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智邦生活館: 生活話題

台灣本產早午餐  

01

上月,2020開年第一天,一如慣例,以一頓早午餐為開啟。算是一種(越來越奢侈的)祈願吧!期許今年得能多些日子如此般,擁有更多自在悠慢時光。

餐點純然西式:香煎奶油法國吐司佐自煮果味醬汁,蘑菇與新鮮羅勒葉炒蛋,生火腿與起司拼盤,兩種水果切盤;佐餐飲品則是自然氣泡酒,以及紅茶加牛奶和蜂蜜……

一整席豐盛擺上當口,突然驚覺,欸,比之往年,這一桌,似乎隱隱然有那麼點兒特別?細細檢點才發現,菜色內容之食材來源,台灣在地本產比例委實驚人地高:

水果、牛奶、蘑菇以至羅勒等生鮮食材自是在地產,蜂蜜理所當然也是本地強項;但如起司、紅茶、葡萄酒等身世由來西方、以往非得仰賴進口地品項,此番也全為台灣血統。

——而說真的,若真要全數刻意堅持,在地原料在地製造之肉製品、奶油、吐司、果醬不但都找得到,甚至早就是我的日常依賴。且最自信自豪是,百分百可以拍胸脯打包票,品質與美味程度一點不輸、且還常勝出。

當下百感交集:是的,咱台灣,也就這麼一步步、邁入這樣的里程了!

說來,近二十年內,在地風潮全球狂襲,本產食材在台灣,也早成國人關注焦點與餐桌核心;然而早午餐,則意義完全不一樣。

原因在於,攤開世界飲食史頁,早餐以及早午餐幾乎可以說,是人類之常日三餐裡,全球化斧鑿痕跡最深的一頓。

一如Christian Grataloup在《百年早餐史》一書中所說,「儘管今日早餐的形式多樣,但裡面幾乎都尋得到西方世界的痕跡,就算只喝一杯咖啡也一樣。早餐於是成為飲食全球化的最小公分母。」「時至今日,早餐餐桌上的食物多半仍來自遠方。」

然這些年來,在地食材蔚成顯學,而台灣在急步跟上的同時,更因獨樹一幟的環境地利條件——熱帶亞熱帶交界與多山地形、形成多樣的小氣候帶,複雜地域歷史因素和交流貿易所帶來的豐富物種,以及從日治時期以降、在農業上百年深耕至成熟精細的匠藝……

再加上此波流風下,有心業者與飲食工作者紛紛奮力投入,從思維到技藝一方面與國際緊密接軌,一方面展現自我風土特色;還有懷抱同樣在地意識的餐飲業界和消費者的積極鼓勵,每有新作問世,只要品質上乘,便都能博得眾多支持關愛,故能從既有原生本產的復興振興,進一步連原本血緣外來的物產,都能在地生在地長。

遂而,不僅僅在我的日常餐桌上,近年,在許多高舉台灣味的餐廳、以至以台灣為主題的餐飲活動裡,在地食材都是理所當然要角——已連續舉辦三年、純然法菜餐宴的「野臺繫」,甚至將近百分百達標。

雖說以目前規模言,距離全民日常全盤自給自足還頗有一段距離……當然究竟是否有此必要,也是另個可以深入討論的課題;但這已然風行草偃、且越來越深植的,從飲食裡生活裡,緊密連結所生所長所立足這片土地的強烈願心和斐然成績,已讓人歡喜不已。

而我相信,這樣的探索與努力,還將熱烈持續。

 

《原文出處》台灣本產早午餐
《延伸閱讀》早餐?午餐?還是早午餐?

※本文由《Yilan美食生活玩家》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文章歡迎訂閱《Yilan美食生活玩家》電子報

 

 


作者相關文章



台灣在EUV製程的特用化學擺脫美國技術有多難


如何避開新青安急凍危機?地政將軍關漢君:房市不會崩盤 但將迎來「15%修正期」!


星際之門 芝麻開門 OpenAI CEO台韓固樁 亞洲科技股大爆發


生活質感Level Up!小宅走道與臥榻規劃技巧


記憶體發飆


王惠鈞攜手博太生醫 開啟阿茲海默症植物新藥研發


轉角遇見就諦 看見人生美好風景


樑壓床、鏡子對床真的會招來壞運勢嗎?


2025國慶焰火在南投登場 縣府推接駁專車疏運人潮


用手語翻譯 打開溝通的門


800V升級潮 飆股大追蹤 電源技術大突破 2.3兆市值上位新局


3D IC搶2.4兆大餅


領略色彩繽紛 讓想像力高飛 70歲雄獅文具越活越年輕!


破框.建構—桃園結構技術論壇揭示建築安全新世代


Q4必追 8檔焦點股 一路旺到年底


坪數小沒關係!3招打造18坪日系宅


山海鎌倉 • 旅中隨帖


川習TikTok


用[微]預算 直[上]竹北門牌負擔得起的好品味 首選【微上】


博太生醫董座徐宜生 從零售王到建構植物新藥大平台的轉折人生

分享至FaceBook

0 comments ↓

There are no comments yet...Kick things off by filling out the form below.

You must log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