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智邦生活館: 生活話題

軟陶的基本形狀製作與變化  

作者: 陳 以 臻

介紹完各式各樣的軟陶工具後,接著說明基本形狀的製作與變化,
透過以下不同的基本形狀,可以組合出簡易的動物造型,
例如:橢圓形可以當做頭與身體,水滴形拉長後成為四肢腳等,
基本形狀再延伸後甚至可以搭配工具的使用,製作比較複雜的形體。

(圖片來源:Donna Kato, 2006, The art of polymer clay pp.33)

圓球形
圓球形是最常用的形狀,無論是陶珠或是簡易造型上都派得上用場,
只要運用雙手簡單的搓揉,就可以變化出多種不同的形狀,
圓球形可變化為:水滴形、圓錐形、雙圓錐、菱形、蛋形以及扁圓形,
以下是一些簡單的說明,還是要實際拿軟陶來捏捏才可以呦^^

(1) 水滴形:將圓球形放在桌面,手掌傾斜以45度前後搓一搓就可以了。
(2) 圓錐形:將水滴的鈍端朝下,在桌面輕輕拍讓鈍端處變平一點。
(3) 橄欖形:圓球搓稍微後,兩端再就像是雙頭水滴形。
(4) 菱形:稍微將橄欖形兩端再捏尖一點。
(5) 橢圓形:形狀類似生蛋黃,用手掌將圓球形輕輕壓平即可。
(6) 扁圓形:用手指將橢圓形邊緣捏平一點,形成中間厚邊緣薄。

圓柱形製作
圓柱形是花條製作的基本型之一,還可用來填滿其他花條空間。
作法:將圓球形軟陶放在桌面,用「手掌」前後來回均勻地搓,
再繼續搓則會得到一個細長土條,以臻通常拿來做簡易蛋糕上的奶油麻花,
但維持細土條的粗細一致並不容易,力量使用不當容易造成表面凹凸不平,
建議用「手指與手掌」並用,且慢慢往外繼續搓揉即可。

以臻提供一個讓圓柱形粗細一致的小撇步:
雙手握住玻璃片邊緣蓋在圓柱形軟陶上面,前後來回滾動玻璃片並輕輕加壓,
不過還是要注意自己的左右手力道的平衡啦~~~

圓柱形變化
(1) 管狀:以旋轉方式將竹籤或細鐵棒鑽入圓柱型軟陶後,
前後來回均勻地搓土條,用刀片將土條切段後移除竹籤 (切的時候也要滾動),
也可以連同竹籤或細鐵棒一起進入烤箱烘烤。

(2) 發條狀:將細長土條輕輕纏繞在竹籤上,結尾處記得要修飾平整,再移除竹籤可。
(3) 圓圈形:形狀由發條狀土條而來,移除竹籤前先用刀片由中心直切 (如圖),
將所有的小圈圈分開後再接合成圓圈形,是不是很像甜甜圈呢~~~

(4) 四方形土條:使用滾筒或擀棒滾動圓柱形軟陶,翻轉到另一面繼續擀,
重複此步驟直到土條邊緣呈現近直角,以臻有時候會用手指來調整形狀喔~

土片製作
土片有厚薄之分,用途都非常的廣泛,例如:可以堆疊或使用其作為花條外觀輪廓;
或可成為區分兩種色彩的分隔片;使用軟陶土片建造盒子、花瓶等裝飾物品。

製作軟陶土片的工具有:滾筒、擀棒或是擀麵機,(參見實用軟陶工具1 of 3 擀平工具 ),
也可以用隨手可得的玻璃容器、使用完畢的保鮮膜中間的卷筒,
使用紙製的滾筒時,請記得先包覆一層保鮮膜後再擀土。

美術材料行可購得壓克力管 (圖左),有空心跟實心的兩種,
但是一次都要買個100公分,可以大家揪個團購買來裁切會比較便宜喔^^
附把手滾筒 (圖右)的優點是具單手操作便利性,另一隻手則可隨意移動或翻轉軟陶。

     
(左圖來源:Carol Blackburn, 2007, Making polymer clay beads, pp.30)
(右圖來源:Donna Kato, 2006, The art of polymer clay, pp.37)

使用滾筒或擀棒方法:首先將練完土的軟陶搓揉成圓球形,
接著用手掌稍微壓成扁圓狀後放置於工作平台上,
再使用滾筒或擀棒由中心部分向外擀平。

以臻在工作室都是使用擀麵機,速度快又有不同的厚度可以調整,
使用之前必須先將軟陶捏軟,稍微將土擀成扁平狀,
再放入設定最大厚度的擀麵機後,逐步調整後薄度就可以囉~~~
調整擀麵機的數值差距不要一下子過大,不然土片邊緣容易斷裂或產生不規則波紋,
甚至會讓碎土卡在擀麵機的滾軸中,練土石可能會出現雜色土混入喔:P

  

  

  


文章來源: 陳以臻の軟陶幸福空間 (已授權)
作者: 陳 以 臻

  


作者相關文章



日式美學入主台灣住宅!從材質、工藝和光影,體現隱而有感侘寂生活


你以為找統包省錢?其實花更多!70%人都搞錯的選擇關鍵


〔開箱影片〕17坪2房2廳莫蘭迪美宅,中島吧檯搭配復古水磨石,靈活收納的舒適小宅


〔開箱影片〕35 坪 4 房 2 廳侘寂風親子宅,去電視牆保留美景,書房 + 臥榻 + 梳妝台還有足量收納,智慧機能全到位~


打造妳的夢想梳妝檯! 5 個化妝檯設計靈感,讓日常保養、化妝都有好心情!


豪宅衛浴不只是單純盥洗空間!揭開頂級豪宅衛浴的4大關鍵


豪宅只是光有奢華裝修?退休宅、全齡宅、雙拼戶、健康宅四大設計趨勢,豪宅規劃比你想得更有料!


極簡風室內設計創造豐富收納可能,擁有隱形櫃體+多功能臥榻超實用!


買新成屋不裝修直接入住?你可能錯過了讓生活變更好的機會!


全屋灰色竟不單調!高雄質感宅邸每一公分都有設計邏輯


不只住豪宅更要懂豪宅!從豪宅稅制解析、全台知名建案、智能設計到品牌進口家具,解鎖豪宅生活全貌


收納櫃與床架怎麼擺?精準掌握臥室規劃比例,房間才不會又小又卡!


23坪從沙發出發的家!奶油色軟裝鋪展溫柔生活節奏


用對每一坪,讓家變好住的設計思考!


選錯尺寸比選錯顏色還可怕?5 種設計師最想避開的比例災難


豪宅級毛胚屋設計,為六口之家實現質感渡假宅


環保綠裝修孝親宅!給爸媽健康與舒適的樂活居家日常


【設計師專欄】36.83%買老屋!裝修前你該知道的事,高房價時代,選老屋也能住出質感生活


【哎!早知道…EP3】 找不到信任的室內設計?走進實際裝修空間、聽過來人經驗談,省下時間成本少走好多冤枉路!


與喵星人一起慢慢生活! 新竹22坪人貓共生宅把收納與跳台完美結合

分享至FaceBook

0 comments ↓

There are no comments yet...Kick things off by filling out the form below.

You must log in to post a comment.

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