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智邦生活館: 生活話題

首度披露全台傳統產業智慧製造地圖 台灣隱形冠軍 智造出擊  

過去幾年科技不斷創新,讓全球開創一波波新經濟典範。如今最夯的工業4.0,關鍵就在「智慧製造」。結合感測器、機聯網、大數據分析、雲端等技術,幫工廠各種機器設備接上神經與大腦,讓它們「說同一種語言」,打造新世代的智慧工廠。

面對全球競爭劇烈的商業環境,在台灣,不只傳統產業忙著升級,製造業的轉型也愈發急迫。從北到南,橫跨機械、石化、紡織、鋼鐵、零組件的產業巨頭,這些隱形冠軍不約而同都在接軌智造。

2

《遠見》歷時兩個月採訪,首度披露全台傳統產業智慧製造地圖,深入北中南21家企業,目擊智慧工廠帶來的變革,看他們如何布局未來藍圖。

傳統產業的隱形冠軍是台灣的驕傲。或隱藏於鄉間,或深居於小城的巷弄裡,產品銷售世界多國,全球市占率三成,「正港」厲害。

來到桃園龍潭小山坡上,安捷是一間生產食品包材的中小企業,每日出貨的卡車來往得如此頻繁,將馬路上的水溝蓋都壓壞了。

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如果沒有這家台灣公司為美國的星巴克及好市多製造CPLA生物可分解飲料杯,美國人可能就喝不到喜愛的冰拿鐵了。

距離龍潭約30公里外的龜山,百塑則是生產塑膠射出機的世界之霸。

多虧了這家公司精心製造的塑膠射出機,幫蘋果射出手機底座、耳機線等,人們才能快樂使用時尚的iPhone。

鏡頭轉到杜拜的世界第一高樓哈里發塔,室外高溫45℃以上,塔內卻清涼無比。不說不知道,這世界第一高樓的重量級機電工程,採用的是台灣東元的技術結晶。

鏡頭再轉到平均賽程超過3500公里的環法自行車賽,80%的車手會選擇使用美國Speedplay的踏板,而它的代工者是來自台灣大甲的台萬,一家超過30年歷史的老廠。

同樣的,在世界各地能見度極高的TOTO衛浴,少不了位於台中的橋椿。這間全球第一大鋅合金水龍頭製造廠,幫它高度客製化昂貴的水龍頭。

傳產業導入智慧製造〉機器聯網,生產更彈性

雖說台灣的隱形冠軍們,分散在不同的產業,但是近一兩年來,它們都在做同一件事──把工廠變聰明。

從智慧工廠、大數據分析、物聯網、導入人工智慧與虛實整合等,這些「玄妙高深」,正在台灣隱形冠軍的工廠裡發酵。

北起台灣頭,南至台灣尾,除了前述的隱形冠軍,世界最大汽車引擎售服市場電子零組件供應廠車王電子、世界第一大運動鞋代工廠寶成、世界第一大自行車製造商巨大、世界第一大鋼鐵螺帽廠三星科技、世界第一大自行車鏈條廠桂盟等,還有鼎鼎大名的台塑集團、單位產值全球第一的中鋼,橫跨機械、石化、紡織、鋼鐵、零組件的產業巨頭,不約而同都在導入智慧製造。

外界的印象幡然改變。原來,台灣最需要做工業4.0的,不是高科技產業,而是傳統產業。

再以今年3月的台灣工具機展為例,大部分參展設備商都在告訴客戶:「快來!這裡有智慧製造的解決方案。」相較於去年,只有兩、三家工具機大廠這麼做的情況是絕大的改變。

究其背後原因,塑膠射出機製造大廠、百塑董事長胡永進說得直白:「未來的工具機,如果沒有工業4.0的配備與功能,一定賣不出去。」

長年深入工廠的工業局代理局長呂正華更是觀察到:「愈來愈多隱形冠軍做智慧製造,代表台灣傳產正處於一波很大的轉型升級。」

邁向智造第一步:大數據分析

台灣最大聚酯加工絲廠力麗,就是一個例子。來到彰化芳苑工業區的總廠,得先穿越一大片菜園及養雞場,左彎右繞方能抵達。廣達57甲的廠區,1996年花費台幣十億元自動化,是當時全台灣最先進的加工絲廠。

