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智邦生活館: 生活話題

中西醫合治 緩解新冠症狀  

文.蔡武穆

新冠肺炎自五月份擴大以來,已經造成一萬多人確診,五百多人死亡的案例,醫療量能一度緊繃,全國中醫師聯合會副秘書長陳博淵認為,在等待疫苗的同時,中西醫合力治療,有機會緩解症狀,縮短陽性轉陰性的時間,改變目前流行病的曲線。

若從中醫的角度來看,新冠肺炎是一種瘟疫,古今中外都有傳染病或流行病,如黑死病、傷寒,無論動植物皆有可能染上瘟疫,造成健康危害和經濟的損失。

細菌病毒在人類還沒出現就已經存在,之所成為「病」,是因為人體提供它適合生長的環境,好比潮濕的地方容易滋生黴菌,一旦水土氣候、環境條件改變,細菌病毒就會減緩,甚至消滅。

改善體質 遏止病原體肆虐

陳博淵說,中醫看的是體質跟病原體的相對關係,如果身體的環境是病原體要的,就會在體內恣意蔓延,我們無法改變水土氣候,但是可以改變體質來遏止病原體在體內生長。

新冠致死率攀高,有些確診者在患病幾日內死亡,主要是肺部瀰漫性發炎,到處充滿痰,這些痰像果凍的膠狀或黏稠的鼻涕,阻礙肺部氣體交換,身體極度缺氧,瞬間暴斃死亡。

這種黏濕的痰,中醫視為「濕」的表現,至於是寒濕或濕熱,則要看區域或在人體狀況而定,原則上,身體帶「濕氣」,不管是寒濕或濕熱,都是病毒喜歡生長的環境,自然比較容易患病。

陳博淵指出,肥胖、糖尿病、三高都是屬於濕痰的表現,並不是說有三高或肥胖就一定會得新冠肺炎,而是濕痰的體質容易讓病毒在體內恣意坐大,比一般人更容易罹病、由輕症轉為重症。

施打疫苗 第一層衛氣的防禦機制

這些致病的因子,古代稱之為火氣或病邪,有些人遇到病邪會發病,有些人不會,關鍵在於人體的防禦機制強或弱,中醫將防禦機制分為「衛、氣、營、血」四層,衛氣為表、營血為裡,先表後裡,抵禦外侮的病毒、邪氣。

衛氣是邊境防守,就像台灣初期的防疫,從機場、海關阻擋境外移入,一旦病毒突破邊境,侵入社區,就進入營血的範圍,必須要靠地方政府(五臟六腑)防疫機制,阻擋病毒在社區(體內)擴大蔓延。

施打疫苗,其實就是第一層衛氣的防禦,讓身體對病毒有初步的認識、反應,提早對病毒產生抗體,一旦病毒侵入營血,就必須靠藥物來治療,然而,新冠病毒至今仍沒有藥可解,唯一可靠的是身體自然的免疫能力,因此把體能狀況維持好,以時間換取空間,才能提高打勝仗的機率。

陳博淵說明,新冠病毒很刁鑽,會躲過身體的防禦機制,潛藏在器官隱密處,等到兵力部署完畢,一次反應出來釀成重病,才會有快樂缺氧或猝死的情況發生。

中醫是看體質的缺需,哪邊不足、哪邊過旺,做適度的調養,讓身體有充裕的準備對抗病毒,如果體質好、氣血順暢,體內不是病毒要的環境,病毒在體內無法大量繁殖,便能取得壓倒性勝利。

調整免疫 支持性療法

除了改善體質之外,進一步的做法是向病毒宣戰,外部的研究發現,「清冠一號」的板藍根、魚腥草就有抗病毒的作用,輔以其他藥材調整免疫,做支持性療法,從過去發表的二十一個病例來看,皆收到不錯成效。

陳博淵認為,症狀是病毒攻擊身體所產生的混亂狀況,病人因為症狀而面臨死亡威脅,如果投藥後症狀減輕,意味著這樣的治療模式對病毒有壓抑的作用,病情就有好轉的可能。

他強調,不要說中醫比較好或西醫比較強,重點不在於追求哪個特效藥,如果中西醫合作能夠找出一個有效的治療模式,根據病程,什麼時機用什麼藥,讓重症變輕症,輕症轉為無症狀,自然能減少死亡,對疫情有正面幫助。

依現在的狀況,快篩陽性還不見得有症狀,PCR陽性不見得入住病房,有些無症狀的確診民眾在防疫旅館、檢疫所或居家隔離,接二連三聽到快樂缺氧或猝死的情況,這一階段西醫束手無策,中醫師確實可以介入關懷、提供諮詢及治療。

流行病都有共同的特徵,以中醫來看新冠肺炎,就是濕痰,去濕用藥不可少,臨床上以「清冠一號」的精神為主軸,輔以個人的體質設計不同藥方,藉以緩解症狀、縮短陽性轉陰性的時間,目前在各醫學中心的中醫部門及中醫師全聯會的LINE群組上,陸續皆有傳出中西醫合治,服用中醫藥方後病情好轉,提早出院的案例。

