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智邦生活館: 生活話題

一場疫情 透出理財危機  

文.蔡武穆

新冠肺炎在全球持續發燒,影響各行各業,受傷最嚴重的莫過於觀光、飯店、航空、旅遊業,已經有五百家旅行業者面臨停業,市場傳出兩、三家飯店不堪虧損熄燈。觀光業沒人潮,店家生意慘澹,中小企業也因為市場消費力減弱,裁員、減薪、無薪假接踵而來,衝擊數十萬個人及家庭生計,疫情若不結束,今年恐要勒緊褲帶過日子。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去(二○一九)年十一月份統計,台灣有將近三百萬人月薪不到三萬元,雖然因為基本工資調漲而人數稍微降低,但也透露出台灣人普遍低薪的情況。試想,一個月領三萬的年輕人,扣掉生活費、房租、水電費、交通費、孝親費、娛樂及保險費,所剩無幾,如果是與父母同住,省下房租情況會好一些,如果是三十歲以上,有家庭的小夫妻,加上車貸、房貸、子女的開銷,要存錢更是難上加難。

去年網路曾流傳「五八%的人拿不出十萬元存款來應急」,雖然是篇鄉民的PO文,被媒體大幅渲染,姑且不論統計數字是否精確,但確實道出多數在職場上工作多年,甚至一般小家庭的心聲。

「水退了,才知道誰在裸泳」,平常上班,薪水每月固定入帳,當然不痛不癢,沒有警覺心,一旦外在環境轉變,如同這一次新冠疫情,黑天鵝突然出現,就考驗出個人理財能力。多數人對理財有一個迷思,以為理財就等於投資,其實理財不只是「理」出錢來投資,更重要的是面臨重大狀況時,身邊有一筆預備金可動用。

要讓存款變多,無非「開源節流」四個字,老生常談的一句話,卻是所有理財觀念的總結,「節流」可以從減少慾望、記帳、尋找消費替代品著手,「開源」部分,除了加強專業能力,讓薪水變大之外,也可以從各種理財商品,像是基金、股票、ETF、房地產等投資增加收入,「養兵千日,用在一時」,平常就必須吸收理財或財經知識,做好資產配置及家庭財務規劃。

新冠疫情爆發,許多人放無薪假,勞工局祭出充電學習取代休假,不失為一個好方法,如果因為無薪假而陷入財務困境,何不趁此機會找出財務破洞,危機就是轉機,畢竟疫情總會過去,而你還有很長的日子要過。

05-新聞熱線 情境照-理財周刊資料照片


作者相關文章



烏克蘭拿礦產協議換零關稅 台灣要拿什麼換零關稅


巴菲特機會


【生活知識】杜絕「蟲蟲危機」 梅雨季消滅白蟻這樣做


伸出手,學會「聽」:共創友善世界


美債不會倒 聯準會主席不能開除 假議題測試萬九支撐


台灣主權基金


追求!三一東林轉型成功的奧秘


什麼是法拍屋?金拍屋?銀拍屋?鑽石屋?


江淑筠個展《集合元素》:在瞬間火花中凝視永恆


以一破千 山川戰法教你看穿主力控盤手法


就諦與印度男神 一起關心緬甸地震


鬧4年案荒 中科盼到小宅案降臨


2兆美元的債務缺口要靠盟友 川普急 日歐中俄不急


用Pantone新色「奶油黃」 為居家注入活力!5個柔和舒適的輕亮美宅


D-DAY 90天偏多操作 90天關稅豁免 台股到處黃金股


賺夠你的可支配所得


失智症─高齡社會悲歌 慢下來 等等他們


強護盤 緩繳稅 穩民心


展望亞洲 大豐國小展南亞豐華


「利他」思維創造共贏 旭榮集團邁向第二個五十年

分享至FaceBook

0 comments ↓

There are no comments yet...Kick things off by filling out the form below.

You must log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