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智邦生活館: 生活話題

睏倦無力、皮膚起疹子 可能是體內的濕在作怪!  

1

連日梅雨季剛過,積存在體內的「濕」可不容小覷。如果你經常覺得睏倦無力、沒精神、身體沉重、皮膚起疹子,可能是體內的濕在作怪!

來源:康健雜誌

作者:康健網站編輯整理

圖片來源:邱瑜倩

數千年前中醫就提到氣候環境變化對身體產生的影響,其中「濕」被視為引發及惡化疾病的關鍵。正常情況下,人體對於外界溫度、濕度變化有自然調節能力,但有些人因體質、疾病或生活習慣不良,造成體內水分調控系統失衡,水分排不出去,如同洪水潰堤,臟腑運作因水患而受阻。

中醫認為濕為「陰邪」,會引起氣滯,進而產生疾病。體內濕氣過重,會讓人覺得睏倦、身體四肢沉重、沒有食慾、手腳冰冷、皮膚起疹、臉上黏膩不舒服,甚至出現腸胃炎現象。

「脾虛」易生痰濕 濕氣纏身部位有差別

中醫常說「脾胃為後天之本」,脾胃負責消化吸收養分、運化排除水濕,讓身體可以正常新陳代謝,使氣血津液得以通達全身。

御絨中醫診所中醫師廖千慧指出,經常吃生冷、肥甘厚膩,這類容易損傷脾陽或使體內生痰濕的食物,或是久居潮濕之地,長期下來容易造成「脾虛」,導致運化濕氣的功能不佳,濕氣就容易堆積在體內,好似淤泥、污垢卡在機器裡,機器的馬達無力運轉,髒污就更難排除,進而產生疾病。

濕邪容易導致氣血不暢通,除了會讓人覺得身體沉重、睏倦無力。麻煩的是,體內的濕氣會到處跑、侵襲身上最脆弱的部位。

濕氣淤積在鼻肺,鼻水、鼻涕多,氣管痰多、時不時要清嗓子;

濕在腸胃會腹部容易脹氣、消化不良,大便黏膩易沾附在馬桶壁;

濕在皮膚容易有濕疹、汗皰疹;

濕在四肢容易四肢水腫、沈重疲乏小腿尤為嚴重;

濕氣侵襲下部,女性白帶多;

濕氣跑到筋骨神經,則容易在天氣變化時出現關節腫脹、痠痛等症狀。

2

(原文: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75225

 

相關報導請見:

4大招,中醫教你除身體的濕

5個最常見的錯誤消暑法

進食順序SOP!6個月腰圍小13公分

頭髮、頭皮也需要防曬!7撇步防堵紫外線

流汗就能排濕養生?「以熱制熱」小心上火!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康健雜誌網站》。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作者相關文章



AI取代不了的工作


AI世代下的親子閱讀陪伴者─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推動共讀25年


GB200需求強勁 聯電組團搶攻先進封裝商機


願望可以被收藏!呂英菖打造沉浸式願望宇宙 願望卡無限公司正式開張


坐擁「小而美」生活圈 「富廣夢溪石」自住家庭首選


ART FORMOSA 2025 全面升級 重返展館 引領夏季當代藝術風潮


改掉5個NG習慣 讓空間乾淨一整年!


感謝僑教政策 讓我們有助人的能力


以善念為創業根本 達勝科技始終走在市場最前端


關稅大限到了 第3季操作策略


拆解主力控盤手法 台指期達人自創心法勝率逾八成


晨昏四季,在家喝茶


怕電費貴不敢開冷氣?台電認證的十大冷氣省電方法


《2025年最新》益生菌到底怎麼選?專科醫師這樣建議!


把「願望」化成卡片 傳遞溫暖與祝福


匯率、關稅大限、以伊戰爭衝擊油價 鎖定高毛利AI股


中東危機衝擊市場


2025年全球傑出僑生校友誕生


防颱措施做好了嗎?快確認8大必做防颱安全措施


《許願先生─願望卡無限公司》:把願望做成卡,讓魔法成為收藏

分享至FaceBook

0 comments ↓

There are no comments yet...Kick things off by filling out the form below.

You must log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