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智邦生活館: 生活話題

「錢生錢」用興趣賺回投資錢  

啟澄和文婷一個是攝影愛好者,一個則對旅遊上了癮,夫妻倆經常在週末或者一放長假,就背上背包到處在國內外遊玩、拍照。

啟澄在電子科技公司上班,薪水還不錯,每個月都有6萬元入帳,加上三節與年終獎金,年薪早已破百萬;而文婷則在一家上市公司當祕書,月薪也有4萬元的水準,兩個人每月收入達10萬元,生活過得很愜意,偶爾吃吃小館、在國內趴趴走,每年出國個兩趟都不是問題。
 
一直到啟澄去年感受到房價似乎有鬆動的跡象,想說已經結婚3年多了,應該趁機買下兩人愛的小窩,盤點一下兩人存款才發現,戶頭中的存款僅有100多萬元,連頭期款都不夠付。
 
啟澄和文婷回想自己的生活方式,每月除了租屋費用2萬元、保險費用1萬元、兩人生活支出約3-4萬元外,就沒有太多其他的花費,照理說應該都存了下來,這時他們才驚覺,原本以為存下來的錢,經過仔細抽絲剝繭,竟然都花在拍照與旅行上了!原來,愛拍照的啟澄,對攝影相關設備很願意花錢投資,時不時就對新上市的設備心動,想說獎金過不久就撥下來了,就當作慰勞自己的禮物;而文婷則認為,自己並不追求名牌、平常也算節省,將國內旅行費用分攤在生活費中,並不會多花多少錢,頂多到國外旅遊時才會花多一點,當作犒賞自己與另一半,也不算過分的花費。
 
就在兩人都喜愛攝影與旅遊,加上犒賞自己的心態下,夫妻倆每年收入合計超過150 萬元,但3 年多下來,只存了110 萬元,等於一年只儲蓄了36 萬元,儲蓄率僅有24%,而這些存款來源,大多屬於本薪之外的獎金,一旦獎金縮水,恐怕儲蓄率還會進一步萎縮。
 
啟澄在盤點過夫妻兩人的花費狀況後大吃一驚,讓他很猶豫,該為了買房改變平常可以紓壓放鬆的攝影、旅遊興趣嗎?還是為了興趣,從此就當無殼蝸牛?難道沒有兩全其美的辦法嗎?
 
想要朝理財目標前進,其實轉個念也有機會達陣!威盛保險經紀總監、CFP 認證理財規畫師葉俊佑和永慶房屋不動產投資代理部協理黃增福一致建議,「用錢養錢」和「長期規畫」才是能兼顧興趣發展與買屋目標的理財良方。
 
愈花錢愈賺錢的投資
 
對於喜歡拍照攝影與四處旅遊的啟澄和文婷,該如何維持原有興趣,又不讓荷包過於大失血?葉俊佑建議,不妨花點心思想一想,該如何讓花出去的錢,也能為自己帶進新的收入。
 
◎1.以遊養遊,賺旅行財:
像啟澄喜歡攝影,技術與構圖表現都有獨到之處,葉俊佑認為,這就是開拓財源的能力之一,啟澄可以透過投稿給雜誌社或報社,來增加收入,也能從市場的反應來修正自己的攝影技術,一兼二顧;或者參加不同單位舉辦的攝影比賽,都是開拓財源並結交更多攝影同好的好機會。
 
此外,時尚眼光靈敏的文婷,也能經營網路的購物小站,將從世界各地帶回一些當地才有的新奇小品、限定版小物等在網路上出售。雖然投稿、經營網購會增加一點點生活裡的負擔,卻能一方面賺回旅費、一方面提升自我技術、眼光,產生正面效應。
 
投資,其實無所不在,不一定要買入股票、基金才算是投資。像是喜愛品味紅酒的人、非名錶不戴的人、喜歡蒐集公仔、娃娃的收藏家,都能透過巧思,看準具備升值潛力的物品,一面享受花錢的美好,一面讓「錢生錢」賺回投資錢。
 
◎2.調整支出比例,賺管理財:
別以為只有大公司才要精準管理,賺管理財,其實小從一個家庭的財務,只要願意花心思,也能擠出管理財。對相對高收入的啟澄和文婷來說,管理財務前必須先確認目標,也就是說,啟澄已經有了購屋的打算,若未來兩人還計畫生育,就必須將子女教育金也一併考慮進來。
 
扣掉無法變動的租金2 萬元、與還算合理的保險金1萬元外,啟澄和文婷的日常生活花費最好能控制在3萬元以內,讓屬於結婚新貴族的兩人儲蓄比率可以拉高到4成,這樣一年至少可以存下48萬元,2年就有將近100 萬元的儲蓄。
 
另外,啟澄的三節獎金、年終獎金約30萬元上下,因每年撥發金額不定,最好視為額外財來規畫,才不至於因金額高低而影響理財計畫。而兩人的國外旅遊基金最好從年終獎金來提撥,獎金多可以去較遠的國家,獎金少就在鄰近國家打轉,但建議最好能存下5成,才能加速達成理財計畫。
 
打破買房3迷思
 
有了買房計畫的啟澄也不必因為想買房而犧牲自己的興趣。黃增福建議,買房不像去菜市場買菜一樣,說買就買,而是需要長期規畫。
 
◎1.不要急著買屋:
黃增福建議租屋族,不用急著要買房,須先估算自己未來的薪資能力,若是高估了而付不出房貸,不但沒賺到房子,甚至還會賠了頭期款。
 
最好租房時想辦法把租金壓在收入的2 成以內,並設定目標3-5年內的買房計畫,以充裕的時間存到3 成自備款。
 
◎2.買屋先求有再求好:
選擇房子時,也盡量先求有再求好,不要想求一次到位,反而容易超出購屋預算,如此一來,不是延後買房時機,就是增加自己的財務負擔,反而讓買屋變成沉重的人生壓力。
 
◎3.好地點好不過生活圈:
許多人為了買屋增值,都將眼光擺在最好的地段,最後只能高嘆房價好貴、買屋好難。自住型買家在選擇地點時,最好能從自己的預算及生活路線去尋找適合的區段,再從該區段中去找最好的地段,而不是一開始就想買進大安區、信義區,幻想升值賺錢的美夢。
 
更多文章請上30雜誌網 www.30.com.tw
 
 

作者相關文章



用愛改變流浪貓的生命—新屋貓舍義工團


AI永動機


台灣在EUV製程的特用化學擺脫美國技術有多難


如何避開新青安急凍危機?地政將軍關漢君:房市不會崩盤 但將迎來「15%修正期」!


星際之門 芝麻開門 OpenAI CEO台韓固樁 亞洲科技股大爆發


生活質感Level Up!小宅走道與臥榻規劃技巧


記憶體發飆


王惠鈞攜手博太生醫 開啟阿茲海默症植物新藥研發


轉角遇見就諦 看見人生美好風景


樑壓床、鏡子對床真的會招來壞運勢嗎?


2025國慶焰火在南投登場 縣府推接駁專車疏運人潮


用手語翻譯 打開溝通的門


800V升級潮 飆股大追蹤 電源技術大突破 2.3兆市值上位新局


3D IC搶2.4兆大餅


領略色彩繽紛 讓想像力高飛 70歲雄獅文具越活越年輕!


破框.建構—桃園結構技術論壇揭示建築安全新世代


Q4必追 8檔焦點股 一路旺到年底


坪數小沒關係!3招打造18坪日系宅


山海鎌倉 • 旅中隨帖


川習TikTok

分享至FaceBook

0 comments ↓

There are no comments yet...Kick things off by filling out the form below.

You must log in to post a comment.