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碳關稅上路,台灣如何打造綠色出口競爭力?
文.林怡妏
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今年十月試行上路,正式宣告碳有價時代來臨。在可預見的未來,世界各國將陸續推出各自的碳定價機制,而此舉將帶動企業成本提升、經營挑戰變大,進一步為國際貿易帶來全新秩序。
*資訊落差大,中小企業減碳好無力
台灣是出口導向國家,其中電子零組件、石化、鋼鐵等高出口占比產業,同屬高碳排產業,要如何在碳計價時代維持出口競爭力,跟上國際淨零碳排的腳步,綜觀國內產業與政府政策,還有三大問題待解:資訊落差大,中小企業淨零轉型窒礙難行;經營成本增加,中小企業難負荷;國內碳價尚無定論,過低的碳價恐打擊成效。
台灣的中小企業在整體企業占比超過九成,在這場淨零賽局中卻是相對弱勢,面對國內外規範,以及大廠來勢洶洶的淨零壓力,台灣中小企業的減碳能力不足,連陽光伏特家創辦人陳惠萍也搖頭直言:「非常弱」。
站在第一線,熟稔中小企業碳盤查現況的陳惠萍表示,「許多供應鏈上游的中小企業都被品牌廠要求配合淨零,但公司內部卻苦無專業人力。我們就遇過企業內部的總務自己來諮詢,只知道公司需要買綠電,剩下的毫無概念和頭緒,完全不知道從何著手。」
在她看來,中小企業面對減碳壓力往往顯得手足無措,而主要問題還是在於資訊落差。大型企業會組織專業團隊,或是尋求會計師事務所、能源顧問公司做碳盤查以及減碳規劃,同時也有能力買綠電、進行碳權交易,但對中小企業而言可說是力有未逮。
陳惠萍建議中小企業可以先釐清自身需要符合哪些規範,是歐盟的CBAM,還是經濟部的「用電大戶條款」,抑或是金管會的「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又或者RE100國際供應鏈,不同的規範目標,碳盤查的項目也不一樣,進而有不同的減碳路徑。
中小企業如果沒有打算透過專人來進行碳盤查,也可以透過環保署的碳排放查詢系統或是工業局的碳盤查計算器來進行試算,了解自身排碳量,就能有效減碳。
另外,陽光伏特家也建置了中小企業綠電採購平台,提供微型方案,讓用電量小的企業可以透過少量的綠電採購達到減碳成果,不需要擔心買不到綠電。
陳惠萍強調:「在淨零轉型的路上,不應該遺落任何人。」秉著「公正轉型」的出發點,部分大企業像是台灣大哥大,發起產業鏈「以大帶小」的模式,帶領供應鏈內的中小型供應商一起投入減碳。
*碳有價時代不得不面對的「環境成本」
除了執行面的挑戰,對中小企業來說,資金面也是一大壓力。許多企業擔心轉型過程會增加經營成本,因而抱持觀望態度,沒有實際行動。
對此,陳惠萍表示陽光伏特家也一直努力在與企業溝通一個觀念,亦即:不論是碳費還是碳稅都不是無中生有、突然出現的成本,只是過去我們不曾為自己的排碳付出代價、承受我們所創造出的環境成本,但它必須被真實反映出來,促使企業甚至是全人類去正視我們的生產、經濟活動對環境造成的危害。
查詢最新資訊,歐盟碳價當前已突破每公噸100歐元,美國則是每公噸55美元,未來,課徵碳稅的產品類型範圍將持續擴大,影響所及的企業也會愈來愈廣,現在若不加緊邁開減碳步伐,這些碳排恐成為業者出口競爭力的沉重負擔。
因此,陳惠萍也鼓勵中小型業者,在能力範圍內逐步布局淨零轉型,不僅有利提升企業品牌形象,更有助於長期財務績效表現,進一步減輕企業整體的經營風險。
危機或許也是轉機。當企業不再將轉型視為成本,而是視為投資,或能開創出新商機。
*碳盤查量能足夠嗎?
談到碳盤查,國內目前的查驗機構逾十家,面對企業愈來愈大的碳盤查需求,業界擔憂盤查量能不足。
陳惠萍表示現階段並非所有企業都必須走到「查驗證」這一步,大部分業者只要初步落實「盤查」即可。她認為最重要的還是激勵企業跨出第一步,進行企業體檢,至於盤查量能,可透過政策工具輔導去推動提升。
現階段環保署的查驗採分級管理,現行公布兩批強制需經查驗機構查驗的排碳大戶超過五百家,經濟部認為當前查驗機構的量能還算充足,但同時也會繼續培力專員與驗證機構、簡化查驗程序,以因應未來逐步擴大的需求。
*課「碳稅」還是收「碳費」?
今年初,環保署提出的「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辦法」修正草案已經立法院三讀通過,確立我國以碳費徵收做為碳計價制度。不過此前產、官、學其實才經歷一場「課碳稅,還是收碳費?」的激烈辯論。
碳費與碳稅做為碳定價的工具,手段不同,但目的相同,即是讓企業為自己的經濟活動付出代價,達到淨零減碳的目標。陳惠萍認為短期來看,碳費的行政程序相對單純、不需要跨部會作業,相較課徵碳稅,這樣的碳定價機制可以更快上路,有利企業接軌國際,至於中長期是否改採碳稅,政策上都可以再討論、滾動調整。
「我們比較擔心的是,現階段碳費研擬每公噸台幣300元,效果恐怕不顯著,」陳惠萍話鋒一轉提到。
究竟碳定價多少才能真正改變企業行為,達到減碳目標?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建議最低碳定價應落在60歐元(約新台幣2000元)。
然而,台灣研擬碳價難呼應國際最低碳定價標準。陳惠萍認為當費用太低、企業無感,就不會積極減碳,一旦產品出口他國,同樣得再次被課徵費用。
「企業不是在台灣被收碳費,就是到國外被課碳稅。我們還是希望轉型的效益能夠回到本土,讓更多的資金活水帶動國內再生能源產業的發展。」
的確,有些企業可能會設法鑽漏洞,不過也有不少企業早政府一步開始自救,實施企業「內部碳定價」。
內部碳定價是指企業將排放溫室氣體的外部成本內部化,在企業內部訂定一個排碳價格。陳惠萍舉台達電為例,其內部碳定價為一噸300美元,遠高於國際平均碳價,這能促使企業內部在排放量上自我節制,有助於企業轉型、提高競爭力。
2023年是人類邁向淨零碳排的道路上,最具指標性的一年,隨著世界各國碳定價機制逐一上路,減碳不再只是口號與願景,而是足以影響企業運營的剛性需求,要想佔領先機,就得及早布局。
0 comments ↓
There are no comments yet...Kick things off by filling out the form below.
You must log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