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智邦生活館: 生活話題

偷學 成功者的運動筆記  

近年來,運動逐漸成為風尚,但鮮少人知道,除了維持體態、強健體魄、紓壓娛樂,運動竟是一堂堂最有價值的人生與企業管理課。

這是因為運動有許多元素,一一反映現實的人生,它是工作職場的縮影、生命經驗的重演,亦是企業組織的翻版……。

《遠見》採訪團隊專訪數十位熱愛運動的成功人士、各領域專家,從他們的運動筆記中,窺見他們的人生觀,讓人發現:「原來,運動這麼不簡單!」

下次,當你運動時,除了身體動,腦筋更要動,細細品味運動為自己的人生上了什麼課?加以力行後,相信你的生命,將有更不同的體驗!

2

問一個假想題!

倘若你是一個科技業老闆,同時面對兩個前來應徵的新人。一個是擁有頂大學歷、科技相關背景,氣質內向沉悶的宅男,而另一個則是沒有科技專業經歷,卻在運動有卓越表現的體保生(體育保送生),你選哪一個?

想必,多數人都毫不遲疑地選擇科技宅男。畢竟,一想到運動員,所謂「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刻板印象,旋即油然而生,任誰都無法甘冒風險,把重責大任交給一個看來「只會運動」的門外漢。但偏偏,位於新竹科學園區的上櫃公司牧德科技,就大大顛覆了傳統的用人準則。

          趨勢1・運動人才搶手:科技廠啟用體保生 締造傲人實蹟

走進這家員工平均年齡只有33歲的企業,映入眼簾的全是笑容可掬青春樣貌。在辦公室一隅,幾位身材超高、體型壯碩的員工正聚精會神地討論著手上的專案。一經董事長汪光夏介紹,才赫然發覺,原來他們全是籃球體保生。

從他們對話時的專業口吻,顯示出思緒一如在球場上敏捷俐落,難怪站在一旁的汪光夏,一見訪客驚訝的神情,聲音立即高了八度:「這群人真是令人驚豔!」接著他驕傲地表示,「牧德約150個員工,就有11個是專業運動員出身,而且未來還會更多喲!」

令人訝異的是,這家「大膽起用」體保生的企業,非但沒有承受一如世俗所預料中的「風險」,反而在去年同業業績哀鴻遍野之際,全年營收創下歷史新高,2016年第四季還寫下年成長率99%的驚人成績,在台灣上市櫃公司治理評鑑中,更排名前5%。

1988年還在中華大學任教的汪光夏帶著學生創立牧德,主攻PCB檢測設備。由於汪光夏和總經理陳復生都是羽球高手,深感運動能刺激團隊的工作熱忱、凝聚向心力,於是在公司成立了羽球社和籃球社。

字典裡從沒有「半調子」的汪光夏,為了讓社團運作更專業,還特別請教練教球,但一開始,由於教練並非正式員工,時間無法配合公司的節奏,汪光夏索性在2015年6月直接到各體育大學尋覓了兩名體育績優生,聘為正式員工,除了下班教同仁打球,更讓他們參與公司事務。

這項十分跳tone的用人思惟,一開始眾人冷眼旁觀;沒想到,結局竟讓人跌破眼鏡!

以曾是中華羽協甲組球員,擔任羽球教練的蔡政翎來說,被安排在業務客服部,儘管缺乏科技專業,卻大大發揮耐操、肯學、陽光的運動員特質,表現令人激賞,讓汪光夏立馬在當年年底又招募了另一批體保生。第二批晉用的四名,及2016年陸續延攬的五名體保生,同樣展現了體育人的優質條件。其中,同樣是羽球選手,蔡政翎的哥哥蔡政羽最令公司印象深刻。

陳復生回述,從沒在科技廠待過的蔡政羽,一進公司,被放在業務部,沒人預期缺乏專業的他能生存下來。一開始,主管就交給他最難搞的客戶,沒想到蔡政羽將跑客戶當練球一樣,反覆嘗試,球路(做事方式)不對就修正。在他不斷敲門、優化服務下,竟破天荒地拿下了「不可能的訂單」。

光蔡政羽一個人,去年就拿下1600萬元訂單。「他不信邪,一定要把球打好,把事做到位!」陳復生一語道破這群運動員員工的價值。

他有感而發,以往基層員工很容易為了小事心生埋怨,甚至將情緒擴散,但體保生面對委曲,總是正面以對。在文化感染擴散下,同仁的耐挫力都提升了,離職率也降低。

發現運動員在工作的表現超乎預期,深感科技業缺工嚴重的汪光夏「呷好道相報」,還向體育署建議建立績優體育生人才庫,讓企業晉用這些「好用」的體保生。

          趨勢2・老闆們愛運動:運動員出身的CEO 治理成果卓著

運動能幫助員工工作表現的案例,早有研究證明。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曾針對30位從哈佛畢業的企業領導人調查,發現他們幾乎全都有長期運動的經驗,還有不少人參加過運動團隊。報告指出,運動競技不僅能幫助領導人面對挑戰時有更高的競爭力,也能讓他們學習如何面對輸贏與挫折,及跟團隊成員溝通的能力。

