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智邦生活館: 生活話題

給孩子吃「甜」要節制  

大家都知道攝取過量糖分會對人體造成負擔,然而喜好甜味是孩子的天性,面對生活周遭充斥著含糖食品,爸媽該如何避免小寶貝吃進太多糖分呢?

文/周滋靜 採訪諮詢/臺大醫院營養室營養師翁慧玲

1

臺大醫院營養室營養師翁慧玲表示,常見的砂糖、冰糖、方糖或紅糖等,其實都是加工精製後的蔗糖,無論是哪一種糖,若「過量攝取」,經身體代謝後會轉變為脂肪,儲存於肝臟或身體其他部位,進而引發其他疾病。

幼兒每天建議攝取量

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除了正常飲食之外,一日當中所攝取的糖分,以不超過總熱量10%為佳;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建議,1~3歲大的幼兒每日飲食攝取總熱量依活動量不同約需要1,150~1,350大卡,翁慧玲營養師指出,若以每日所需總熱量為1,150大卡計算,每日可額外攝取之糖分為115大卡( 1公克=4大卡),約28公克。

例如:1顆方糖約5公克,1瓶100c.c.的養樂多約含3顆方糖,只要喝2瓶養樂多,含糖量為4(大卡)X5(公克)X3(顆)X2(瓶)=120大卡,遠遠超過幼兒1日可攝取之標準,由此可見,幼兒每日可額外攝取的糖分並不多,不小心控制就非常容易超出建議攝取量。

攝取過多糖分對幼兒的影響

若人體攝取過多糖分,會造成肥胖、三酸甘油脂過高、形成脂肪肝,或引發其他代謝及心血管方面的疾病,還會加速細胞的老化;有研究顯示,吃甜食可能使孩子變得脾氣暴躁、不易安撫、精神亢奮等情緒變化。她指出,單就部分個案無法斷定孩子情緒不穩定是吃太多甜食所致,但攝取過多糖分會對身體造成負擔,這是不爭的事實。

現在面臨最大的問題是,生活周遭有很多食品為了增添風味而加入大量糖分,對幼兒來說,這些吃進嘴裡的「甜頭」,除了會造成疾病或影響情緒之外,最直接影響了孩子的食欲,進而使部分營養攝取不足並影響發育與生長,此外,也可能增加蛀牙的風險。

酌量提供的教養原則

喜好甜味可說是孩子的天性,面對市面上琳瑯滿目的糖果餅乾,孩子很難不被吸引。但值得注意的是,市售的糖果餅乾,除了含有高糖分以外,為了延長食物的保存期限、適口性、美觀性等,還會使用其他人工添加物,例如:人工色素、反式脂肪酸、防腐劑等,若大量食用,可能會影響健康甚至成為誘發疾病的潛在因子。

翁慧玲營養師說明:「3歲以下的嬰幼兒,生活環境與接觸對象多以家庭為主,限制含糖食物相對較容易」,她以個人經驗建議,減少孩子吃糖可訂定規則,例如:一週一次或這個東西吃完就沒有了,既能滿足孩子對甜食的欲望,又不讓孩子養成吃糖果餅乾的習慣。」除了訂定規則酌量提供甜食的頻率與分量之外,家長應不主動提供、不把零食做為獎賞、避免家中囤積零食,減少孩子「想吃」的念頭,最重要的是,為不影響正餐食欲應避免在飯前給予。

2

自製甜點

許多爸媽為了讓孩子獲得充足營養、健康成長,對於食材選用及料理方式相當講究,以自製甜點取代市售產品,翁慧玲營養師表示,甜點的種類選擇相當多,可以天然食材、具有營養價值的甜品為首選,例如:紅豆湯、綠豆湯或蓮子銀耳湯等,食材本身就具有甜味,剛開始煮給孩子吃的時候,可試著減少糖分添加,或以料多湯少的供應方式,讓孩子多吃具有營養的食材,少喝甜湯。

而甜味劑也可使用水果或原味優格取代,但她提醒,無論是水果內的果糖,或是原味優格添加的少許砂糖,都是熱量來源,「過量」攝取還是會對身體造成負擔。

3

點心聰明選.健康無負擔

翁慧玲營養師指出,一般5歲前的幼兒,1天建議給予5~6餐,而餐與餐之間的小點心,可以提供奶類、水果類、主食類,同時也要注意點心的分量,以不影響孩子吃正餐的食欲並適時調整為主。她提醒,享用甜食的喜悅容易讓人忘情,但不要忘了「淺嘗適量」原則,才能讓心肝寶貝健康且快樂成長。

 

※原文刊載於2017年07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65期。

文章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preview-10610-0.html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作者相關文章



AI永動機


台灣在EUV製程的特用化學擺脫美國技術有多難


如何避開新青安急凍危機?地政將軍關漢君:房市不會崩盤 但將迎來「15%修正期」!


星際之門 芝麻開門 OpenAI CEO台韓固樁 亞洲科技股大爆發


生活質感Level Up!小宅走道與臥榻規劃技巧


記憶體發飆


王惠鈞攜手博太生醫 開啟阿茲海默症植物新藥研發


轉角遇見就諦 看見人生美好風景


樑壓床、鏡子對床真的會招來壞運勢嗎?


2025國慶焰火在南投登場 縣府推接駁專車疏運人潮


用手語翻譯 打開溝通的門


800V升級潮 飆股大追蹤 電源技術大突破 2.3兆市值上位新局


3D IC搶2.4兆大餅


領略色彩繽紛 讓想像力高飛 70歲雄獅文具越活越年輕!


破框.建構—桃園結構技術論壇揭示建築安全新世代


Q4必追 8檔焦點股 一路旺到年底


坪數小沒關係!3招打造18坪日系宅


山海鎌倉 • 旅中隨帖


川習TikTok


用[微]預算 直[上]竹北門牌負擔得起的好品味 首選【微上】

分享至FaceBook

0 comments ↓

There are no comments yet...Kick things off by filling out the form below.

You must log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