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殷 飛進自己主宰的世界
不只投好球,更要投像好球的壞球
「不管是在球場上投著紅線球,或是在老家的小巷子裡,家門後的公用倉庫裡,打著用報紙揉成一團的紙球,那種快樂都讓我難以形容,每投一球,我感覺自己都跟著那顆球一起滑行,飛進一個我可以自己主宰的世界。」陳偉殷說。
一顆球把困在數學題裡的陳偉殷從書桌帶到球場上;一顆球也讓陳偉殷從台灣飛進了日本中日龍隊;一顆球更讓陳偉殷橫越太平洋,進了所有棒球員夢寐以求的美國大聯盟,甚至成功站在先發的投手丘上。沒想到小小的一顆棒球有如此大的魔力,帶著陳偉殷飛到他自己可以主宰的世界,也帶著所有球迷進到他的世界,與他一起分享快樂。
說起陳偉殷,已不用太多的介紹,他是當今唯一在美國職棒大聯盟取得先發投手位置的台灣人,台灣首位從日本職棒轉戰大聯盟,並在大聯盟獲得複數年合約的球員,他不僅代表台灣人的驕傲,更是台灣棒球界的光榮。
但你可能不知道,如果不是因哥哥而跟著打起棒球、當投手,現在的陳偉殷,可能是跟隨父親腳步當一名水泥師傅。
成功登上棒球最高殿堂美國職棒大聯盟,是所有棒球選手的終極目標。但小時候的陳偉殷想法很單純,只要不待在教室裡,在操場上運動打球,即使要頂著南部炙熱的大太陽,也沒關係。雖然父母親希望他能讀書,但就是事與願違,他對於讀書這件事就不太行,他選擇了球場而不是教室,甚至將自己的人生全押在球場上,All-in。「現在回想,如果把『打球』從自己的人生中抽走,不知還剩下什麼。」
當自己心裡的王牌,不跟別人比
我現在不會去討論自己的成敗,我只關心自己該怎麼突破,怎麼去挑戰下一個更難的東西
上了國中,有兩個響噹噹的名字一直出現在他耳邊,就是羅錦龍與鄭錡鴻。前者大概是全台灣最高大的棒球員,國中就比成棒選手高。後者則是當年台灣最強的青棒左投手,球速已達140時速以上。當時這兩位「王牌」在棒球圈裡,陳偉殷知道,有他們在,自己就不會是關注的焦點。
不過,高一還懵懂無知,每天迷惑著自己到底是二軍還是三軍的他,只羨慕羅錦龍及鄭錡鴻超人的天分,敬佩他們付出比別人多的努力。但,陳偉殷了解,如果要成功,就要比別人多一倍的努力,甚至二倍。對他來說,他們是刺,不是障礙。
努力的結果有了回報,陳偉殷被日本球探看中,2004年以學生的身分加盟日本職棒中日龍隊。當時中日龍隊的明星投手川上憲伸挑戰美國大聯盟,日本媒體紛紛預測,陳偉殷跟另一位投手吉見一起,誰會成為中日龍下一個王牌。
當時陳偉殷心裡有些開心,但也知道這沒什麼好討論的,王牌就是他啊!「我從來不想爭什麼第一,因為是不是名副其實,自己心裡最清楚。」他說。
人從出生開始,就決定有人比你高、比你壯、比你聰明。在球場上,永遠有人球速比你快,控球比你好。其實,每個人都可能是一個小世界的英雄,只要懂得別人為什麼比你好,當個第2名,又怎麼樣。「當我心裡的那個王牌,比當別人的第1名,重要多了。」
等待很孤單,但要保持信心
等待,是一種不確定的感覺,是件很煎熬的事情,這種時候,你通常要很有耐心,更精確的一點說是,要有信心
陳偉殷知道自己不是最強的投手,先天條件也不是最好的,但他知道棒球跟他的關係就是「兄弟」,兩者離不開,因此他堅持走下去。
家人一度是不支持的,父親甚至不惜用菜刀把手套剁碎,來反對他再打棒球。不過,高三那年全國聯賽,陳偉殷先發並完投7局,幫助球隊拿下冠軍,「投得不錯喔!」賽後熟悉的聲音從背後傳來,原來是全家人都來現場看球,父親也在其中,用行動說明了一切。
對陳偉殷的棒球生涯來說,等待其實占了他大半的時間。看其他選手一一出國發展,18歲的陳偉殷在等被挖掘的時機;進了中日龍隊,他先待在二軍,等著哪一天可以升一軍,甚至成為一軍的先發投手;2007年,陳偉殷手肘韌帶拉傷動了手術,他也花了很長的時間,等待重回投手丘的那一天來臨。
不管是在什麼時候,等待都是一件很煎熬的事情。不論是等人、等公車,或是等著上一軍,都是一種不確定的感覺,你不知道等的人會不會來,公車會不會誤點,一軍會不會有人受傷或失常,「這種時候,你通常要很有耐心,更精準一點的說法是,要有信心。」他說。
信心從沒離開過陳偉殷,雖然有些時候會因為表現不佳而陷入低潮,但相信自己,是等待時最重要的事,他始終相信,「自己等的那班車,最後一定會來。」
不被數字困住,專注做該做的事
「希望明年能上一軍」、「希望能10勝」,但,上了一軍、拿了10 勝之後呢?如果你不能忘記數字,你就永遠不可能創造紀錄
面對打擊率3成3的打者,在兩好三壞的情況下,到底該投什麼球?