正因為如此,全球許多領袖級人物都熱愛運動。例如美國聯準會前主席葛林斯潘固定打網球,剛卸任的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每天早上起床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衝進健身房鍛鍊,每週堅持至少鍛鍊六天,每次大約45分鐘,只有星期天休息。

據統計,在《財富》500強CEO中,55%都曾經是運動場上的健將。有媒體更曾邀請著名的薪酬專家,針對運動CEO與公司業績的相關性進行研究,結果發現,獲利能力好的企業,幾乎都是有運動習慣的CEO。

愛運動不只是西方成功人士的專利,香港首富李嘉誠是高爾夫球痴,每天清晨6點親自駕車去打1.5小時的高爾夫球,甚至為了打球方便還搬到球場旁。台灣成功企業家更是熱愛運動,近幾年來將台灣Costco經營有聲有色的好市多亞太區總裁張嗣漢,年輕時就是籃球明星,Costco的經營之道不乏從籃球場上悟出;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有上百萬名員工,迄今仍堅持抽空練瑜伽。

而阿瘦皮鞋董事長羅榮岳,除了眾所皆知的超級馬拉松,打太極拳更成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環。剛滿60歲的他,這兩年跟著太太爬百岳、跑馬拉松、玩鐵人三項,但自從學了太極拳,他的體會更深。羅榮岳透露,太極拳所有動作都是圓和弧線,重視平衡,講求「意氣勁」,接觸一年後他自認還在學形式、拳架,帶給他的啟發是學任何事,都要「靜」跟「敬」。太極拳強調平衡與鬆,遇到事情太多、心情繁雜時,羅榮岳就會放開緊繃的身體,讓心回於平靜,做出好的決策判斷。

104人力銀行曾調查,87%企業認為,規律運動可提升工作效率;更有90%企業認為,規律運動可強化工作時的心理狀態,有運動習慣的工作者在遭遇逆境時,更能正面以對。

例如被主管責罵時,有36.2%缺乏運動的工作者「會一直在意,久久無法釋懷」,但37.6%有運動的工作者會「思考主管斥責我的理由,理解老闆的想法」,比無運動者(21.6%)更正面。

對薪水不滿意時,有運動者會「默默做事,等待老闆看到我的努力」(36.9%),而無運動者卻寧願選擇「安於現狀,有多少薪水就做多少事」(27.7%)。換言之,運動已是時下企業舉才的「潛條件」,88.3%企業主與人資主管表示會優先錄取有運動習慣的求職者。

          趨勢3・名人向運動取經:成功者心法 運動中的哲理受重視

除了用人舉才,運動更已成為企業管理者取經的元素。哈佛商學院就曾將美國職棒大聯盟紅襪隊的經營模式,做為企業擬訂策略的參考。

長期研究產業動態的前東方線上行銷副總監李釧如觀察,國內創業者與高階經理人在聚會中,除了喜歡交換商場訊息外,最喜歡談的就是運動,例如高爾夫、單車環島、登玉山、鐵人三項、戈壁挑戰等,還會揪團運動。

教育部體育署調查發現,台灣運動人口比例從2006年的76.9%逐年增加至2015年83%。其中每週至少運動三次、每次30分鐘、心跳達130下或是運動強度會喘會流汗的規律運動人口比例,更是從2006的18.8%,飆至2015年的33.4%,增加近一倍。

「頭腦簡單、四肢發達」已是落伍的舊觀念。運動已成為現代人另一門不得不的「必修課」,你,運動了嗎?

文╱李建興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2月號;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


作者相關文章



用愛改變流浪貓的生命—新屋貓舍義工團


AI永動機


台灣在EUV製程的特用化學擺脫美國技術有多難


如何避開新青安急凍危機?地政將軍關漢君:房市不會崩盤 但將迎來「15%修正期」!


星際之門 芝麻開門 OpenAI CEO台韓固樁 亞洲科技股大爆發


生活質感Level Up!小宅走道與臥榻規劃技巧


記憶體發飆


王惠鈞攜手博太生醫 開啟阿茲海默症植物新藥研發


轉角遇見就諦 看見人生美好風景


樑壓床、鏡子對床真的會招來壞運勢嗎?


2025國慶焰火在南投登場 縣府推接駁專車疏運人潮


用手語翻譯 打開溝通的門


800V升級潮 飆股大追蹤 電源技術大突破 2.3兆市值上位新局


3D IC搶2.4兆大餅


領略色彩繽紛 讓想像力高飛 70歲雄獅文具越活越年輕!


破框.建構—桃園結構技術論壇揭示建築安全新世代


Q4必追 8檔焦點股 一路旺到年底


坪數小沒關係!3招打造18坪日系宅


山海鎌倉 • 旅中隨帖


川習TikTok

分享至FaceBook

0 comments ↓

There are no comments yet...Kick things off by filling out the form below.

You must log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