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智邦生活館: 生活話題

因季節合宜 美味營養價值高 吃當季盛產 省錢又健康  

蔬果逄盛產期,不須灑農藥就能長得快又好,且量多便宜,吃得也安心;吃當季,對農民生計更是最直接的幫助。怎麼辨別當季蔬果?只要看到攤位上出現最頻繁、長得最好的,八九不離十就是了。

來到位在新竹縣光明六路東二段上的厚食聚落,這是一個有咖啡、工藝品和蔬食料理為主的小農人文市集,才一踏入門口,聚落阿姨羅月圓便熱情迎向前與人招呼。

天氣冷,她給了兩顆水煮熱雞蛋,說是可以放在口袋讓人暖手;才給完雞蛋,她便轉身,遞一盆竹炭爐火,和桂圓湯,深怕來客凍著。打點好來客後,她開始介紹身後的青菜:白蘿蔔、紅蘿蔔、高麗菜、佛手柑……。

眼前這一落落蔬果,都採友善自然農法,是羅月圓一大清早向自家周圍小農收購,有什麼就帶什麼,各個顏色鮮豔,紅綠錯落有致。

但是蔬果何須介紹?其實,她想要與人分享的是,這些剛好在盛產季的蔬果,可以展現大自然的律動。

5

古老農家諺語:「正月蔥、二月韭、三月莧、四月蕹……」指的是蔬果按著時序生長,每一季都會有不同盛產的作物。飲食文學作家焦桐也非常認同農家的智慧,因為蔬果最能表達季節變換的節奏感。

只不過,都市人大多忙碌,很難抬起頭了解哪些蔬果產自當季,倘依循節氣吃東西,能帶來什麼好處?

常為文介紹在地小農產品的梧桐環境整合基金會執行長朱慧芳說,在都市生活愈久,對當季的概念愈薄弱;但事實上,跟著自然律動吃東西,好處非常多!

        好處1〉量多便宜 最省荷包

首先就是民眾最關心的價格。

朱慧芳指出,蔬果在適當的生長季節,都是長得最快最好,因此每一季都有便宜的蔬果;在物價飛漲的時代,吃當季無疑可以省荷包。

舉例而言,3月是番茄盛產季,超市龍頭全聯就主打番茄季,一盒色澤鮮豔新鮮的小番茄,價格只要一個50元銅板就能買到,比起非盛產季購買來得便宜許多。

其次,民眾關心的農藥殘留問題,當季蔬果疑慮最少。

        好處2〉作物抵抗力最強 不須灑農藥

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指出,當蔬果逢盛產期時,根本不須灑農藥,就會長得非常好;如果吃非盛產期的蔬果,農人為了讓蔬果長得好,就必須灑農藥。

另外,一些較珍貴的進口蔬果,為了保存,農藥也可能會下得比較重。

「師法自然,跟著四季吃,是安心飲食最簡單的方法,」朱慧芳說,人體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人體經過幾億年的演化都是跟周邊植物、大自然的冷暖、日起日落一起生長,所以飲食跟著自然律動,才是對身體最健康的方式。

就像夏天西瓜盛產,剛好身體需要水分與散熱,所以吃西瓜最好,這也是為什麼夏季瓜類這麼多的原因。

反觀,冬天就不是瓜類的盛產季,且天冷身體是要收斂的,再吃國外進口的瓜類,當然不是健康的飲食方法。

        好處3〉幫助農民生計

吃當季,對農民生計也很有幫助。

比如說,高麗菜常因盛產,價格大跌,一顆高麗菜只賣20元,倘到產地買一顆甚至10元都買得到。

焦桐就建議,當季有什麼蔬果,大家就乖乖吃,如此一來農人就不會都苦哈哈的。

其實認識當季的方法很簡單,只要看到蔬果攤出現最頻繁、最便宜且長得最好的,八九不離十就是當季蔬果。

近幾年全台小農市集興盛,也是民眾除了超市及傳統市場外,挑當季蔬果的另一個去處。根據開拓文教基金會「台灣農夫市集地圖」的統計,全台目前共有70個活躍的農夫市集,散落各地。

舉例來說,由北至南,大台北地區有據點最多的248農學市集,台中的合樸市集成立時間最早,高雄則有全台最美的微風市集,假日都有擺攤。

也因小農多半採友善環境的農法耕種,更能安心買到農藥安全的蔬果。

至於外食族怎麼辦?朱慧芳建議,可以到自助餐廳吃飯,因為自助餐廳業者為了壓低成本,多會採買價位較低的蔬菜,這也是吃當季的小撇步。

回歸根本,對於幾乎快失去「自煮力」的現代人,朱慧芳直言,平常不煮飯的人,真的很難了解當季蔬果的節奏,因此最好慢慢培養「識食」能力,可以從每週試著自己煮一餐開始,培養煮菜買菜的興趣,才能生活得安全又健康。

 

文╱陳承璋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食農教育動起來 認真學吃飯;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
【立即購買遠見雜誌食農教育動起來 認真學吃飯】

 

 


作者相關文章



台灣在EUV製程的特用化學擺脫美國技術有多難


如何避開新青安急凍危機?地政將軍關漢君:房市不會崩盤 但將迎來「15%修正期」!


星際之門 芝麻開門 OpenAI CEO台韓固樁 亞洲科技股大爆發


生活質感Level Up!小宅走道與臥榻規劃技巧


記憶體發飆


王惠鈞攜手博太生醫 開啟阿茲海默症植物新藥研發


轉角遇見就諦 看見人生美好風景


樑壓床、鏡子對床真的會招來壞運勢嗎?


2025國慶焰火在南投登場 縣府推接駁專車疏運人潮


用手語翻譯 打開溝通的門


800V升級潮 飆股大追蹤 電源技術大突破 2.3兆市值上位新局


3D IC搶2.4兆大餅


領略色彩繽紛 讓想像力高飛 70歲雄獅文具越活越年輕!


破框.建構—桃園結構技術論壇揭示建築安全新世代


Q4必追 8檔焦點股 一路旺到年底


坪數小沒關係!3招打造18坪日系宅


山海鎌倉 • 旅中隨帖


川習TikTok


用[微]預算 直[上]竹北門牌負擔得起的好品味 首選【微上】


博太生醫董座徐宜生 從零售王到建構植物新藥大平台的轉折人生

分享至FaceBook

0 comments ↓

There are no comments yet...Kick things off by filling out the form below.

You must log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