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智邦生活館: 生活話題

2020,感動我的十本書  

201229-p1

跨年時刻又到。依照慣例,是審視過去一年來的閱讀、從中選出最喜愛感動難忘的十本書與大夥兒一起分享的時刻。

回頭數算,自2011年開始於年關交替之際,和大夥兒分享年度閱讀之選,至今已屆滿十周年。

最早萌生此念,原本純因發現我的閱讀偏好與品味和年年暢銷排行甚至選書榜差異委實太大──為此還曾笑言,若村上春樹和《深夜食堂》該年沒出書,便定然全軍覆沒一本都沒讀過……當下一時興起,決定也來選選自己的書單。

結果成為絕佳的回顧與自省,藉機回看回憶回味此年閱讀心緒、時光以及所思所感所得點滴,別具意義。就這麼持續了下來,年年選書,樂在其中。

而2020年,全球動盪、世界局勢與人類生活劇烈改變的一年;然好在因全國齊心攜手抗疫,得能生活作息運行如常。故一如以往,依然邂逅頗多精采耐讀、牽戀難忘好書;遂而這年度十書之選,仍舊猶豫難捨,斟酌推敲良久後方終於定案。

選書類型,飲食4.5、小說2.5、城市美學2、自然旅記1,大致符合歷來閱讀分配比例。

值得注意是小說從體裁到內容較偏奇幻,是因有感於這世事變化無常所致?頗耐玩味。另外,包含其他未選入者,有關台灣飲食身世耙梳的傑出著作整體也比往年增多,是走過長長蒙昧不清歲月後,期待多年的可喜現象。

無論如何,2020年裡,這些書不僅給了我或美好或深刻的閱讀時光,也讓我的視野見地與思考都因而有所進境與成長,在此深深感謝。

最後照例聲明:這是來自一名「非主流閱讀偏食者」的一份「非常個人」的書單。主要以我年內讀完者為選書範圍,出版時間大多數集中於2019~2020年間,順序則依類別排列。部分心得品評已曾張貼於《Yilan美食生活玩家》網站作品區的〈書房集〉中,部分則未及登載,剛好趁機一起發表。

──「2020,感動我的十本書」書單如下,很開心能與大家分享:

 

《拾貝人》. Anthony Doerr. 時報出版

201229-p2
和《羅馬四季》同時閱讀的書。同為Anthony Doerr的作品,小說體的《拾貝人》,一樣優美瑰麗如詩,然那魔幻之筆之境卻更令人玩味留連不忍釋。

八個短篇,多數呈現的是,人在自然中的人生際遇、情致故事。自然的遼闊神祕複雜迷魅,與人之混沌困惑、無奈無力、奮勇掙扎以及夢想憧憬相交映交織,讀之神迷。

尤其耐人咀嚼是,故事中的女性角色。無論主角配角,比之男性來,也許同樣惶惑、命運的播弄同樣難能逃躲,卻顯然更堅毅、更勇敢而清明,在人生之路裡執拗邁進,分外動人入心。

 

《雲遊者》. Olga Tokarczuk. 大塊文化

201229-p3
環島旅程後段開讀、一路讀得目眩神迷的書。體裁極是紛呈分歧:小說、遊記、故事、散文、散記、隨筆……在厚厚書冊中虛虛實實似假還真相穿插交錯,在時間與空間之間往復縱情來去。

主題大致圍繞著旅行和人體,前者遼闊遼廣向外張看、後者鉅細靡遺幽深向內耙梳,有的娓娓說書說史說故事,有的相互連貫呼應,有的如碎片如夢囈般突地天外飛來紙上……

難能歸類、無從評析,只能隨作者之筆之思之述,任心思想像跳躍馳騁;但毫無疑問,章章篇篇字字句句都是火花光熱迸射、才華才氣縱橫洋溢。是一部讓人深深領會閱讀之樂之魅的作品,心醉折服,咀嚼再三,不能自己。

 

《臺灣漫遊錄》. 青山千鶴子、楊双子. 春山出版

201229-p4讀得心迷神馳的小說。雖然不無小憾,慢了一步,先知曉了背後底細才開讀,少了被蒙在鼓裡的趣味,卻多了幾分處處留心、解謎索驥之樂。

最引人入勝自然是食物。以過往史料與近年研究、挖掘、復刻為本,歷歷栩栩鮮明細緻重現了日治時期之常民飲食面貌:從市井到紳家、從街頭小吃到豪門宴饗,從台食、和食以至彼此相交融軌跡;比之讀史讀論文來無疑更覺活色噴香、生動淋漓,令人目不轉睛。

