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智邦生活館: 生活話題

告別惱人的產後痔瘡與尿失禁  

1

對於產後媽咪而言,歷經懷孕到生產的整個過程中,身體都承受了很大的轉變和挑戰,尤其是孕期所伴隨的痔瘡,甚至於產後出現的尿失禁,都讓媽咪羞於啟齒,甚至因為不好意思就醫而加重症狀,本篇提醒孕媽咪如何預防與治療,幫助遠離惱人的產後痔瘡與尿失禁困擾。

文/宋依玲 採訪諮詢/亞東醫院大腸直腸外科專任主治醫師林耿立、尹書田醫療財團法人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泌尿科主任洪峻澤

痔瘡篇

亞東醫院大腸直腸外科專任主治醫師林耿立表示,痔瘡其實不是病,但目前卻已普遍成為現代人經常出現的困擾,幾乎九成的人都曾罹患過痔瘡,只是有些不見得嚴重到需要就醫。大部分罹患痔瘡的原因皆與生活壓力或工作型態、飲食有關,尤其是20~50歲的族群最容易發生。

發生原因

林耿立醫師表示,懷孕中後期,隨著子宮逐漸脹大、腹壓增高,下腔靜脈受到壓力日漸沉重,也會直接壓迫到直腸下方、肛門的靜脈回流,導致痔靜脈擴張,不斷充血就容易形成痔瘡。另一方面,有些孕媽咪生活與飲食型態改變,懷孕期間胃口變好,體重增加太多,加上活動量減少,胃腸蠕動變慢,使得大便在大腸內停留的時間更長,造成排便困難,因而導致便祕;當大便乾硬時,會擦破痔黏膜導致出血,造成肛門劇烈疼痛。

產後痔瘡的治療方式

林耿立醫師表示,一般痔瘡不是很嚴重的孕媽咪,大部分都會在產後半年至一年內漸漸復原。通常產後媽咪因為疼痛不適至醫院就診,醫師會先以藥物治療,且坐月子期間媽咪身體較虛弱,不建議開刀,除非已造成出血不止且疼痛藥物已無法控制,或是嚴重痔瘡脫垂已影響日常生活,才會進一步考慮是否需要以手術治療。

2

尿失禁篇

除了痔瘡之外,突如其來的漏尿也會讓媽咪非常惶恐,尹書田醫療財團法人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泌尿科主任洪峻澤表示,一般來說,自然產媽咪約有四分之一的人會出現尿失禁,但大部分在2個月內就會恢復正常,若是懷孕與產後有輕微漏尿症狀,可藉由凱格爾運動來訓練骨盆底肌肉,都能得到良好改善,媽咪們不用太過擔心。

如何預防產後尿失禁

洪峻澤醫師表示,有些孕媽咪在懷孕期間就有漏尿症狀,雖然大部分可在產後漸漸復原,但仍有3%還是會經常性漏尿,因此,建議孕媽咪從懷孕開始就採取預防措施:

懷孕中期開始做

媽咪若是感覺有尿失禁症狀,建議從懷孕20週開始,即可進行凱格爾運動,加強骨盆腔肌力,加強尿道肌肉力量達到禁尿的效果,可相對減少並改善懷孕後期或產後6週內的尿失禁狀況。

孕期控制體重

懷孕後維持均衡飲食不攝取過多熱量,整個孕期體重增加應控制在12公斤以內。此外,也不要讓胎兒體重過重,不宜超過4,000克,因胎兒越大,腹壓也會增大,骨盆乘載力過重將導致漏尿發生。

養成定時上廁所習慣

不少女性常有急尿或一想要尿就必須立刻上廁所的狀況,此症狀稱為「膀胱急躁症」或「急尿症」,常與尿失禁合併發生。可藉由定時上廁所,如從原本15至30分鐘跑一次廁所延長到2小時一次,可減少急尿所造成的尿失禁困擾。

減少攝取咖啡因

咖啡因會刺激膀胱使尿肌收縮而產生漏尿。平時減少攝取咖啡、茶,以水、豆漿、果汁等不含咖啡因的飲料代替,也能減少尿失禁發生。

3

※原文刊載於2017年11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69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作者相關文章



微光匯聚成希望:一起夢想8月募款專案,溫暖守護在地弱勢


別花錢討罵!幫爸媽裝修別做這5件事


閱讀130本書後的洞察與實踐─大黑松小倆口總經理邱義榮


美國製造概念股爆紅 台積電零關稅 率科技股向前衝


疊加關稅風暴


【風水特輯】討個好吉利!「入厝」的儀式


在SUNDAY裡 我們看見他們的名字


桃園中正路地標新星!捷運利多加持,G9站雙核心生活圈無縫串聯


太空港兆元商機


夏天悶熱潮濕=異味大爆發?LG Styler拯救日常五大「易臭難洗」地雷,深入殺菌去味 潔淨細節一機搞定!


北越經濟起飛在即 宏福進軍房產


水里鄉也搭得到!幸福GO免費試營運中 偏鄉交通大升級


更好理解自己與他人 達成有效溝通 請多認識、照顧你的「情緒」


鴻海率台股攻25000 下半年領域展開 AI伺服器、機器人、電動車大軍齊發


年年日日,兩菜一湯


許僑外生一個溫暖的家:就諦書屋


想買房卻擔心貸款不夠?律師:可在契約中約定「貸款沒過」怎麼處理


暑期租屋熱潮來襲!租屋恐藏看不見的風險


保護這塊土地 讓動植物有自己的家!環境信託用公眾力量 保存自然環境原有樣貌


2.3兆資金炸裂 台積電1350元以上 台股上看25000點

分享至FaceBook

0 comments ↓

There are no comments yet...Kick things off by filling out the form below.

You must log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