所有的運動員都跟數字與紀錄脫離不了關係,NBA球員每場得幾分,賽後一目了然;棒球選手也一樣,不論一場投出幾K、打出幾支安打,或是防禦率、打擊率、上壘率等,都跟數字有關。
「但如果你不能忘記數字,你就永遠不可能創造紀錄。」經過多年美日職棒的洗禮,陳偉殷慢慢體會出真正的成功,不是看表面的數字,而是你有沒有扎扎實實地在每一分每一秒做好該做的事。
剛進中日龍隊時,陳偉殷被定位在中繼投手,當他有機會第一次擔任先發時,球隊監督落合博滿告訴他一個可投滿5局的方法,就是當作自己是中繼,用盡全力投好一局,不要去想第二局要怎樣。「如果你只投1局,我也不會笑你。」落合監督跟他說。
結果那天比賽,陳偉殷投了7局,只失1分。事後他想通了,永遠不要給自己任何有關數字的目標,因為你會被那數字困住。當然,很難不去想數字,但往往是達到了你要的數字,有如到達終點,力氣放盡,完全鬆懈,就此滿足了。
陳偉殷後來把「用盡全力投那一局」變成「用盡全力投那一場」,讓下一場永遠能比上一場更好,「或許我不一定會取得勝投,但每天都這麼想,好的結果,到頭來一定會跟著你。」
投球靠心與腦,不靠力氣
棒球很奇妙,打者在猜你要投什麼球?投手也在猜打者要打什麼球?只要情緒管理出一點點問題,馬上就會被看穿
投了10多年的球,陳偉殷坦承現在才真正體會到「用心投球」、「用腦袋投球」的真意。
以前陳偉殷投球時,大多是靠經驗與技巧,憑藉的是在台灣的基礎訓練及中日龍教練的指導,也展露出他投的球「很有辦法」,就是會往內角去鑽,誘使打者揮棒落空而被三振,這也讓他拿下2009年日本中央聯盟的年度防禦率王。
但進入美國職棒後,面對更有power的歐美球員,快速球並不吃香,陳偉殷必須拿出更好的投球品質,才能在投打對決中占上風。他開始用心投球,用腦袋投球,精準度與細膩度是他目前努力的目標。
以精準度來說,就是更精確地投出每一顆想投的球,而不是「大概」、「大約」而已。一般來說,好球帶會以九宮格來區分進壘的位置,陳偉殷過去很擅常投內角球,他會投到九宮格的左右最下側的地方,萬一失控,球很容易跑到紅中或大外角去,前者容易被擊成安打,後者被判壞球,對投手都是傷害。
今年陳偉殷領悟到一件事,他把九宮格往外擴大成16宮格,這樣就把投內角球的範圍往外擴大了一些,也就增加了誘使打者揮棒的機會。把範圍擴大,讓陳偉殷有更多的空間可以與打者對決,不再拘泥於過去小小的區域,而造成壞球率偏高。
細膩度則是強調不僅會投好球,也要會投像好球般的壞球,以誘使打者出棒。打者最怕的就是看似好球的壞球,無法在第一時間去分辨該不該出棒,萬一真的忍不住揮擊了,也很難打出安打,在心理上就輸了一半。
投手與打擊者的對決,心理戰占了大半,對投手來說,與打者對決只有短短幾秒去決定投哪一種球,陳偉殷認為,當決定好投出球之後,這顆球就跟你沒有關係,即使它被打成安打、甚至全壘打,也不要後悔,快快調整心態準備下一顆球的對決,不能被先前的抉擇影響,才不會兵敗如山倒被打爆。
對決不在球數上,對決是在心理上。千萬不能有認輸的想法,因為一旦認輸,就一定不會贏。全力以赴,一球一球對決,是陳偉殷至今仍在美國大聯盟上站穩先發的一大關鍵。
文|徐仁全 攝影|關立衡 圖片提供|凱特文化、鄭又嘉
0 comments ↓
There are no comments yet...Kick things off by filling out the form below.
You must log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