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智邦生活館: 生活話題

你也有「微笑憂鬱」嗎?用對方法,走出生命幽谷  

文.蔡武穆

華語女歌手COCO李玟罹患憂鬱症離世,讓許多人驚呼「不敢相信!」螢幕前,她總是熱力四射、帶給別人歡笑,怎知會發生如此憾事,讓社會重新審視憂鬱症、微笑憂鬱的嚴重性。

憂鬱症與我們生活的距離,可能比你想像的還近,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資料,2020年全世界有三大疾病,憂鬱症就是其中之一,台灣社會由於人口快速老化,約有十分之一的人有憂鬱的症狀。

*負面思考 讓人困在原地

談起憂鬱,臨床心理師洪培芸說,背後有其複雜的因素,諸如遺傳、內分泌失調、季節、飲食、外顯事件等都有可能造成憂鬱,最常見的壓力源有失戀、婚變、配偶過世、父母親離世、小孩出狀況等生命中重大的打擊,讓人陷入無法自拔的低潮。

例如,有些人遇到家暴,想離婚但不敢離,害怕別人眼光,壓抑、忍耐度過每一天,如何不憂鬱?或是中年失業,覺得找不到工作,被另一半看不起,把自己悶住。

憂鬱,背後的根源是思考和情緒,洪培芸說,這些人經常覺得「我沒用、我不行」,把事情想得沒有希望,「好事一定輪不到我」,負面思考讓一個人困在原地,走不出來。

但,真的是如此嗎?真實案例中,中年成功創業、離婚帶著小孩最後找到第二春的大有人在。

*軟硬兼施 幫助憂鬱患者走出悲傷的情境

「憂鬱只是暫時的過渡階段,不代表會憂鬱一輩子」,洪培芸分享,短時間可以用藥物控制,中長期來看,找對的家人或心理師陪談、看書、運動、書寫、親近大自然,都可以幫助一個人注入新的思考,走出生命幽谷。

如果是身旁的家人、朋友有憂鬱的情況,要把他拉出目前的情境,「軟硬兼施」的策略就變得很重要,曾有一位老太太因先生過世而重度憂鬱,整天躺在床上不想出門,透過弟弟妹妹的鼓勵把她帶出來,如陪逛街、買衣服等,才慢慢走出陰霾。

「就算騙也要把她騙出來」,人有心理防衛機制,硬生生的道理會被對方擋掉(如:「你不要跟我說這些,我做不到」之類的話),透過環境的改變,轉移情緒和目標,自然而然就會有新的刺激和想法,走出悲傷的情境。

如果做了各種嘗試,對方還是沉浸在悲傷裡,不肯走出來,這時也不用太勉強他,曾有一位個案,夫妻感情深厚,妻子過世四年另一半還是未能走出來,這時可以建議他書寫過去美好的時光,一起共度的燭光晚餐或巴黎旅遊,不要擔心觸景傷情,透過紀錄,重新看見對方曾給足自己這麼多的愛,慢慢梳理釋放悲傷的情緒。

還有一種人「用快樂的表面,掩飾內心的悲傷」,像COCO李玟,就是典型的「微笑憂鬱」,洪培芸說,微笑憂鬱的人都很體貼、很負責任,把自己弄得很好,忍住負面情緒,深怕帶給別人麻煩,哪天扛不住,真的就從高樓墜下!

*有負面情緒是正常的 不能忍到內傷

「就好像肚子痛要去大便,你還要裝作很開心」,負面情緒哪能忍住一輩子?洪培芸強調,社會對負面情緒有很嚴重的誤解,把負面情緒貼上不好的標籤,所以否認它、壓抑它,事實上,有負面情緒是正常的,它就像上廁所一樣宣洩出來就沒事了。

其實,不只是COCO李玟,生活中我們或多或少有負面情緒,如人際關係裡的強顏歡笑或職場的忍氣吞聲等等,都要適度的宣洩、化解,才能讓生活維持平衡。

洪培芸說,短期來看,如果暫時不能離開這個環境(如:要養家活口,不能輕易放棄工作),可以找信任的家人、朋友或心理師談談,宣洩心中的委屈及憤怒,如果事情很棘手,短期方法無法解決,就必須想辦法離開目前的環境。

*保持思考彈性 別在錯誤的問題找答案

「人會卡住,是因為在錯誤的問題找答案」,她解釋,就如同一位被家暴的婦女,還在問「如何讓家暴的老公對我好」一樣的愚昧,這時如果轉變焦點「如何離開家暴老公」,更容易解決目前的困境。

