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智邦生活館: 生活話題

乾淨河川的幕後推手  

文.林怡妏

「要整治筏子溪,源頭也必須要整治。」談起方興未艾的臺中市迎賓河,筏子溪,臺大土木工程系教授,臺中水環境及韌性城市總顧問李鴻源語氣中帶著幾分果決。

「盧市長上任後,極力整治筏子溪,有一天勘查結束,市府邀請我順道去東大溪走一遭,到了現場,真的臭得不得了,」李鴻源回憶初訪東大溪的經驗,他說,很難想樣一個綠意盎然的美麗校園,竟然有一條臭水溝。

公私協力 翻轉美麗校園裡的臭水溝

翻開水利署的「全國水環境改善計畫」,緊鄰東海大學校地的東大溪被盤點為筏子溪污染程度最高的支流,不僅水質惡劣,還經常異味瀰漫。

從東海大學社會科學院往後門方向走,會經過一片相思林,流經其邊的就是東大溪,這裡曾經是東海人的約會勝地。

隨著東海夜市商圈的開發,大量來自商圈的民生污水排放進東大溪,使東大溪飽受嚴重污染。

除了東大溪水域生態與校園周圍環境遭到破壞,也間接污染了下游的筏子溪,該怎麼整頓這顆毒瘤,「絕對是個龐大的工程」東海大學研發長林惠真表示。

為了改善東大溪的水質,臺中市政府水利局規畫向校方借地建置礫間淨化場,然而,淨化場緊鄰相思林,要在這片土地下施作工程,勢必又要挑動東海人的敏感神經。

為此,臺中市政府水利局積極與東海大學的學生會談、溝通,最後取得董事會同意,贈與0.3公頃校地進行整治,也開啟東大溪計畫,以「溝通」為核心的整治特色。

在校方協力下,東大溪計畫舉辦多場工作坊,讓上游東海商圈業者與居民了解整個計畫的規劃與意涵,同時也舉辦了環境教育活動,透過各個年齡層民眾混齡學習,培養對生態、環境的認識,找回與河川的親密連結。

「我們與NGO合作舉辦環境教育課程,讓小朋友來擔任導覽員,讓他去跟其他小朋友介紹河川,這個過程中的互動與對話是非常珍貴的,」東海大學達文西共創中心執行長顏楨祐表示。

河川整治好了,環境效益從校園內擴散至校園外,東大溪不僅成為東海大學景觀系、生命科學系等系所教學、實驗的場域,在NGO的帶領下,更成為環境公民教育最好的示範點。

公民參與 商家截油護溪

除了校方的參與,東海商圈商家與居民的加入,亦是促成這項計畫成功的關鍵原因。

東海商圈高油脂營業性質商家密集,就怕限縮礫間淨水廠所能發揮的作用,臺中市政府鼓勵上游夜市商家安裝油脂截留器,使水中油脂與浮渣分離分離,阻卻污染物直接排進入溪中,從污染源頭解決問題。

然而,東海商圈商家眾多,如何提高商家的裝載率又是另一個挑戰。為此,臺中市政府水利局除了親自登門拜訪商家,詢問意願之外,同時也舉辦工作坊宣導,讓業者了解裝設油脂截留器所能達到的效益。

臺中市政府水利局長范世億提議,以軟性要求商家的方式,透過東海大學與荒野保護協會公同舉辦的環境教育活動,邀請小朋友來設計優良店家標章,只要有安裝截留器的店家,就在店家門口貼上標章,並呼籲東海學生去消費,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圈,目前已經有五十家商家響應。

工程結束 河川故事的開始

環境永續成為顯學,而永續發展的關鍵,在於將環境意識深植於市民的日常生活中,當每個人都能不斷地與所處的環境、生態產生連結,便會自然而然地去守護它。

「工程結束後,才是河川故事的開始,當政府推動的力量離開後,還有賴公民與學校的力量承接守護河川的工作,而政府則退居幕後,成為輔助的角色,」臺中市政府水利局長范世億表示。

於是,河川整治工程結束後,臺中市政府將「守護河川」的任務交棒四所大專院校(東海大學、臺中教育大學、中興大學、逢甲大學),啟動「一所大學守護一條河川」計畫,不僅使河川治理多一份力量的參與,也因著四所大學各擁不同專業,將其應用於河川治理、維護工作上,使臺中城市之河發展出不同的風貌。

興大拆圍牆 讓河川進入校園

以中興大學為例,校園西側緊鄰綠川沿岸,屬於綠川整治工程的最後一段,除了回復河川生命力,中興大學拆掉圍牆、敞開校門,讓河川流入校園,打造「水岸大學城公園」。

「讓河川流進校園,能使這所大學變得更有生命力與活力 ,」中興大學法政學院院長李長晏表示。

其實綠川的河道曾經穿過中興大學校園,後來,經過河川改道工程,水道改向緊鄰西側校門,臺中市水利局於綠川第三期整治工程中,為了在沿岸打造更大的土坡空間植化綠生,並連結興大園道,延伸進入校園,創造更大的水域空間,與中興大學協商,打開靠近河道的圍牆,另外,施作工程也串連前一段的復興園道,在臺中市南區打造完整的散步道系統。

