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智邦生活館: 生活話題

減重先減脂,認識體脂肪!  

醫師發現,肥胖與癌症的發生有相當密切的關係,因此減肥不僅是為了愛漂亮,也有健康上的積極意義。產後媽媽減重,首要是減脂,打擊脂肪前,需要認識一下體內脂肪,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
102-11MB_114_(5)
獲得美國安德森治癌中心腫瘤生物學博士的顏榮郎醫師,回國後曾在長庚醫院放射腫瘤科執壺,長期研究癌症機轉的他指出,肥胖症與癌症的發生有相當密切的關係,因此針對產後媽媽減重的需要,首要是減脂,這不僅是為了愛漂亮,也可以降低日後罹患癌症的風險。

肥胖的定義

BMI

顏榮郎醫師表示,身體質量指數(BMI)是常用來評估肥胖與否的工具。其計算方式如下:

BMI =體重(公斤)/身高2(公尺)

台灣成年人的理想BMI值為18.5≦BMI<24;當BMI≧24則代表體重過重,≧27就代表肥胖。但這還要搭配身體組成當中的體脂肪比例(體脂率)來判斷,例如運動員或長期健身的人,其身體組成中很高比例來自於肌肉,因此雖然BMI值可能超過30,但如果體脂肪比例很低,就不需減重。

102-11MB_114_(2)體脂率

推測體脂率的方法有好幾種,除了使用體脂計測量之外,也可以透過量腰圍來推算:

男性體脂率推算法:

參數a = 腰圍(公分)x 0.74;參數b =(體重∕公斤x 0.082)+ 44.74;

體脂肪總重量= a–b, 體脂肪比例 =(體脂肪總重量 ÷ 體重)x 100%

女性體脂率推算法:

參數a= 腰圍(公分)x 0.74; 參數b=(體重∕公斤x 0.082)+ 34.89;

體脂肪總重量= a–b , 體脂肪比例=(體脂肪總重量÷體重)x 100%

男生正常體脂率約在15%~25%,女生則為20%~30%;成年男性的體脂肪率若大於25%,女性大於30%,即使體重與BMI值在正常範圍內,仍屬肥胖。

腰圍

測量腰圍可以了解內臟脂肪量,腰圍愈寬,代表內臟脂肪愈多,愈容易引發慢性發炎與多種慢性病,因此,若男性腰圍超過90公分、女性超過80公分,都屬於內臟脂肪含量超標者。

認識脂肪

針對脂肪組織,顏榮郎醫師有以下解釋:人類的脂肪可分為兩種,但它們對於健康的影響卻完全相反。

白色脂肪組織

內臟脂肪屬之,主要功能在儲存多餘熱量,這類脂肪細胞內含有單顆大型脂肪球,而細胞核、細胞質則被油滴推擠至邊緣,而且線粒體很少;因此當白色脂肪組織增生肥大後,容易產生中廣型肥胖,引發慢性發炎與其它慢性病。

褐色脂肪組織

主要功能是產熱以維持體溫;由於嬰兒腦部的體溫調節中樞尚不發達,容易死於失溫,所以依賴褐色脂肪產熱以維持體溫,其含量可達體重的5%。褐色脂肪細胞中的脂肪被儲存成多顆中小型油滴,且富含許多線粒體(是白色脂肪細胞的1,000倍);這些線粒體能讓脂肪酸代謝直接以熱能的產生而釋放,因此褐色脂肪愈多,愈能消耗身體過剩的熱量,有利於減肥。

但是當我們自出生後,褐色脂肪會逐漸減少,長至成人時已大幅退化;而白色脂肪則會隨著年齡增長愈長愈多。近年研究顯示,成人仍有少量褐色脂肪,主要分布在後頸部、鎖骨上方、肩胛骨附近、腋窩下、心臟、脊椎和腎上腺週邊。

肥胖與慢性低度發炎的關係

顏榮郎醫師表示,當脂肪生長過快,脂肪組織擴張超過血管供應能耐時,會因缺氧而導致脂肪細胞死亡,這會吸引巨噬細胞過來並加重發炎,形成發炎與肥胖的惡性循環。

近年才逐漸被醫界了解的慢性低度發炎,是因急性發炎時受傷組織的修復不完整,使發炎持續低度運作而產生。這類發炎不劇烈,患者或醫師通常不會主動治療,因此發炎現象可能持續數年;此時若加上肥胖而致慢性發炎反應加劇,或是加上長期心理壓力、抽菸等不良生活習慣,慢性發炎便可能引發各種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腦中風、老人痴呆症、巴金森氏症等),也可能會誘發癌症。
102-11MB_114_(1)
文/曾詠蓁  採訪諮詢/美國安德森治癌中心腫瘤生物學博士顏榮郎醫師 參考資料/《抗癌就像減肥》,顏榮郎醫師著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作者相關文章



建構法人投資思維 突破散戶盲點 不再追漲殺跌!


用愛改變流浪貓的生命—新屋貓舍義工團


AI永動機


台灣在EUV製程的特用化學擺脫美國技術有多難


如何避開新青安急凍危機?地政將軍關漢君:房市不會崩盤 但將迎來「15%修正期」!


星際之門 芝麻開門 OpenAI CEO台韓固樁 亞洲科技股大爆發


生活質感Level Up!小宅走道與臥榻規劃技巧


記憶體發飆


王惠鈞攜手博太生醫 開啟阿茲海默症植物新藥研發


轉角遇見就諦 看見人生美好風景


樑壓床、鏡子對床真的會招來壞運勢嗎?


2025國慶焰火在南投登場 縣府推接駁專車疏運人潮


用手語翻譯 打開溝通的門


800V升級潮 飆股大追蹤 電源技術大突破 2.3兆市值上位新局


3D IC搶2.4兆大餅


領略色彩繽紛 讓想像力高飛 70歲雄獅文具越活越年輕!


破框.建構—桃園結構技術論壇揭示建築安全新世代


Q4必追 8檔焦點股 一路旺到年底


坪數小沒關係!3招打造18坪日系宅


山海鎌倉 • 旅中隨帖

分享至FaceBook

0 comments ↓

There are no comments yet...Kick things off by filling out the form below.

You must log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