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智邦生活館: 生活話題

「志向」開發潛能 「毅力」邁向成功道路  

文.洪寶山

「人生善變,世事無常」,欲想充實生活及自我探索的方法千百種,人們經歷不同的道路,發展出獨一無二的人格特質。初期在建立成功事業與和樂家庭之前,必須走過一番挫折與挑戰,才能達到最終目標。蓮臺山妙音淨苑廖榮尉苑長,提倡心靈與物質的平衡,其中的「欲望」是世人的本性,該如何掌控心理欲望成為一生的功課。

童年家境貧困,過著野孩子少欲知足的生活,廖榮尉醫專畢業後踏入社會,為改善生活,開設醫事檢驗所。賺錢成為他的生活重心,進入人生第二階段,對於金錢的欲望逐漸轉為貪念,也踏入金錢遊戲當中,最後卻是傷痕累累的結束。經歷一次的挫敗及體悟,他因此覺醒。

體悟「真善美的幸福」   使生活更純樸

就在徬徨無助的時刻,他接觸到聖賢書,深讀之後明白人生真理,從中找到人生志向。「以學聖賢道,開發自我潛能;用堅定的毅力落實佛陀教義的推廣。」逐步建構出「真善美的幸福」。廖榮尉解釋,「真」為真理的道心,「善」為善良的善心,「美」為美好的愛心。以上三心一體順應至真、至愛、至美的自然法則,不相違背,可達到反璞歸真的幸福。因此,著有《真善美的幸福》一書,內容融合哲學、文學、醫學、科學、佛學等,將上述精神哲學靈活運用在日常生活當中。

廖榮尉強調,「幸福的感受深藏於內心體悟,只能意會,難以言喻。」如真善美的幸福,並非僅享受物質上的幸福,而是感受心靈上的滿足,這才是歷久彌堅且永恆不變。他解釋,目前國人離婚率年年攀升,不難觀察兩人維持一段幸福的婚姻是如此短暫,但假如夫妻是追求長期穩健的心靈契合才結為連理,必能維繫一段長久婚姻。

另外,廖榮尉提出「物極必反」的價值觀,人生一旦到達低谷便會否極泰來。他笑稱若以股市波動比擬,指數向上達到高峰會下跌修正;反之,谷底將會反彈回升。不論面對何事,凡事需要保持平常心,便能有效解決問題,避免大起大落的內心轉折,產生心靈上的失衡而樂極生悲。

此外,廖榮尉鼓勵大眾能思考生死為一體兩面的「紙張哲理」真諦,所謂「紙張哲理」即是正反兩方的思考邏輯,「人」的思緒及念頭相當善變,若反映在生命之生死處,則無「生之可喜,死之可悲」之說。人生的紙張哲理就是架構於「心靈」與「物質」之平衡,除了物質的享用,同時也必須充實心靈而達到圓滿人生。

欲望,成為「志向」的動力來開發潛能

欲望,促使人們產生目標及動機。因此,追求物質或心靈欲望是人之常情。基本上可分為兩種類型,一為負向欲望,二為正向欲望。首先,心存負向者,往往是貪圖無名奢求,表現出自私自利的行為。故無法激發正向潛能,最終導致結果事與願違。而心存正向者,將欲望化為崇高的理想憧憬,並以鞭策自我邁向目標。

同樣是欲望之念,正反向思考所獲得的行動方式截然不同。若以古人所提「非志無以成學」、「志不強者智不達」證明,欲望也能成為潛能開發的精神動力,使人生燦爛光明。

「靜」能歸根復命   用打坐沉澱身心

從自我開發潛能邁向成功的過程中,勢必經歷種種艱難的考驗。「失敗為成功之母」,但能從失敗中站起的人,必為意念堅定且具備強大的韌性與耐力,因此堅忍的「毅力」在當中扮演著防腐劑的角色,是掌握堅定意念的關鍵。此刻,毅力的提升及培養,亦須透過「靜」的心靈修養來支持。