透過視訊關懷、看診 穩定病人情緒

最好的狀況是不要讓無症狀發病、輕症變為重症,陳博淵說,病人關在防疫旅館,整天看電視、缺乏運動,消耗身體能量,加上情緒低落,心情反而是擊垮抵抗力的幫兇,這時如果中醫師透過視訊關懷、看診,穩定病人情緒,開出藥方提升抗病能力,減少發病的機率,若有緊急狀況,也可以通報衛生局立即處置,尋求第一線的治療。

全省有七千多名中醫師,在醫療量能吃緊的同時,針對上萬名居家檢疫或被隔離的患者,一個中醫師若能分配二到三位病人,適度看診問候,必要時開藥緩解症狀,對疫情緩解有很大的幫助,這段時間若能善用中醫師的力量,台灣的防疫水準會更上一層樓,流行病曲線的發展必然大不相同。

實際做法上,各縣市政府或衛生局一定會有居家檢疫、隔離或匡列者的名單,衛生局可以發揮作用,積極媒合中醫師視訊看診,另一方面,由於「清冠一號」還是自費用藥,可以鼓勵企業發揮愛心募款捐藥,並由各區公所派人協助送藥,建立社區防疫的功能。

「清冠一號」用藥為基底 輕症方、預防方日常保健

「清冠一號」是屬於確診者的用藥,必須由醫師開立處方箋,一般民眾不可擅自服用,對於目前尚健康、無症狀者,國立中醫藥研究所也有開出輕症方或預防方,是以「清冠一號」用藥為基底,減輕藥量,用作日常生活的保健。

當然,每一位中醫師都有自己的預防妙方,陳博淵分享,新冠肺炎屬於高度傳染病,現在沒有確診,不代表以後不會染病,原則上以「清冠一號」方劑為精神,少量的魚腥草、板藍根等抗病毒用藥保持低度的警戒;濕氣用通風來解,可以放些厚朴行氣,輔以荊芥、防風固表,增強外在抵禦病邪的能力。       

寒涼食物少碰 練氣功提振身體能量

穴道的部分,可適度按摩合谷、列缺、迎香等穴位,增強肺部機能,新冠病毒會從眼睛侵入人體,平常可按摩睛明穴、頭維穴,或用毛巾熱敷。另外,溫熱可以除去身體的濕氣,可用艾灸放置背部的大椎穴、陶道穴及腰部的大腸俞去濕邪,使用艾灸時,注意保持室內通風,如果不方便用艾灸,毛巾熱敷也可達到去濕的效果。

飲食的部分,冰涼食物會阻礙氣血流通,把濕氣滯留在體內,造成虛胖的體質,生冷的水果適度飲用即可;燥熱會使身體處於發炎的狀態,料理食物以清淡為上乘。居家環境注意室內外通風、溫度,盡量不要感冒,減少染疫的風險。

談到個人生活防疫,除了戴口罩、勤洗手之外,陳博淵平常會練氣功,像是太極拳、八段錦、無相氣學提振身體的能量,適當飲食、不追求口腹之慾,特別是寒涼的食物盡量少碰,也會視身體的狀況,補充保養品、營養品增加抵抗能力。

03-理財我最大 寶山會客室-陳博淵

 


作者相關文章



願望可以被收藏!呂英菖打造沉浸式願望宇宙 願望卡無限公司正式開張


坐擁「小而美」生活圈 「富廣夢溪石」自住家庭首選


ART FORMOSA 2025 全面升級 重返展館 引領夏季當代藝術風潮


改掉5個NG習慣 讓空間乾淨一整年!


感謝僑教政策 讓我們有助人的能力


以善念為創業根本 達勝科技始終走在市場最前端


關稅大限到了 第3季操作策略


拆解主力控盤手法 台指期達人自創心法勝率逾八成


晨昏四季,在家喝茶


怕電費貴不敢開冷氣?台電認證的十大冷氣省電方法


《2025年最新》益生菌到底怎麼選?專科醫師這樣建議!


把「願望」化成卡片 傳遞溫暖與祝福


匯率、關稅大限、以伊戰爭衝擊油價 鎖定高毛利AI股


中東危機衝擊市場


2025年全球傑出僑生校友誕生


防颱措施做好了嗎?快確認8大必做防颱安全措施


《許願先生─願望卡無限公司》:把願望做成卡,讓魔法成為收藏


AI新十大建設


作帳行情升溫 台積電重返千元點火 AI台灣蓄勢衝


台灣在亞太基因定序產業鏈上不能缺席!基龍米克斯攜手NGS龍頭廠 打造亞太基因定序中心

分享至FaceBook

0 comments ↓

There are no comments yet...Kick things off by filling out the form below.

You must log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