尤為玩味是,與這一幕幕不停放懷大啖場景相交錯的,當時代台灣城鄉風景,還有,流動於兩位主人翁間的悲喜情事──同樣以今日之眼之思,娓娓刻畫出置身被殖民命運下的島民們的複雜處境和無奈惶惑心緒,與殖民者間的錯綜糾葛關係和迷離情愫,以及涵藏其中、期望昂然自主自立的願想;讀之低迴再三,咀嚼不盡。

 

《貝加爾湖隱居札記》. Sylvain Tesson. 木馬文化

201229-p5又是一本荒野孤獨靜謐之書。也是繼數月前的《絕冷一課》後,另一本深冬隆雪之書。

作者迢迢來到西伯利亞貝加爾湖畔,自冬到春,獨自居住於一幢小木屋裡,沒有道路、沒有鄰居、只偶爾有訪客;在兩隻狗兒(以及很多伏特加)的陪伴下,生活、讀書、劈柴、釣魚為食,同時,凝觀周遭光雪風冰湖山林樹的日夕時刻變換,以雙足不停跋涉探索自然,靜靜度過一段長達六個月的隱居時光。

極度靜默、極度孤寂、還有許多艱辛。但在寂與靜與簡到極致的同時,所見所感所思所得所悟所樂卻也無窮遼闊豐富;遂而,在以日記體呈記錄下、呈現出這種種的此書裡,俯拾俱是耐得咀嚼細味再三的雋語和哲思,讀之心折神馳。

「小木屋的生活是一張砂紙。它會打磨靈魂,讓人變得赤裸裸,讓心智回歸原始,令身軀荊棘叢生,卻也在內心深處長出毛孔般敏銳的味蕾。」

「隱居者的清明,在於既不以物品也不以同類填滿和妨礙自己;在於擺脫習慣,放下舊需求。隱居者的奢華,就是美麗的事物。他的目光不論落在何處,總能察覺絕對的盡善盡美。時間之流從來不會中斷。」

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京都美學考》. 吉岡幸雄. 遠足文化

201229-p6去不了京都,那麼,就讀京都吧!這一年來,在滿懷難以遏抑的相思裡,不捨讀得太快,一點一點徐徐悠悠咀嚼著的書。

從小處、亦即構成京都的各種「零件」談京都:城市與建築的細部──塀、垣、屋頂、路地、辻子、小徑、橋,宅邸中的空間──玄關、台所、坪庭,以至空間裡的物事──障子、窗、引手、釘隱、欄間、暖簾,以及季節裡的,盛夏之如何引風入室,還有,一年一度祇園的華會……

京都之雅之美,以至昔今現在,已消逝的仍留存的,就在這細細密密的逐一描述裡,雍容展現。

下一回的出發,究竟會是何時呢?沒有答案,只能紙間遠望、然後祈念。

 

《世界廣場之旅》. 芦川智、金子友美、鶴田佳子、高木亞紀子. 楓書坊

201229-p7對建築或城市進行普查、歸納以至圖繪的書向來傾心,尤其聚焦特定主題甚至細部呈現的更是著迷。而這方面的書,私心以為首推日本特別多見且擅長;且日本本地考察外,以歐洲甚至其他地域為標的(比方多年前讀得趣味盎然的塚本由晴兩本「窗」之書便屬之)之作也一樣好看。

作者群花費數十年時間、致力於世界各國各類型廣場的調查測繪,此書則涵蓋其中歐亞共19國、69座城市,依形式、型態、用途、概念等類別區分描繪、介紹、論說;城市特色面貌、身世個性、以至人們於此中的生活軌跡隨之歷歷紙上,絕佳窺看角度,非常有意思。

尤其對每造訪新的城鎮、第一站常習慣先尋找廣場(然後市場)為遊覽座標的我來說,不僅深有共鳴;且頗驚喜是其中許多都曾到訪,展卷同時,昔日旅行記憶不斷湧現,在身不能行此刻,分外牽心留戀、久久回味。

 

《蓬萊百味臺灣菜》. 黃德興、曾品滄、陳瑤珍、陳彥仲. 玉山社

201229-p8無疑是台菜史上極重要著作。黃德興師傅的口述傳記,藉由完整記錄、描繪這位台菜代表人物的生平,翔實刻劃台灣宴席菜從戰後至今,一路由盛轉衰,同時沈潛、轉化繼而似將再起的這一段波瀾壯闊歷程。

時代背景下,台菜的曲折命運、餐飲潮流和面貌的變遷、台菜料理人的境遇,特別幾個關鍵時點的出現——比方從酒樓而後酒家菜的演變、「大菜變小菜」之清粥小菜以及影響至鉅的中/台菜西吃的時興,還有各道已成今日經典菜餚的緣起……一一歷歷紙上。