情緒的宣洩,不代表懦弱,哭也是表達情緒的方式之一,特別是男性,傳統社會期待男生要堅強、不許哭,洪培芸認為,哭不是膽小,也不是懦弱,堅強不代表不能哭,哭完了還是可以再次的堅強。

她自己也遭遇婚變,過去也有不愉快的感受,向家人傾訴,但不代表不堅強,就像拉肚子上廁所,拉出來就沒事,「趕快哭一哭,反而更快堅強起來」。

不管男生女生都一樣,「思考要有彈性」,女性常在家庭、工作之間膠著,去工作擔心錯過孩子的成長,當全職媽媽又擔心跟社會脫節,「是誰規定要帶小孩二十年?就三年、頂多五年就可以再回到職場」,保持餘裕,隨時有改變的可能,就不容易陷入負面情緒。

*心理防衛機制 否認有負面的想法

另外,負面情緒經常伴隨著心理防衛,洪培芸說,心理防衛是人類用來保護自己的生存策略,人會有憤怒、丟臉、羞愧的感覺,讓別人知道很沒面子,所以豎起防衛,把負面的情緒擋起來、否認有負面的想法。

常見的心理防衛機制有轉移、合理化、理智化、反向、昇華或彌補等。

以轉移來說,白話文叫做遷怒,例如,老公被主管罵,當下沒有處理好情緒,回家罵太太,「飯菜難吃、湯很鹹」,太太覺得莫名其妙,轉移怒氣罵小孩,「都七點半了還在看電視」,小孩一頭霧水,「以前不是都可以?」

又如「合理化」的自我催眠,把不對的事情「合理化」成對的,例如,心情差,借酒澆愁,「反正大家都這樣啊,有什麼關係」,或是購物成癮,辛苦工作,買包包犒賞自己,事實上,已經買了十個包包還沒拆。合理的背後,擋住真正的情緒,不願去面對。

洪培芸說,心理防衛機制非常需要當事者能夠辨識或關係人能夠看懂當下處境,才能停止食物鏈的悲劇,以上述的例子,如果先生在回家前懂得處理好情緒,那麼一家其樂融融,如果妻子能看懂先生是在遷怒,就能按下暫停鍵,不去罵小孩,等雙方冷靜下來,再好好做溝通。

*心理防衛背後 隱藏生命成長的機會

她進一步說明,心理防衛是人的自然天性,無法卸除,但可以駕馭,例如,有人問我一個尷尬的問題,我察覺自己有想逃避的東西,下次再遇到時,我該如何有智慧地去回應。

更深一層思考,每一個心理防衛背後都隱藏一次生命成長的機會,我為何會想逃?是不是我有負面的情緒?是不是太愛面子、自尊心太強?適度了解轉化,就能活得更自在更舒適。 「人唯有先處理好跟自己的關係,才有可能向外處理好跟別人的關係」,一個人最大的任務不是成功賺大錢,而是認識自己當下的情緒、想法、狀態,隨時跟自己的內在保持連結,看書、靜坐、運動,都對生命成長有幫助,「心裡有很多刺,就會像刺蝟一樣刺傷別人,把心中的坑坑巴巴處理掉,就不會用有色的濾鏡看別人」,人際相處也會更圓融自在。


作者相關文章



用愛改變流浪貓的生命—新屋貓舍義工團


AI永動機


台灣在EUV製程的特用化學擺脫美國技術有多難


如何避開新青安急凍危機?地政將軍關漢君:房市不會崩盤 但將迎來「15%修正期」!


星際之門 芝麻開門 OpenAI CEO台韓固樁 亞洲科技股大爆發


生活質感Level Up!小宅走道與臥榻規劃技巧


記憶體發飆


王惠鈞攜手博太生醫 開啟阿茲海默症植物新藥研發


轉角遇見就諦 看見人生美好風景


樑壓床、鏡子對床真的會招來壞運勢嗎?


2025國慶焰火在南投登場 縣府推接駁專車疏運人潮


用手語翻譯 打開溝通的門


800V升級潮 飆股大追蹤 電源技術大突破 2.3兆市值上位新局


3D IC搶2.4兆大餅


領略色彩繽紛 讓想像力高飛 70歲雄獅文具越活越年輕!


破框.建構—桃園結構技術論壇揭示建築安全新世代


Q4必追 8檔焦點股 一路旺到年底


坪數小沒關係!3招打造18坪日系宅


山海鎌倉 • 旅中隨帖


川習TikTok

分享至FaceBook

0 comments ↓

There are no comments yet...Kick things off by filling out the form below.

You must log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