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智邦生活館: 生活話題

早餐喝牛奶與豆漿最健康? 風險都在看不到的地方  

近年來國人骨質疏鬆的問題越來越嚴重,有許多人試圖喝牛奶補充鈣質,或者從標榜高鈣的奶粉中攝取營養。

牛奶中雖然含有鈣質,但還有另一種營養素:磷,當鈣與磷被腸胃道吸收之後,兩者便會產生結合,所以,人體真正攝取到的鈣其實沒有你想像中的多。

至於各式奶粉,雖然標榜添加了許多人體必要的營養素,但是,其中有更多你不需要的化學物質,不但減弱產品的營養成分,還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

國內政府規定,乳含量必須超過百分之八十六才能稱為「奶粉」,若乳含量不到此標準,只能稱為「食用調製奶粉」。但是,目前市面上奶粉的乳含量幾乎都不到標準值,卻打著「奶粉」的名號,有欺騙消費者之嫌。

如果仔細檢視奶粉的成分表,我們可以發現,大多數的奶粉都含有麥芽糊精。麥芽糊精又稱為水溶性糊精,它的水溶性很好,摻在奶粉中可使產品更容易沖泡,而且麥芽糊精的成本較低,業者為了節省成本,就會選擇加入大量的麥芽糊精。

麥芽糊精的原料是澱粉,經過加工、轉純、乾燥而成,可是相較起一般澱粉,吃下麥芽糊精會使人體的血糖快速上升,造成胰臟的負荷,糖尿病患者尤其要避免。尤其麥芽糊精本身沒有甜味,很容易讓消費者沒有警覺,一不小心就會攝取過量。

一旦奶粉產品中麥芽糊精的比例提高,蛋白質的比例就會相對減少,所以,你以為自己大口大口喝下的是人體所需的營養素,其實很有可能是容易造成發胖的麥芽糊精。

至於東方人的牛奶:豆漿,也很容易對身體健康造成危害。

如果豆類產品沒有徹底煮熟,其中的皂角素會造成腸胃道黏膜發炎、出血,甚至引發血便、噁心嘔吐等症狀;又,因為黃豆富含皂角素與黃豆蛋白質,所以煮豆漿的時候會產生很多泡泡,這樣一來,便很難判定豆漿是否完全煮沸。所以業者會在豆漿中加入消泡劑,使得豆漿的泡泡減少,以便判斷豆漿是真沸還是假沸。

消泡劑,不只用於食品,也運用在其他工業上,例如油漆、墨水等等。一般來說,食品用消泡劑只要在安全範圍內,便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但最好還是不要多吃。

台北市政府曾抽查市售豆漿,發現有三成的豆漿添加了防腐劑,其他也有成分不足、兌水等情形發生,更有不肖業者為節省時間與成本,在產品中添加豆漿香精;更可怕的是,部分豆漿中含有「甜精」。

甜精,是一種人工甜味劑,具有毒性,會引起口乾舌燥、腸胃不適、噁心等等症狀,經過動物實驗後發現,甜精有致癌的可能,而且,在實驗過程中,餵食老鼠媽媽吃下甜精,後來牠生下的鼠寶寶有過動傾向。所以,孕婦一定要避免吃到甜精。

依目前法規,甜精只被允許加在蜜餞與碳酸汽水中,少部分不肖業者為了節省成本,以甜精取代豆漿內的砂糖,所以在選擇豆漿的時候,更要小心謹慎。

真正品質優良的豆漿應該會帶一點乳黃色,如果顏色太白,很可能是加了雙氧水;另外,好豆漿會帶著豆香味,假如有明顯的豆腥味,就不應該再喝,而豆漿因為保存不易,也最好現打現喝,不要放置超過兩個小時。

現在許多民眾家中都會自備豆漿機,方便又吃得安心;專家建議,為了確保豆漿完全煮熟,最好再多煮十到十五分鐘,如果擔心豆漿機的溫度不夠高,也可以在製作好豆漿後再在瓦斯爐上加熱一次,才能夠更確實地為自己的健康把關。
getImage

文章來源:外食族:這樣吃就能百毒不侵!/ 人本自然編輯部 著
人本自然文化@FB粉絲頁
松果体愛讀書@FB粉絲頁

 


作者相關文章



不妨讓自己更加進化!市場一直都在


AI旺到年尾 009808 11月迎首次配息 後市表現受關注


拒絕潮濕必看|學會自製4種除濕小物,居家防潮天然又環保


願就諦書屋成為新時代NGO推手


婚姻制度的酸甜,要是早知道就好


保險超業分享終極心法:陪客戶一起成長


i17熱賣蘋概股飄香 GB200轉換GB300大爆發


舊家具,新回憶


稀土與晶片之爭


衣服洗完有臭味怎麼辦?專家傳授7個實用除臭神技!


共築幸福家園:台灣之心守護生命四大行動


配息達人MK郭俊宏:投資成功80%是心態!現金流的最終目的 是找到你人生的Happiness


台股直逼2萬8!009808淨值同步歷史高 配息日近 關注度升溫


立彩大里新案,熱銷開工!台中獨創!『自住彈性大升級』備受自住客好評


OpenAI一兆美元大餅隱藏版受惠股 奧特曼率聯軍衝鋒 AI供應鏈迎大商機


股市創新高卻漲得不平穩?3個重點帶你避開操作陷阱!


中原土木工程學系七十年:見證臺灣建設的脊梁


【賣厝阿明】雨天正是看屋好時機!9大必看重點別漏掉


打詐凍結比特幣 史上頭一遭


專家:50種指標白學了,這「2種」才是投資決勝關鍵

分享至FaceBook

0 comments ↓

There are no comments yet...Kick things off by filling out the form below.

You must log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