引領我們細細回看過去,而後,從中認真思考未來,珍貴無比。

 

《台灣菜的文化史》. 陳玉箴. 聯經

201229-p9可能是至今所讀有關台灣菜身世源流之梳理最詳盡的著作。作者綜合多年來於此領域的學術研究,不僅將歷來史料、著書、訪談盤整融會得森羅嚴謹、體系脈絡分明,並嘗試透過各種角度與面向,鉅細靡遺呈現數百年來的重重多元混融軌跡,促使你我進一步思索、勾勒正逐漸蔚成顯學的「台灣菜」、「台灣味」的輪廓與面貌。

是完整理解、窺看台灣飲食之過去現在的重要依據,別具意義。

 

《法式甜點學》. 陳穎. 日出出版

201229-p10回想起來,在我的飲食追尋之路上,有幾個深深刻鏤心版、久久銘記的關鍵時刻,特別難忘一次,是年少時在台北一家法式鄉村料理餐廳裡,平生首度嘗到Crème brûlée法式焦糖布丁:

「那當口,以小匙叩叩叩地輕輕敲開表面的脆硬糖片,連同下方的綿柔布丁舀了入口,脆與軟、熱與冷、微苦與香甜……怎麼可能!這許多截然兩向的口感與味道覺知,竟能如此微妙地在一口裡相互交揉交織?」——多年後,我在一篇回憶文字裡,如此記述了當時的震撼。

質地、風味、結構、層次、餘韻……當然,以現在眼光看,法式甜點領域裡,Crème brûlée可說是再簡單尋常不過的基礎品項,但在當時的我來說,那段經驗毋寧是一回初初啟蒙,讓其時還未踏入飲食研究和書寫之門的我,彷彿從門外窗隙,稍稍一點點窺見了,法式甜點、甚至法式料理的奧妙神髓與懾人之魅。

在那之後,入得門來,隨著眼界與行腳的漸開與漸廣,從台灣到巴黎到世界,從長年依賴的熟稔小鋪到每趟旅行必然朝聖的各重量級大師名店,不單單經歷體驗無數,法式甜點之於我,更從餐廳裡只能久久一次瞻仰,一年年成為習慣成自然的日常。

是的。我總是和買菜買米買麵包一樣,依照賞味期限的短長,今天、明天、後天,堅持著隨時儲備好日日睡前定然不可或缺的甜點,耽溺成癮、執迷沈醉。

而每一回,我之所望所欲所求、或說能夠直入我心的佳作,仍如當年初遇之際一樣,定得是一次多重多元多樣多端感官的震懾和領會。

這也是為何,Ying的這本書,對我而言無疑意義別具。長年收看她的臉書與發表文章,也早從共同朋友處聽聞她正埋首此書的消息,此刻細細展讀,歡喜她果然交出了精采的成績單。

從歷史源流、人文掌故、類型定義、組成元素、風貌特色、評鑑賞析、趨勢潮流,以至一步跨入專業範疇的產業狀況、廚房編制、學校體系,以及當紅甜點師之面對面親身採訪等等都包羅其中。

可說是一部法式甜點全書,將法式甜點為何得能在全球餐飲世界裡,凌駕地域與類別之限,和法式fine dining一樣,擁有無可挑戰、取代,且是人人痴迷愛戴的極致地位的背景緣由原因,抽絲剝繭、翔實完整交代。

分外興趣盎然的,還有篇幅裡屢屢流露,對甜點界正風起雲湧的種種流風現象的觀察與思考:

特別是隨Instagram崛起而帶動的主廚明星化、作品視覺化的狂瀾,以及雖一直存在、但顯然隨數位傳播而越演越烈的「致敬還是抄襲?」之疑,更是書之後段高度聚焦且不斷反覆尋問、論述的議題;在在呈現出一位專業甜點人立足這時代洪流裡的深切反思、關注觀照。

然後,再三玩味則是字裡行間所透露,似正逐漸成形中的,更踏實、更淳樸真摯、更趨近天然的,法式甜點的下一步未來。

是的。沉迷法式甜點數十年,見識一波又一波潮起潮落,始終深深知曉是,華美堆砌通常只是一時,歸真返樸時刻總會一次次全面到來。

而我在這裡,深深期待。

 

《甜點,好滋味!》. Emily Jenkins、Sophie Blackall. 小魯文化

201229-p11在我的理解,童書繪本的目的,除了陪伴孩子成長,提供知識與智識上的涉獵和啟發,更重要是,呈現這世界的美好之外,也同樣正視其中的複雜。而此書毫無疑問,即是這樣的難得佳作。