實際走訪中興大學,順著綠川沿岸的林蔭大道,沒有圍牆籓籬,直接就能進入校園,周圍住家林立,乍看宛如歐美大學城,校門敞開後不僅水系進入校園了,附近的社區住戶也被納入大學生活圈。

以地方治理、公共政策見長的李長晏說,當校園與社區沒了界限,即能提升兩者的連結,從而與河川串聯,三個點共譜一個生態網,如此一來,不管是師生還是社區居民都能進一步參與綠川整治、了解其歷史與文化,使河川融入在地居民的生活脈絡中,不只是成為居民休閒場所而滿足。

「透過河川,我們串聯起校內師生、大里與南區的社區夥伴,一起來參與河川流域的公共學習,除了組織河川守護團隊,也計畫定期在綠川、旱溪流域舉辦市集沙龍對談,凝聚大家對河川與都市的想像。」

未來,中興大學計畫在綠川沿岸舉辦市集、音樂會,透過藝術文化與河川的交織,活絡整個水岸城市。

河川實驗室 打造公民參與的親水場域

一個都市的好壞,公民的參與是關鍵,同樣的,一條河川的興敗,也和公民參與息息相關。

綜觀臺中市參與河川守護計畫的四所大學,皆以「公民參與」為核心價值,「河流如果只從專家的角度去改善,便缺乏了公民參與的元素,也失去了在規畫端,取得公民認同這樣一個攸關工程成敗的要因,」逢甲大學校長李秉乾表示。

以建築、土木、水利工程見長的逢甲大學,不僅帶著學生為惠來溪與潮洋溪河川整治工程的設計階段提供專業意見,亦將整治成果納入工程教學相關課程,李秉乾說,工程施作的關鍵在於「溝通」,逢甲大學以這兩條河川做為標的,讓學生在課堂中,去和鄰近居民對話、溝通,了解他們所期待的河川樣態,透過這樣的方式,讓所有人參與在河川整治的過程裡。

李秉乾進一步補充,任何工程都有它的限制,當洪水來臨時,仍可能發生洪患,當公民有機會與河川更加親近、了解河川水性,即能建立風險意識,在洪患來臨時有備無患。

當公民都擁有環境守護與防災的意識,那麼,水岸城市平時是個宜居的都市,當災害來臨時,便是個韌性都市。

河川環境的永續發展關鍵在於傳承,在這之中,教育扮演關鍵角色,而這個任務便落在以教學為首的臺中教育大學身上。

中教大校長王如哲認為,人的生命有限,但河川的生命源遠流長,在不同的歷史階段皆有不同的風貌,「做為公民,我們應該思考的是,我們要把什麼樣的河川生態與環境傳承給下一代。」

因此,在這一次柳川的守護計畫中,臺中教育大學特別成立社團,由外文系的學生擔任河川導覽員,為外籍遊客進行解說與導覽,讓河川的故事為旅人所知。

秉著守護河川的出發點,東海、中教大、中興與逢甲共同組成聯盟,他們希望能將河川治理的經驗與理念推行到全臺灣。

「我們的工作不是這個階段完成就結束了,我們希望河川整治的經驗可以被複製,全國大專院校都應該參與其中,不一定要有環境、水利工程等系所專業,重要的是對河川守護的態度與理念,應該可以在各個學校推行,」東海大學研發長林惠真表示。 城市之河串聯起四所大學,現在,他們要將這一條線譜成一面網,號召全臺灣的公民加入守護河川的行列。


作者相關文章



感恩世新的撫育


仲夏好眠! 3款擺脫濕熱涼感降溫夏日寢具 打造輕盈涼爽睡眠體驗


傳揚台灣契作、與人共好文化 微熱山丘帶你感受回甘的人情味


AI取代不了的工作


AI世代下的親子閱讀陪伴者─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推動共讀25年


GB200需求強勁 聯電組團搶攻先進封裝商機


願望可以被收藏!呂英菖打造沉浸式願望宇宙 願望卡無限公司正式開張


坐擁「小而美」生活圈 「富廣夢溪石」自住家庭首選


ART FORMOSA 2025 全面升級 重返展館 引領夏季當代藝術風潮


改掉5個NG習慣 讓空間乾淨一整年!


感謝僑教政策 讓我們有助人的能力


以善念為創業根本 達勝科技始終走在市場最前端


關稅大限到了 第3季操作策略


拆解主力控盤手法 台指期達人自創心法勝率逾八成


晨昏四季,在家喝茶


怕電費貴不敢開冷氣?台電認證的十大冷氣省電方法


《2025年最新》益生菌到底怎麼選?專科醫師這樣建議!


把「願望」化成卡片 傳遞溫暖與祝福


匯率、關稅大限、以伊戰爭衝擊油價 鎖定高毛利AI股


中東危機衝擊市場

分享至FaceBook

0 comments ↓

There are no comments yet...Kick things off by filling out the form below.

You must log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