如今2017年,力麗進行智能化升級,一口台灣國語的力麗生產部副總經理張春景,一路見證公司的成長,躬逢其盛也成了「數據大師」。

全廠119台假撚機,已有28台裝上216感測器,即時監視生產品質,收集下來的絲線張力資料,可預判生產是否即將出現異常。若是加工絲的生產張力快要突破設定值,系統立刻自行啟動切絲並通報人員處理。

這裡,1∕3產線已導入智能化。張春景算了一下,每台假撚機每天產出18億筆的數據,相當於每月1兆120億筆,令人咋舌,且要妥善儲存六個月。「顧數據像在顧阿公一樣,」張春景半開玩笑說。

但從「製造」到「智造」,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要做大數據分析時,許多數據必須從機器裡的「數據墳墓(data graves)」中挖出來。做機聯網(Machine to Machine)時,由於工廠裡的設備常常是「八國聯軍」,什麼品牌都有,要讓這些講不同語言的設備串連起來,還真會難倒人。

年年坐收穩定獲利,隱形冠軍及中堅企業們為什麼還要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

來到桃園鶯歌一個住商混合區內,小巷深處,披掛著台灣第一大鋼珠滑軌生產者名號的南俊國際,給了第一個答案。

成立於1977年的南俊國際,只生產一種產品:鋼珠滑軌。櫃子要能滑動,冰箱櫃要能拉出,伺服器要能推動,都要靠這個零組件。

行銷30餘國的南俊國際,主要出口北美,雖然資本額只有5.2億元、員工654人,這家中小企業卻幾乎等同於台灣鋼珠滑軌的代名詞。

步入工廠,還不具備智能的產線上,只見鋼材放入輥輪中進行鈑金成型,再由機器自動裁切成指定的尺寸,同時沖壓成孔成形,鋼珠滑軌的雛形一段段持續掉入鐵籠中。走道上,每隔30秒就有工人開著一輛叉車駛來,相當依賴人工。

訂單滿手,但產能開不出來,是這家中小企業面臨的問題。智慧製造,則是解決問題的新寄託。

五年前,南俊國際開始規劃北港和斗六兩個南部廠搬遷雲科新廠,陸續花了13億元,添置自動化及標準化的生產製程;現正規劃導入智慧製造,預計每年投入汰換舊設備、安裝感測器、布建機聯網、調整工作流程的花費,大約兩億元。由此可見,傳統產業要做智能化,門檻頗高。

減少勞動力、優化流程 以高品質取勝 

「都是為了因應未來少子化,」南俊國際總經理吳仁山說,以前三個職位有十個人來應徵,現在只剩下八個人上門,員工不好找,「十年以後會更不好找。」

因此,對南俊國際而言,未來已經來了,智慧製造非做不可。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3歲、剪了個宛如韓星時尚髮型的吳仁山,笑起來有兩個酒窩,凸顯了這一波傳產拼智造風潮中,相當多是由接班第二代主導的現象。

吳仁山從小就住在工廠,寒暑假都在工廠幫忙,是典型沒聽到車床的機器聲會睡不著的傳產二代,2012年正式接班。他認為,工廠不能再往低成本取勝,而是應該擁有自己的內涵,新建的雲科新廠,便確定導入智慧製造。

即便光是先試做中間一段製程「實驗看看什麼是智能化」,就花費上千萬。幸好母親、南俊國際董事長李金蘭大力支持:「儘管我不懂,但是我相信他的判斷,」李金蘭一臉慈祥說。

傳產二代拼智造,還有同屬「企業二代薪傳會」的桂盟及橋椿。其中橋椿第二代、橋椿集團執行長楊慶祺大手筆斥資55億元導入智慧製造,令人「肅然起敬」。吳仁山在參觀了橋椿的智慧工廠之後深受啟發:「工業4.0,傳產應該做得到。」

爭訂單、開發新生意〉「一廠一智造」贏在未來

智造必推的更直接原因,是與未來的訂單休戚相關。

根據資策會2016年調查,台灣傳統企業自評所處產業仍處於工業3.0至3.5之間,亦即應用機械大量生產,但未透過整合感測器、物聯網、大數據等資通訊科技進行智能化生產。很快地,隨著愈來愈多的海外競爭者推行工業4.0,將會迫使台灣失去國際客戶。現在不趕緊推智慧製造,三、五年後可能就會被淘汰。