即使熟齡如我,展讀之際,都忍不住一頁一停,來回反覆翻讀對照、思索細味再三──短短數十頁,文字極簡約清淡、畫面精鍊優美,卻點滴俯拾俱是無限深意;彷彿一部恢宏歷史,人類世界因往來交流、科技與思潮演進而衍生的生活方式、飲食與家庭面貌,以至人和土地和食物的連結之一路變遷,盡在此中。

同一道水果鮮奶油甜點,在四個世紀、四個家庭裡,產出與調製甚至享用形式截然迥異:

三百年前在英國萊姆小鎮,需得自力採莓、擠乳、汲水、冰藏,手工攪打、壓榨、濾滓;兩百多年前在美國南卡羅萊納州,黑莓來自自家種植園、奶油由鄰近農場送來、攪拌棒也有了改良。

一百年前在美國麻薩諸塞州,黑莓購自市集、高溫殺菌奶油直送家門、作法參考食譜書、攪拌與冷藏道具更精進;兩年前在美國加州聖地牙哥市,材料在超市一站買齊、食譜搜自網路、攪拌與冷藏全靠電器。

食材從採集→種植→市集→超市,工具從木製→金屬→電動,鮮奶油準備時間從十五分鐘→十分鐘→五分鐘→兩分鐘,冷藏法從遠地山坡裡的冰窖→居宅地窖→木製冰磚櫃→冰箱,作法來源從家傳→食譜書→網路……

光是看著作者精心埋入文中圖裡的種種細節,便能深刻感受到器械與設備的長足進步,以及藉由食物之生產與取得、製作歷程所鮮明反映出的、社會分工模式數百年來的逐步成形。

而不容忽略的伏筆則是,最後一段的「紙盒」裝黑莓、高溫殺菌「有機」鮮奶油;隱隱暗示著,當食物從源頭到餐桌越來越快速便利,已然可於超市裡省時省力一次購足同時,已然訴諸消費上的,希望重頭關注並連結土地、生態、環境的思省和願心。

同樣耐人尋味還有,人與人間關係的改變:比方家庭,三百年前與一百年前的七口之家、兩百年前的白人家庭+非裔僕傭母女、兩年前的單親父子家庭。

不單單家族成員結構的變化、不只是掌廚者從女性轉為男性,令我尤為關注是,地域時空背景的從英國到美國,英帝國的播遷、殖民軌跡,與過程中對非洲勞動力的引進和仰賴,歷歷流露。

然後,兩年前,一度消失的非裔面孔再次出現,這回,是以混血家庭身分、帶著透露自家身世的玉米捲餅參加派對──定定凝視倒數第二張圖,碩大餐桌上,各種髮色與膚色、不同家庭組合和樂融融圍坐、歡笑共餐,好一幅美麗畫面,涵藏著人們數百年來艱辛走來至今,大多數人所共同懷抱想望的和諧願景。

是一本可以多角度往各種主題議題遼闊延伸、挖掘、詮釋、思考和討論的書,無窮咀嚼回味。

 

《原文出處》2020,感動我的十本書
《延伸閱讀》書,夠讀就好

※本文由《Yilan美食生活玩家》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文章歡迎訂閱《Yilan美食生活玩家》電子報

 

 


作者相關文章



願望可以被收藏!呂英菖打造沉浸式願望宇宙 願望卡無限公司正式開張


坐擁「小而美」生活圈 「富廣夢溪石」自住家庭首選


ART FORMOSA 2025 全面升級 重返展館 引領夏季當代藝術風潮


改掉5個NG習慣 讓空間乾淨一整年!


感謝僑教政策 讓我們有助人的能力


以善念為創業根本 達勝科技始終走在市場最前端


關稅大限到了 第3季操作策略


拆解主力控盤手法 台指期達人自創心法勝率逾八成


晨昏四季,在家喝茶


怕電費貴不敢開冷氣?台電認證的十大冷氣省電方法


《2025年最新》益生菌到底怎麼選?專科醫師這樣建議!


把「願望」化成卡片 傳遞溫暖與祝福


匯率、關稅大限、以伊戰爭衝擊油價 鎖定高毛利AI股


中東危機衝擊市場


2025年全球傑出僑生校友誕生


防颱措施做好了嗎?快確認8大必做防颱安全措施


《許願先生─願望卡無限公司》:把願望做成卡,讓魔法成為收藏


AI新十大建設


作帳行情升溫 台積電重返千元點火 AI台灣蓄勢衝


台灣在亞太基因定序產業鏈上不能缺席!基龍米克斯攜手NGS龍頭廠 打造亞太基因定序中心

分享至FaceBook

0 comments ↓

There are no comments yet...Kick things off by filling out the form below.

You must log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