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智邦生活館: 生活話題

公開儀式的必要  

我曾經覺得早會、年會這類儀式性的活動,只是形式與口號。歷練職場多年,我逐漸認同這個做法,也會設計公開儀式來提升組織運作效率;我自己也會透過儀式性的行為來建立秩序,強化意志力。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保險公司的外勤單位,每天早上,全單位的人都要聚在一起開早會:主管講話、報告工作進度、聽演講、分享經驗,還要唱歌,經過這一連串的儀式之後,才開始一天的班。

年輕的時候,我對這種儀式性的活動,很不以為然,覺得這只是形式與口號,真的對工作有幫助嗎?可是年長之後,歷練了職場的酸甜苦辣,我逐漸認同公開儀式的重要,也會設計許多儀式性的作為,以提升組織運作的效率。而我自己,也會透過一些儀式性的行為來建立秩序,強化自己的意志力。

保險公司的外勤業務工作,每天都要歷經外界的各種考驗,客戶的拒絕與冷言冷語,讓人充滿挫折,工作者要出門前都要下很大的決心。而每天的早會,就是藉由外在的形式,讓工作者得以展開一天的拜訪工作,至於會中的教育訓練功能,則只是附帶的收益而已。早會確保了工作者準時早起的習慣,也激勵了他們的鬥志、強化了他們的意志力。

理解了公開儀式行為的功能之後,我也為組織設計了各種的公開儀式:年會、半年會、季會、月會、周會,視組織不同而選擇舉行。此外,各種報告會、分享會、檢討會,也勢必要舉辦。公司中還不時舉辦各種競賽獎勵,並公開頒獎,以凸顯公司認同的價值觀,進而凝聚共識。

公開的儀式也包括各種海報的運用,像張貼標語就是工廠生產單位常見的作為,把重要的工作要求、準則,貼在工廠中顯著的地方以提醒所有人遵守。而在一般的辦公室中,也可以針對特殊的活動張貼海報,凝聚同仁共識以強化工作推動的效果。以業務單位為例,把年度業務目標、各種競賽活動,用海報張貼,隨時更新工作進度,是最常見的公開儀式活動。

組織需要儀式化的作為,以維持組織正常的運作。個人亦復如此,每個人會有情緒起伏,不見得能長期維持好的工作態度,因此也要規畫一些儀式化的行為,來強化自己的意志力,提高工作意願。

以我自己為例,我平常穿著十分休閒,可是當我工作情緒低落時,就會刻意穿著全套正式的西裝,讓自己看起來儀容端正,精神奕奕。每天出門上班前,一定要刮鬍子,透過這個象徵性的行為,讓自己進入上班情緒。另外,要出書的前幾個月,我會每天5點起床,坐在桌前,不論有沒有寫作情緒,都如此作為,強行讓自己進入寫作狀態。

定期地舉辦公開儀式,會變成組織制度的一部分,可以有效推動組織的運作,有助於組織目標的達成。同樣地,用外在定型化、儀式化的行為建立秩序與紀律,也可以強化自己工作的意志力與鬥志。

 

photo-8何飛鵬

城邦出版集團副董事長、商周出版發行人。曾任《卓越》雜誌、《保險行銷》雜誌總編輯,曾被金石堂書店選為1997年出版風雲人物。何飛鵬部落格:http://blog.pixnet.net/feipengho

 

(本文摘自2014年1月號《經理人月刊》「成功CEO的26個習慣」,更多內容請參閱本期《經理人月刊》。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經理人月刊》第110期 www.managertoday.com.tw)


作者相關文章



巴菲特機會


【生活知識】杜絕「蟲蟲危機」 梅雨季消滅白蟻這樣做


伸出手,學會「聽」:共創友善世界


美債不會倒 聯準會主席不能開除 假議題測試萬九支撐


台灣主權基金


追求!三一東林轉型成功的奧秘


什麼是法拍屋?金拍屋?銀拍屋?鑽石屋?


江淑筠個展《集合元素》:在瞬間火花中凝視永恆


以一破千 山川戰法教你看穿主力控盤手法


就諦與印度男神 一起關心緬甸地震


鬧4年案荒 中科盼到小宅案降臨


2兆美元的債務缺口要靠盟友 川普急 日歐中俄不急


用Pantone新色「奶油黃」 為居家注入活力!5個柔和舒適的輕亮美宅


D-DAY 90天偏多操作 90天關稅豁免 台股到處黃金股


賺夠你的可支配所得


失智症─高齡社會悲歌 慢下來 等等他們


強護盤 緩繳稅 穩民心


展望亞洲 大豐國小展南亞豐華


「利他」思維創造共贏 旭榮集團邁向第二個五十年


組成繪畫:在幻象與物性之間重構空間的繪畫實踐

分享至FaceBook

0 comments ↓

There are no comments yet...Kick things off by filling out the form below.

You must log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