什麼是「靜」的心靈修養?廖榮尉解釋,老子說:「靜」能歸根復命。「靜定」的心靈修養,可將浮躁的心性沉澱下來,漸漸激發出一股正能量。讓我們能樂觀進取且坦然面對生活大小事,精準打理身邊的一切事務。「靜」取決於「心」,而非「環境」的與世隔絕。唯要培養「靜」的心靈,就有活力充沛的健康身心。

藉由靜坐的手段,達到靜心靜定的結果。廖榮尉提出,其靜坐方法有五項程序,第一項,「調飲食」。多食蔬果抗氧化之鹼性食物,飲食保持六、七分飽,避免過飽或過少。第二項,「調睡眠」。依自己體質來調整有定時節制,睡飽神志清明,方可入坐。

第三項,「調身」,共四種姿勢,可依自身狀況調整。如下:一、雙盤坐(七支坐法),二、單(散)盤坐,三、正坐,四、站(立)樁。

第四項,「調息」。依各人程度選擇,一、喉頭呼吸,二、胸式呼吸,三、腹式呼吸,四、體呼吸。以上四項最終之目的是達到最後第五項,「調心」。身息調整適當後,將心裡一切的念頭放下,讓心中毫無罣礙,清爽無憂。如此,內心靜定下來,亦可提高工作效率,處事順利邁向人生成功之路。

人生價值觀就是「實踐」幸福

廖榮尉舉出自身例子,過去人生經歷三大階段,從第一階段少欲知足的童年生活;進入第二階段為求生活的貪婪心念,導致身心精疲力盡;最後第三階段因研讀聖賢書而覺醒,體悟自然的人生真理。

就此,他立定「志向」以學聖賢道,來開發自我潛能;用堅定的「毅力」來落實佛陀教育的推動,成立佛陀教育義塾之淨宗學苑。經歷十年後,為實踐經典教義的真理,成立蓮臺山妙音淨苑,落實佛陀教育行門之叢林修學,透過自身修行印證所學。

「人生哲理」就是一個人格修養,現代社會的人們,幾乎生活在物質富裕的世界,而使道德精神上的層次匱乏,人情世故逐漸冷漠,社會亦變得功利現實。廖榮尉提倡物質與精神上的平衡,從欲望到貪念,過程當中記取貪婪的教訓,建立「真善美的幸福」,實現人生最崇高的理想與生命永恆的價值。

03-理財周刊發行人洪寶山(左)、蓮臺山妙音淨苑苑長廖榮尉(右)650

廖榮尉

蓮臺山妙音淨苑苑長

中華醫科大畢業

107年榮獲傑出校友

經歷:醫檢所負責人

        蓮臺山創辦人

        人文文教事業社社長

 

【詳細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理財周刊》第980期www.moneyweekly.com.tw。尊重智慧財產權 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

 

 


作者相關文章



坐擁「小而美」生活圈 「富廣夢溪石」自住家庭首選


ART FORMOSA 2025 全面升級 重返展館 引領夏季當代藝術風潮


改掉5個NG習慣 讓空間乾淨一整年!


感謝僑教政策 讓我們有助人的能力


以善念為創業根本 達勝科技始終走在市場最前端


關稅大限到了 第3季操作策略


拆解主力控盤手法 台指期達人自創心法勝率逾八成


晨昏四季,在家喝茶


怕電費貴不敢開冷氣?台電認證的十大冷氣省電方法


《2025年最新》益生菌到底怎麼選?專科醫師這樣建議!


把「願望」化成卡片 傳遞溫暖與祝福


匯率、關稅大限、以伊戰爭衝擊油價 鎖定高毛利AI股


中東危機衝擊市場


2025年全球傑出僑生校友誕生


防颱措施做好了嗎?快確認8大必做防颱安全措施


《許願先生─願望卡無限公司》:把願望做成卡,讓魔法成為收藏


AI新十大建設


作帳行情升溫 台積電重返千元點火 AI台灣蓄勢衝


台灣在亞太基因定序產業鏈上不能缺席!基龍米克斯攜手NGS龍頭廠 打造亞太基因定序中心


「大和仰慕」坐擁藝文雙軸增值利多

分享至FaceBook

0 comments ↓

There are no comments yet...Kick things off by filling out the form below.

You must log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