隱形冠軍4.0處於現在進行式,背後一大驅動力固然是生產製造的精進,更有遠見的企業主則是看到這將為公司帶來新的商業模式。

每年生產三億個飲料杯的安捷,日日24小時出貨,生產十分暢旺,客製化的飲料杯從3口徑到98口徑,無所不包,品項堪稱全球最齊全。

最近,安捷總經理石國正在幫工廠的每一台機器和設備「命名」,準備互相串連。很快地,所有的產品與物料也要賦予明確的序號,譬如條碼。

已擬好「十年百億」計畫的安捷,希望在導入工業4.0後,人均年產值可從現在的450萬元翻倍,10年後的營業額,由現在的10億元成長到100億元。

力拚大量客製化 搶食B2C市場

偉大的目標要達陣,憑藉的便是智慧製造帶來的大量客製化能力。

「以前我們是做B2B,以後可以做B2C,」石國說,未來透過電商平台,終端消費者如餐廳和飲料店,可以直接在網路上向安捷下單,要求印上特殊圖案,中間無須再透過經銷商。愈來愈多的個性化小單,正是全世界未來的消費趨勢。

當製造能力因為智能化而改變之後,更深層次的是新的商業模式將出現,這是台灣傳統產業的新契機。

「工業4.0令傳產受益最大,」輔導多家企業導入智造的中原大學機械工程系教授王世明指出,傳產過去比較依賴人工,導入智造後,可幫企業解決很多隱性和顯性的問題。更可貴的是,企業會猛然發現一個新的商機跑出來,為自己增添另外一個新的競爭力。

有趣的是,工業4.0來到傳產企業,呈現的是「一廠一智造」,每一間智造的型態不盡相同,有些公司非常仰賴自動化,有些很擅長彈性生產。

高雄岡山,素有「螺絲窟」之稱,是全球廠商密度最高、供應鏈最完整的扣件產業聚落。站在舊廠改建的彌陀廠,世豐螺絲總經理陳駿彥正在想辦法,讓全廠都裝上感測器的150多個機台,整合成同一系統。

這些感測器宛如「眼睛」,可惜它們目前看到的資料無法統一「對焦」。畢業於澳洲墨爾本皇家工業大學的六年級生陳駿彥,遇到接班以來罕見的技術難題。

雖然很傷腦筋,但他仍堅持,唯有靠智能化才能把老師傅的know-how傳承下去。陳駿彥說,過去世豐主力生產的烤漆螺絲,很依賴老師傅的加工技術,當老師傅慢慢退休,知識怎麼留下來?傳承的人有沒有這個能耐接手?最好是將這些know-how經過標準化,再輸入智慧型知識管理系統中,永久保存。當公司未來需要更多產能時,就可以到海外複製一個一模一樣的智慧工廠。 

舊腦袋必須裝入新觀念,台灣的隱形冠軍們,正在定義自己的未來。

 

文╱邱莉燕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6月號;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

【立即購買遠見雜誌6月號

 


作者相關文章



願望可以被收藏!呂英菖打造沉浸式願望宇宙 願望卡無限公司正式開張


坐擁「小而美」生活圈 「富廣夢溪石」自住家庭首選


ART FORMOSA 2025 全面升級 重返展館 引領夏季當代藝術風潮


改掉5個NG習慣 讓空間乾淨一整年!


感謝僑教政策 讓我們有助人的能力


以善念為創業根本 達勝科技始終走在市場最前端


關稅大限到了 第3季操作策略


拆解主力控盤手法 台指期達人自創心法勝率逾八成


晨昏四季,在家喝茶


怕電費貴不敢開冷氣?台電認證的十大冷氣省電方法


《2025年最新》益生菌到底怎麼選?專科醫師這樣建議!


把「願望」化成卡片 傳遞溫暖與祝福


匯率、關稅大限、以伊戰爭衝擊油價 鎖定高毛利AI股


中東危機衝擊市場


2025年全球傑出僑生校友誕生


防颱措施做好了嗎?快確認8大必做防颱安全措施


《許願先生─願望卡無限公司》:把願望做成卡,讓魔法成為收藏


AI新十大建設


作帳行情升溫 台積電重返千元點火 AI台灣蓄勢衝


台灣在亞太基因定序產業鏈上不能缺席!基龍米克斯攜手NGS龍頭廠 打造亞太基因定序中心

分享至FaceBook

0 comments ↓

There are no comments yet...Kick things off by filling out the form below.

You must log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