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智邦生活館: 生活話題

5大原則克服資訊焦慮  

最近把一些有意思的文章轉貼在FB 和微博上,就有網友來信:「你是怎樣閱讀的?該如何掌握那麼多的資訊?我都快得焦慮症了!」

幾乎每一個身邊的朋友都覺得現在資訊太多,會有「跟不上」的感覺,也有不少人對此感到焦慮、甚至恐慌。奇妙的是,網路上有很多文章形容「資訊焦慮症」,卻沒多少解決資訊焦慮症的方法。
5
於是,我把過去幾年克服自己資訊焦慮的學習經驗, 濃縮為5 個簡易的原則,希望有點用處。

原則1:整理你的資訊

面對過多的資訊,關鍵不是加快速度,而是做優先處理。

想像腦袋是個書房,每天快遞把新書送上門,有些書非看不可,有些可看可不看,但每本的封面都那麼精美誘人,捨不得扔,結果沒多久就堆得滿坑滿谷,讓人煩亂。

怎麼辦?這時就要訂做一些書櫃!新書一來先快速分類,「工作必要的」放個架子、「可堪品味的」放個架子、「打發時間的」放個架子。房間乾淨了,便更容易專心。

處理e-mail 也一樣。「書房」等於inbox,「書」等於e-mail,「書架」則是郵件程式裡的檔案夾。還好,現今的程式可以設定_lter,根據寄信者或關鍵字自動分類處理, 如此把廣告信件轉進一個檔案夾,社群網站的通知轉進另一個檔案夾,帳單和收據再進一個??,花一點時間設定,你可能會突然發現inbox 裡清爽多了,重要的信件也更容易被看見。最好再養成習慣,回覆一封信件之後立刻存檔或刪除,盡量不要讓同一封郵件過目兩次。用一個乾淨的inbox,換取一顆平靜的心。

原則2:用「預測性」方式閱讀

我在高中時,曾經在美國上過一堂速讀課程,其中學到最重要的概念,就是要理解一個句子,不必念每個字;要理解一篇文章的意思,甚至不一定要照著順序念。那是因為一篇構思良好的文章,每個段落都會有主旨,與上下文呼應。只要作者的思路清晰,當你閱讀的時候,可以從上一段的主旨推測下一段的思想。用「預測性」的方式閱讀,讀書的速度可以倍增。

當然有些文字需要慢慢品味,詩集就不宜用這種方式,但現代人多半閱讀都是為了資訊,而許多學術報告在開頭會有abstract,商業報告則有executive summary,把全文的主要結論和宗旨濃縮在一段精簡的文字裡。仔細閱讀這一段,再去從主文裡找資料,便能更快速地組織思想。 

原則3:善用進階搜尋法

Google靠著一套快狠準的搜尋引擎建立資訊王國,但多半的使用者可能還沒見識過它的厲害!

要能在海裡撈針,得學會使用進階的搜尋指令。在Google.com首頁右上角的齒輪圖案,點選「進階搜尋」,便會進入一個完全不同的頁面。不要被那複雜的表格嚇到了,不需要填寫的都可以留空,但填得愈詳細效果愈好。想要找筆電,但先過濾某些型號?要找手機,但限於某價位以內?要看某品牌的最新動態,但僅限最近一週的消息?沒問題,在這裡輸入條件,出來的結果會更準確,大大減少爬文篩選的時間。

每個搜尋系統都有不同的進階搜尋方式,我個人覺得Google的最完整,也是網上研究的首選。前IBM總裁托馬斯‧沃森(_omas J. Watson)就說:「想獲得對的答案,問對問題就成功了一半。」以搜尋來說,這句話相當中肯! 

原則4:適可而止

根據柏克萊大學的研究,人類過去30年產出的資訊比過去5000年加起來還多,而且每2年就倍增。換句話說,我們不可能掌握所有的資訊,連冰山一角都很難。因為每天只有24小時,時間是未來最值錢的資源。什麼時候喊停,比什麼時候開始還重要。一定需要爬完所有的文章,才能跟上時代嗎?一定要有完美的資訊,才能做智慧的決定嗎?無論是工作或休閒,閱讀或爬網,凡事都該適可而止。如果你覺得這很難,不妨在開始之前先給自己設限,規畫足夠的時間消化、創作、休息,這樣才能發揮資訊(和你個人)的最大價值。 

原則5:在適當的時間讀適當的東西

你是否一早起來就上FB或看娛樂新聞?Stop !除非那是你的工作。早晨是精神最好的時候,應該用它來做深入、策略性的思考。這時候,休閒和八卦的雜訊只會占了你的頻寬,減少有效的工作時間。相對來說,上床睡覺前則應該放鬆,讀小說、散文、聽聽音樂??,也許還能做場好夢。可惜太多人一早花太多時間看報紙,晚上卻靠著枕頭發工作郵件。這樣本末倒置,難怪會焦慮!趁精神好的時候用腦,精神差的時候充電。

以上5個原則,綜合了我過去幾年的心得。一句話—簡化就是王道!祝你練出好功夫,在資訊亂流中遊刃有餘!

 

文╱劉軒

 

 


作者相關文章



第六屆海外十大傑出青年頒獎出爐


刷卡買手機竟可能影響房貸核准!專家:即使是0利率分期都要結清


建構法人投資思維 突破散戶盲點 不再追漲殺跌!


用愛改變流浪貓的生命—新屋貓舍義工團


AI永動機


台灣在EUV製程的特用化學擺脫美國技術有多難


如何避開新青安急凍危機?地政將軍關漢君:房市不會崩盤 但將迎來「15%修正期」!


星際之門 芝麻開門 OpenAI CEO台韓固樁 亞洲科技股大爆發


生活質感Level Up!小宅走道與臥榻規劃技巧


記憶體發飆


王惠鈞攜手博太生醫 開啟阿茲海默症植物新藥研發


轉角遇見就諦 看見人生美好風景


樑壓床、鏡子對床真的會招來壞運勢嗎?


2025國慶焰火在南投登場 縣府推接駁專車疏運人潮


用手語翻譯 打開溝通的門


800V升級潮 飆股大追蹤 電源技術大突破 2.3兆市值上位新局


3D IC搶2.4兆大餅


領略色彩繽紛 讓想像力高飛 70歲雄獅文具越活越年輕!


破框.建構—桃園結構技術論壇揭示建築安全新世代


Q4必追 8檔焦點股 一路旺到年底

分享至FaceBook

0 comments ↓

There are no comments yet...Kick things off by filling out the form below.

You must log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