

 

詳見《康健雜誌網站》。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作者相關文章



願望可以被收藏!呂英菖打造沉浸式願望宇宙 願望卡無限公司正式開張


坐擁「小而美」生活圈 「富廣夢溪石」自住家庭首選


ART FORMOSA 2025 全面升級 重返展館 引領夏季當代藝術風潮


改掉5個NG習慣 讓空間乾淨一整年!


感謝僑教政策 讓我們有助人的能力


以善念為創業根本 達勝科技始終走在市場最前端


關稅大限到了 第3季操作策略


拆解主力控盤手法 台指期達人自創心法勝率逾八成


晨昏四季,在家喝茶


怕電費貴不敢開冷氣?台電認證的十大冷氣省電方法


《2025年最新》益生菌到底怎麼選?專科醫師這樣建議!


把「願望」化成卡片 傳遞溫暖與祝福


匯率、關稅大限、以伊戰爭衝擊油價 鎖定高毛利AI股


中東危機衝擊市場


2025年全球傑出僑生校友誕生


防颱措施做好了嗎?快確認8大必做防颱安全措施


《許願先生─願望卡無限公司》:把願望做成卡,讓魔法成為收藏


AI新十大建設


作帳行情升溫 台積電重返千元點火 AI台灣蓄勢衝


台灣在亞太基因定序產業鏈上不能缺席!基龍米克斯攜手NGS龍頭廠 打造亞太基因定序中心

分享至FaceBook

0 comments ↓

There are no comments yet...Kick things off by filling out the form below.

You must log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